第153节

  邢夫人很快就发现了张氏的恐慌,这天,荣庆堂里面——贾母跟着贾政搬出去之后,荣庆堂就一直空着,直到贾母去世、出殡以后,邢夫人才搬进来——只剩下她们婆媳和心腹丫头,邢夫人示意张氏在自己的床沿上坐下,这才拍了拍张氏的手,道:“放心,我会好好的。”
  “老太太?”
  张氏强忍着惊慌道。
  邢夫人对张氏露出微笑,道:“琏儿媳妇,我知道你在担心。是啊,琏儿的亲事一直都不容易。要不,老爷也不会在折腾了十多年之后,求上了张家。”
  邢夫人口中的老爷,自然是指贾赦。实际上,贾赦活着的时候,他一直都是这座富丽堂皇的荣国府里的老爷,直到他没了以后,贾琏才升为老爷,而邢夫人则升为老太太。
  “你也别因此远了娘娘,娘娘原本没想到严家会上来得这么快。如果说严家刚起来的时候是因为巴结上了你公爹因此得了娘娘的青眼,那么后来,便是万岁要用严家了。娘娘不可能跟万岁对着干。”
  “是,老太太,媳妇知道。”
  对于贾家的这段历史,张氏也是熟知在心的。
  毕竟,如今严家把女儿送到了宫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贾琰的背叛。更别说,现在这位已经是婕妤娘娘了。
  张氏也是听说过的,当年贾琰的宣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你知道就好。”邢夫人道,“你还年轻,琏儿也年轻。等出了孝,他也才四十岁。你们有大把的时间生孩子。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养好身子。然后给我生个白白胖胖的孙子。”
  邢夫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嫡庶不分乃是乱家之源。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当年他们贾家的名声就不好听,而且贾赦也跟荣国府祖上的故交旧友们的关系也远了,跟清流人家的关系又不近,如果不是家里出了一位娘娘,如果不是红薯的功劳,只怕他们都要被京师的权贵圈子们给边缘化了。
  可饶是如此,贾赦也为贾琏的婚事愁白了头。他看不上的人家,自然不愿意跟人家结亲,可他看得上人家,人家又看不上他。有的是担心别人说闲话,说他们攀附娘娘攀附贾家,有的是看贾琏已经有了两房美妾,舍不得让孩子做这现成的娘,而有的,则是听说日后女儿要去岭南那样瘴气厚重的地方,怕没有结成这门亲,倒赔上了孩子的一条命……
  在加上后来严家飞快的崛起而贾琏也不见回来,这才使得贾琏的婚事一年年地拖了下来。
  对于邢夫人来说,贾家能有今天,是她的丈夫她的女儿努力的结果,因此,她绝对不允许有人破坏这一切,哪怕这个人是贾琏。
  邢夫人拿着往年庆荣侯府里面的人情往来的账本,盘算着,从这些人家里头挑一个,推荐给娘娘,顶了严家去。
  张氏自然是跟邢夫人有一样的想法。打进门以后,邢夫人就把她带在了身边,名义上是张氏才是这府里的正经太太,这府里应该归张氏管。而邢夫人病倒的这些日子,这府里的事情,都是张氏并邢夫人身边的几个宫里出来的嬷嬷一起料理,根本就没有严碧琚和尤二姐什么事儿。
  因为天天跟在邢夫人身边,张氏比别人更加清楚邢夫人的想法,因此,她自然而然地就跟邢夫人一个阵线了。
  别人家里,也许婆媳便是天敌,可是放到她们身上,却因为严家和严碧琚而越发亲厚。
  这日,张氏又在荣庆堂,忽然看见史湘云急匆匆地闯了进来,人还在门口呢,就已经听得到史湘云惊慌失措的声音:“大太太,大太太,快,快!帮帮忙!宝玉!宝玉不见了!”
  因为太过惊慌,史湘云都忘记改口了。
  在史湘云的心目中,老太太只会是贾母。
  张氏还没有反应过来,邢夫人已经眯起了眼睛。
  无论是她还是贾赦,都不大喜欢这个口无遮拦、拿着天真年幼的名头装傻的丫头。
  邢夫人道:“咦,这不是云丫头吗?这是怎么了?这大汗淋漓的?”
  史湘云道:“大太太,不好了,不好了,宝玉不见了!”
  邢夫人道:“宝玉?可是,他不是有亲爹亲娘照应着吗?好端端的,怎么就不见了呢?”
  “是真不见了。”
  “那就报官啊!”
  “您,您就不管管吗?”
  史湘云傻眼了。
  邢夫人道:“云丫头,那边的老二和老二媳妇可派人去找了,环儿和兰小子可带人出去找了?若是他们有心,怎么也应该是他们遣人来求助,怎么是你巴巴地跑了来?”
  史湘云好似一盆冰水,从头浇到了脚,整个人,从心底冒出了一股冷气,把四肢百骸都冻得宛如结了冰:“大,大太太,您,您说什么?”
  邢夫人道:“我在问你,老二和老二媳妇呢?他们是宝玉的亲爹娘,宝玉丢了,他们是什么反应?”
  如果贾政和王夫人真心担心这个儿子,只怕这会儿满头大汗地赶到邢夫人的荣庆堂的人,就不是史湘云了。
  贾政王夫人真的担心贾宝玉这个儿子吗?
  人跟人从来都是相互的。以前贾宝玉还能说年幼,可是现在贾宝玉都多大了?他都结过婚了!
  他那种自顾自的善良,早就让贾政王夫人冷透了心。要不是因为这个,王夫人会不管他?
  见史湘云傻愣愣的模样,邢夫人又问了一句:“云丫头,你说宝玉丢了,老二是年纪大了,那环儿和兰小子呢?可帮忙去找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史湘云傻傻地道:“环儿去探听消息了,兰儿……”
  史湘云实在是说不出口,因为当时李纨的反应,比邢夫人更加叫人齿寒。
  邢夫人这才道:“云丫头,我知道你把宝玉当成自己的亲哥哥一般。但是,云丫头,你也不小了。你就打算这么一辈子?我听说,前阵子,你那婆婆把自己的娘家侄女给了你男人做妾,你就一点儿都不着急吗?”
  史湘云愣住了。
  她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孩子了。虽然嫁了人,可是这些年来,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那个小院子,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她也是会寂寞的。而她,偏偏是最害怕寂寞的那个人。
  史湘云生生地打了个冷战。
  她忽然发现,旧日相熟的女孩子里面,似乎自己的日子是最糟糕的一个:
  二姐姐早就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了,还生了四位皇子两位公主,自然是顶好的;
  三姐姐也有了一儿一女,
  宝姐姐有了两个儿子,
  琴丫头也生了一个儿子。
  往日里她嫉妒不已的林黛玉,她也生了一个儿子。
  就是她看不上的尤二姐也有个女儿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好像只有她自己,结了婚就跟没结一样。
  史湘云在那里傻傻地站了好一会儿,忽然冲了出去。就连翠缕都追不上她。
  史湘云来得快,走得也快,很快就不见了人影,可把正好来给邢夫人请安的贾琏给吓了一跳:
  “母亲,方才出去的那个小媳妇,好生眼熟!”
  “能不眼熟吗?那是云丫头。”
  “她?”贾琏也吃惊不小,“她这是怎么了?”
  “说是宝玉不见了。”
  贾宝玉不见了,来通知的竟然不是贾政王夫人那边的人,而是史湘云,贾琏立刻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情。
  贾琏道:“母亲,可要儿子去打探一下?”
  邢夫人想了想,道:“再看看。如果明儿个那边还没有表示,你再去京兆府问问。”
  “是,母亲。”贾琏迟疑了一下,这才道:“母亲,有件事情,儿子想讨母亲一个示下。是关于孩子们读书的事儿。”
  邢夫人点了点头,道:“那么,你是怎么打算的呢?打算让他们走进士科还是走明算科?”
  贾琏道:“母亲,不知道父亲生前是怎么安排的?儿子听说,家学里面学的都是明算科?”
  邢夫人道:“不是全部都是明算科,而是大多数都是走明算科的。这是旧年你妹妹的话。说进士科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与其考到白发苍苍还在考,还不如走明算科,有她这个皇后在,只要她不倒,就没人敢把我们贾氏一族的人拿去做替罪羊。因此,如今族里的小子,很多拿了监照之后,就直接下明算科,差不多二十出头,就做了官。”
  虽然都是以八品的居多,但是,积累个五六年,照样放出去做州判。
  如今贾氏一族看上去就贾琏一个从二品,贾蓉贾蔷贾芸三个正四品,但是,下面的五品、六品七品、八品的官儿也不少。
  贾琏傻傻地道:“母亲,这监照可不便宜那。”
  邢夫人道:“是啊,一个三百两呢。若是个穷官儿,怕是一辈子都攒不了这三百两银子。这钱,是我们两府里出的。家学的开支走的是祭田。”
  祭田的出产,除了用于祭祖、族人的年例之外,自然就是这家学的开支了。每年也剩不了多少。因此,这三百两一个人的监照,都是东西两府出的。这也是为了让贾氏一族能有更多的人出现在官场上。
  贾琏迟疑了一下,道:“母亲,如今儿子还年轻,想来也能够护着下面的孩子些个。所以,儿子想让茂儿几个走进士科。”
  “这个你决定就好了。毕竟,你才是他们的爹。”
  “这也是儿子为难的地方。儿子想让他们进青山书院。”
  京畿有好几座书院,但是,除去国子监、太学这种,民营的书院里面,以青山书院最佳,而青山书院,自然是张家办的书院。青山书院的山长,正是张氏的堂祖父。
  听见贾琏这么说,张氏忍不住看了一眼邢夫人。
  她到底年纪还小,藏不住心事。
  却见邢夫人非常平淡地道:“他们有这个志向,自然是好事。不过,青山书院能够成为京师顶好的书院之一,自然有人家的规矩。只要他们能够凭自己的本事考进去,我绝无二话。”
  但是,贾琏会来求邢夫人,自然是因为,他对他的三个孩子的信心不是很足。
  “母亲,孩子还小呢。”
  邢夫人道:“年龄不是问题。正好,我们正在守孝,就乘着这几年的时间,让他们再加把劲儿!对了,我记得娘娘在家的时候,可是问了林丫头借了当年文正公的旧书,一笔一笔地抄下来的。这些书都在园子里的听涛阁,有专人打理。回头你儿子借了,抄了,别忘记把娘娘的那本放回去。那可是娘娘的笔迹呢。”
  贾琏听说,着实愣了一下,然后退后半步,应了。
  第261章
  邢夫人仿佛没有看到贾琏的神情, 她如此道:“说起来你弟弟也是靠着这些笔记考上举人的。如果不是因为东府的珍儿, 他也要服大功, 他去年的时候,就该赴春闱了。也不知道等出了孝, 他是个什么打算。若是能够考上二甲也是好的, 我担心的, 是他没能考上二甲。同进士如夫人,哪里是什么好名声?又哪里来的前程!横竖举人也是能补官的,不是吗?”
  放在别人家里,愁的是没有门路。大晋朝已经持续了多少年的盛世!取了多少的士子!如今外面等着补缺的进士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几百!可放在贾家,他们愁的是孩子功课不好, 考不上!只要孩子考上了, 哪怕是明算科,也是好的。
  听见邢夫人这么说,贾琏道:“母亲,既然这样, 那么来年,让茂儿先试试童生试?茂儿十三岁了, 可以下场试一试了。倒是他两个弟弟年纪还小,等他们的身子骨康健了,再下场也不迟。”
  邢夫人点了点头,笑道:“这事儿你决定便是。要我说先请两个先生在家细细地教导他们, 然后去青山书院读书也不迟。旧年我听人说,这官场上啊, 同年是情谊,同乡是情谊,同窗,也是了不得的情谊。官场上,多个人也是一条路子,不是吗?我们家也不是那等浅薄的人家,也不需要什么神童的虚名儿,只需要稳扎稳打便好。”
  邢夫人都这么说了,贾琏只能一叠声地应是。
  然后,邢夫人又问他了:“琏儿啊,你对这将来,可有什么打算没有。”
  “这……”@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也不怪贾琏迟疑。
  贾琏很清楚,只要他妹妹贾琰是皇后,他就不能进政事堂,这是当年贾琰进宫之前就已经跟他说过的。不止是他,就是贾氏一族的其他人,大多也止步于正三品的官职了。
  所以,贾氏一族只能以量取胜,而不是质。
  他是从从二品的布政使丁忧的。将来就是补缺,也只能补正二品的巡抚这样的位置。可是他现在是这庆荣侯府的主人。在回京以前,贾琏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家还能有这么多的家业。当年他跟王熙凤结婚的那会儿,他也留心过,家里的家当撑死了也就一百多万两。这还是把他们贾家老祖宗传下来的某些不能吃也不能当的东西也给算上了。
  可是现在呢?
  就是贾琏也知道,贾赦留给他的家业,足足超过了七百万!而且真正要紧的,还是那些方子,这些方子才是真正用来传家的!
  犹豫了好久,贾琏这才小声地道:“母亲,我们家的家业,万岁知道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