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606章 中兴之像

第606章 中兴之像

  得到了李逵兵围青塘城的消息之后,整个西北都行动了起来。
  相比西北,京城得到消息要晚了四五天。
  驿站快马将消息送到京城之后,都事堂的章惇觉得奇怪和怀疑,枢密院的李清臣却选择了相信。毕竟这是枢密院的功劳,是可以将都事堂糊一脸的功绩。
  就是有一个问题,李逵手里满打满算就万把人,怎么围的青塘城?
  章惇这些日子在都事堂一脸的凝重,他发现让安焘去秦凤路根本就是个错误,刚上任就将蔡京的罪责坐实了,这且不算,还有更让他恼火的是,安焘不仅没有收手,还对青塘发起了进攻。
  这让一直对权力非常在意的章惇,有种被人偷走了传家宝的愤恨。万一李逵真的在当年打下了青唐城,那么对章惇来说,无疑是个大麻烦。他好不容易伸到枢密院的爪子,就要被剁掉。
  别看章惇表面上果断,但在权力分配上,他一直非常犹豫。
  更让他难受的是,李清臣最近抖了起来。
  只是宫里头的小皇帝还没有表态,让章惇有了缓和的机会。他急忙派人去环庆路和章楶联系,希望得到更真实可靠的消息。
  可没等他派遣的人出京城,皇帝召见的宦官就在他府邸外等候。
  垂拱殿。
  空旷的大殿里只有小皇帝赵煦来回走动的影子,还有大殿四周,如同木头人一般站班的宦官和武士。口中来来回回嘟哝着:“人杰太可靠了,早知如此好用,当初就该点他状元,送他去西北当知州!”
  郝随在边上一句话也不敢说,点了状元去西北,这是发配好不好?
  大宋的状元,谁去西北当官了?
  赵煦很年轻,正因为年轻,就会有年轻人耐不住性子的毛病。当然,在宣仁太后的教育下,小皇帝赵煦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他能够适当的影藏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老奸巨猾的朝臣面前,也难以让人辨别。
  但这是普通情况。
  赵煦之所以将自己亲政之后的第一个年号定为‘绍圣’,绍,继也;圣,先帝神宗。他将自己亲政的第一个年号定为绍圣就是要昭告天下,他要继续神宗未完成的事业。而神宗的事业分为两个,其中一个是变法,另外一个就是收复河湟之地。第一个失败了,第二个名义上成功,实际上也失败了。
  其实在神宗时代,河湟之地虽然被纳入大宋版图。
  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归入大宋版图。王韶当年只有将唃厮啰的赞普,也就是国主瞎征俘虏,但是瞎征虽贵为国主,但是控制的地区和人口都有限。青塘唃厮啰中实力最大的恰恰不是国主瞎征,而是另外一个人董毡。
  而且大宋打下来的领土,大部分都是从西夏人手里攻打下来的,而不是从青塘人手中抢过来的。
  所以,当大宋将势力深入到了河湟之地的腹地之后,青塘的反抗也就激烈了起来。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董毡联合西夏抗拒大宋。
  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大宋虽然驻军青塘,但实际上,不仅没有完成吞并河湟之地,反而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在秦凤路,用来控制打下来的草原。
  这也给后来丢掉河湟之地埋下了伏笔。
  尤其是,王韶收复河湟之地,不仅没有给大宋的军队实力增加多少,战马更是无从可见,反而是耗费了巨大的军费,被拖住在河湟之地。也成了保守派攻讦变法的一个方面。因为王韶鼓动神宗皇帝收复河湟之地,王安石是鼎力支持的。
  可即便这样,收复河湟之地也被赵煦认为他父皇最大的功绩之一。毕竟神宗皇帝虽然推行变法,但是连他自己都承认了失败,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收服河湟之地,无疑成了神宗这辈子唯一的遮羞布。毕竟开疆拓土的功劳,在历朝历代,只要不是开国皇帝,都能算是中兴之主。
  这是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是个很高的评价。
  而赵煦亲政之后,第一个目标其实并不是西夏,而是青塘。
  他亲政之初,就被西夏的进攻差点吓傻,要不是李逵在金明寨首战告捷,紧接着去了西夏将李秉乾扶上了国主之位,并且发动了西夏国内的政变,大宋要在西夏这头死耗着,不知道要到要消耗到何年马月。毕竟,大宋和西夏从仁宗时期就开始征战,打了几十年,不仅没有长进,反而屡次被西夏羞辱。加上青塘和西夏结盟,大宋在西北往往不能松开手脚的大干一场。
  好在有了李逵,才让这一切湮灭在了萌芽之中。
  这才让大宋喘了一口气。
  让赵煦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之后,青塘进攻了。虽说青塘对大宋的威胁无法和西夏相比,但秦凤路的兵马也难以招架。
  仅仅是一个安焘,加上个李逵,才去了秦凤路才几天,就给他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青塘城被围?
  之前没多久,青塘的兵马还围困过秦州。一转眼,青塘的老巢被围困了,这还真的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可消息是李逵传来的,还有童贯的证明,赵煦不会怀疑童贯有胆子敢来骗他。
  那么消息一定是真的。
  他没有想到,自己距离他父皇神宗皇帝的丰功伟绩,仅差一步之遥了。这能让他安定下来?
  他甚至已经准备了一整套的办法,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只要把青塘打下来,任何损失和代价赵煦都愿意承担。
  “臣章惇拜见官家!”
  “臣等拜见官家。”
  “诸爱卿平身!”赵煦难掩脸上的兴奋,看向章惇的时候,目光中就表达了一个意思,都事堂要配合。
  可是章惇却仿佛故意唱反调似的,开口就对军情的怀疑:“官家,臣以为此时需要从长计议。飞廉军虽善战,但还不足以仅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能接连收复失地,并且围困青塘城。臣以为,等战报送到京城之后,再做打算。”
  “这是真的,毋庸置疑,朕只想知道,都事堂准备如何支持!”
  任何怀疑,反对的话,此时此刻赵煦都听不进去,赵煦一开口就给这次临时的朝议拟订了基调,无条件支持李逵,无条件支持安焘,无条件支持秦凤路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青塘城。既然李逵和安焘将消息传到了京城,显然单靠秦凤路的实力,想要破青塘城有难度。
  不过,他也知道,就章惇手里得到的消息,还不足以让章惇完全相信,干脆也不藏着掖着,坦诚相对,对郝随道:“去,将安焘和李逵的奏折拿来,给诸位爱卿过目。”
  章惇明知道这对他很不利,但看了周折之后,还是倒吸一口冷气,李逵这厮带着三千人竟敢去攻打拥有一万五千人的兰州。
  还让他打下来了,有没有这么扯淡?
  另外,草原上的寺庙被他说服之后,杀青塘贵族,扶持草原奴隶,还真让李逵拉起了几万大军,围困住了青塘城。
  但是距离攻破青塘城还远远不够,李逵需要援军。
  看到这里,章惇顿时有了计较,躬身先恭维了一阵皇帝,哄小孩般道:“恭喜陛下将入不世之功业。”
  赵煦得意地笑起来,摆摆手道:“青塘未破,不敢言功。”
  他琢磨着,中兴之主的头衔要从他太爷爷手上落到自己的脑袋上,不由得意起来。
  可章惇接下来一句话,让他如坠冰窟:“陛下,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中原押运粮草武器,非两月不能办到。”
  “这怎么可能?”赵煦觉得章惇在忽悠他,转而看向了李清臣,问:“李卿,要是全力押送,是否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运送到前线?”
  李清臣吃亏就吃亏在他很自负,同时也很骄傲,明知道章惇挖坑让他跳,但他就是不想睁着眼说瞎话,故意哄骗皇帝,反而会实话实说。
  李清臣道:“陛下两个月是最快的时间,要是路上耽搁,京城去青塘,两个半月是要的。好在物资可以从京兆府起运,应该能快一点。但是军队要从中原征调,西军已经无法抽调兵力。”
  不就是军队吗?
  赵煦不作思考,道:“西北无兵可派,就让京营去。”
  邢恕紧接着提醒皇帝:“陛下,户部也拿不出足够的钱。”
  “没钱,没人,谈何增援?”
  赵煦顿时傻眼了起来,他认为自己被针对了。看向邢恕的眼神越来越冷,这家伙竟然敢阻扰自己成为大宋明君,其心可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