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他并没有直接就过去说建议之类的,毕竟娄师德有自己的判断力,他只需要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对方就可以了。娄师德也没让他失望,在对比了一下敌我力量之后,压根没想带着一万多兵马去逞英雄,而是麻溜的向朝廷求助了。
  于是李治的案头上摆上了娄师德和郑玘两个人的折子,两个人切入点不一样,但是都说明了吐蕃这一次的决心。
  其中郑玘写的更加严重了一下,他的看法也更加超前,他觉得按照吐蕃的行军路线来看,他们的目标应该就是西域一带,再具体一点就是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剑指安西都护府。
  刚刚被封为安西都护府大都护的李显:……
  估计再没有什么比听说有人要来抢你地盘更加让人生气的事情了,李显知道之后就十分生气,大家都在说郑玘十分有军事天赋,他的分析十分可靠,只有李显知道,郑玘既然敢这么说,那就说明他曾经大概经历过这件事儿,也就是吐蕃……真的来抢他的地盘了。
  简直不能忍!李显恨不得回头就把火药给折腾出来直接送给郑玘去把那帮吐蕃人给轰回去。
  李治紧急召开军事会议然后火速商议出了最新的计划,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为副,娄师德升任左卫将军亦为副,率军五万,出讨吐蕃,并护吐谷浑还国。
  这份命令下去之后,全国上下又开始紧张的筹备了起来,李显……李显觉得有点担心,薛仁贵作为讨伐吐蕃最高的将领,到了咸亨元年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都56岁了,虽然看着感觉不算很大,但是要是算一下现代社会的平均年龄的话,就知道能活到这个岁数已经不容易了。
  不过比起姜恪……他还是年轻许多的,姜恪对于这次没能够带兵出征也是有点遗憾的,而李显觉得……姜恪还是不要出去的好了,头发胡子都白了,让这么个老人家出去打仗,他心里都过意不去啊。
  于是没事儿的时候,李显开始跟姜恪学习兵法。可以说经历过郑玘的事情,他现在的想法已经跟之前不太一样了。
  以前他觉得自己不会就不会了,反正也用不到什么,更何况他不会大概也不会让人觉得有威胁,他只想当个闲散王爷安闲富贵一生。
  可是现在不行,郑玘在努力的往上爬,他走得越来越远,而李显却一直停留在原地,现在郑玘还会因为他年纪小懂得不多而教导他,等他们年纪渐长,李显和他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到那个时候他们两个就算曾经关系再怎么亲密,大概也只有相顾无言了。
  李显想一想那个画面都觉得难过,当然最主要的是他觉得郑玘太辛苦了,他想帮帮郑玘,他的身份给了他非常大的便利,但是想要更深入一点的话,他就需要更多的话语权。
  李显想了很久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武后还能活很多年,只要保证武后对他不会生厌,只要他能够紧随武后的脚步,那么什么太子什么沛王,他们的亲近与否都是不重要的。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除了偶尔去那边看看实验进行的怎么样其他时间李显都在拼命的吸收着各种知识。
  而完全不知道为了他李显有多么努力的郑玘,在看到朝廷的任命的时候,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略微担心。
  上一世的时候,跟吐蕃开战的时间没这么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吐蕃会突然攻打大唐,而且一口气将安西都护府都占领了,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相继沦陷,大唐当时是以薛仁贵为婆娑道行军大总管,以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和左豹韬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的。
  郭待封是郭孝恪的次子,也算是将门出身,但是本人的本领十分有限,还不听指挥,薛仁贵虽然也算是士族出身,他家是河东薛氏,祖上是在南北朝时期就十分有名的名将,但是到了他这一辈的时候薛家已经没落了,而郭待封家境良好,对这位将军明显不够敬重,再加上薛仁贵当时是安排郭待封保护粮草辎重,这对于迫切希望上战场立功的郭待封而言感觉像是薛仁贵在排挤他。
  于是本来薛仁贵设定好了后勤辎重到达乌海城的时间,结果郭待封刻意缓慢行进,导致他所率领的后勤部队被吐蕃大军围住,粮仗尽没断了唐军的后勤和补给,使得原本能够赢的仗输了个一败涂地。
  这一世在郑玘的干涉下,阿史那道真和薛仁贵依旧出征,只是郭待封的位置被娄师德占了。
  说实话,一开始郑玘也说不好自己能够做到哪一步,他现在能够影响的地方太少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大唐不要那么被动,而那个吐蕃向导可以说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郑玘对于战死的那几百士兵心里是十分愧疚的,其实他早就发现了那个吐蕃奸细,只是他在暗中调查了一下那个奸细的活动范围之后,得出了一个他肯定会做手脚的结论,然后……他就继续按兵不动准备利用这个吐蕃奸细,将野心勃勃的吐蕃给引出来。
  只是想要改变历史总是要付出代价的,郑玘自己的话他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无所谓,只是现在付出的代价就是那几百士兵的命。郑玘牢牢的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准备回去之后好好照顾他们的家人。
  虽然愧疚,但是如果重来一次,郑玘还是会做这个选择的,毕竟几百兵马和几万大军的概念不是一样的,如果任由吐蕃攻打西域,那么死去的平民百姓数字也是会非常可怕的,哪怕那里人烟并不多。
  这是一个选择题,少数人和多数人,郑玘选择牺牲少数人保全大多数人。
  郑玘虽然心有愧疚却依旧坚持着走自己的道路,他是个非常坚定的人,设定好了目标就不会轻易改变。他首先去找了娄师德,建议娄师德暂时撤军去跟大军会合。
  说实话之前出征的时候,郑玘一直安安分分的做着他的后勤工作,所以娄师德之前对他的印象并不深,而现在……娄师德觉得自己真的走眼了。
  不过他有个好处,那就是听到进话,而且他跟郑玘也十分有共同语言——娄师德当年也是进士出身,后以文官应募从军,跟郑玘的经历太像了,唯一不同的就是郑玘并没有吃他那么多苦头。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那些苦头郑玘上辈子都吃过了,这辈子如果再吃一次……他干脆回家面壁思过算了,还折腾什么?
  郑玘让娄师德暂时撤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这些兵马都已经是疲惫之师了,之前跟葛逻禄对战,现在又跟吐蕃对峙,虽然补给和粮草暂时都还够,可是心理和身体上的疲惫是没办法忽视的。
  娄师德分析了一下觉得郑玘说的有道理,不过之前这支军队是他们说了算,但是现在有了行军大总管,他们两个做了决定还是要跟薛仁贵报告一声,然后等薛仁贵的命令的。
  当然啦,薛仁贵也希望娄师德能带兵先跟大部队会合,至于撤兵之后会让吐蕃占领大唐土地这件事儿,他们都没有太在意,一个是郑玘之前做的很好,将吐蕃的兵马给限制住了,娄师德来了之后,他们两个虽然没有直接将吐蕃人给揍回去,却维持住了边境线的完整,可以说娄师德和郑玘带着一万多人马守护住了大唐的国土。
  而那边其实是很荒凉的地方,就算被吐蕃先占领也没关系,薛仁贵算了一下行军速度,觉得和娄师德会合之后再将吐蕃人打回去也是不错的。
  唯一不太好协调的就是——该怎么分配这些人呢?阿史那道真作为一员猛将,不让他上战场薛仁贵自己都觉得不合适,可是后勤辎重也很重要,需要派个压得住阵的人,这个人选最好就是娄师德了。
  不过……前线是能够抢战功的,而后勤部门说实话功劳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人家从前线下来就扔去看管后勤辎重,这个……感觉好像是在排挤人家啊。
  薛仁贵觉得有点头疼,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等会合之后,娄师德将吐蕃那边的情况又跟薛仁贵汇报了一下之后,就主动要求去后勤部门了。
  娄师德在来的时候就看得很清楚了,薛仁贵是行军总管,肯定是要统筹全局的,阿史那道真……虽然不太服气,但是突厥人还真的是打仗好手,阿史那道真也是家学渊源,而且论起资历来,对方比自己高多了,如果非要安排个人去督管后勤辎重,除了他也没别人了。
  娄师德倒是并不觉得不能去前线没有战功,大唐的赏罚方式挺科学的,后勤也不会被埋没,更何况娄师德之前能够稳住不让吐蕃东进一步就已经是有功了。
  跟郭待封不同,娄师德是非常有大局观的,于是这位就欢快的去后勤部队了,本来郑玘也想跟着去来着,虽然他现在是折冲都尉,但是在薛仁贵和阿史那道真面前真是不够看的。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娄师德却让薛仁贵将他留了下来,跟着薛仁贵一起进攻。郑玘有些意外,不过很快他也明白了娄师德的意思,薛仁贵和阿史那道真同样也明白了。
  娄师德这是在培养下一代了,虽然这年头兵法什么的都是家学渊源,但是很多时候这玩意也是靠天赋的,有些哪怕是将门出身对打仗可能依旧一窍不通,而有些人哪怕是普通人家出来的也能在战场上发光发热。
  薛仁贵和娄师德都是后一类人,而阿史那道真……那是种族天赋,没法比。薛仁贵和娄师德成就不小,但是他们的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的却寥寥无几,薛仁贵好歹还有个长子薛讷撑门户,娄师德这里……连个撑门户的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娄师德是想要一个有天分的学生的,只不过这样的人不好找,现在他就看好郑玘,之前在对抗吐蕃的时候,娄师德有意无意的教了郑玘许多东西,虽然两个人没有以师生相称,但是郑玘对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跟对待老师也没什么两样。
  行啦,有这么一个人,好歹将来能够护着他娄家不败落就行了,至于郑玘的人品他是不怀疑的,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他依旧咬牙撑了下来,这样的人是有大毅力的,而且郑玘出身世家还和周王关系密切,这笔投资娄师德是不亏的。
  而薛仁贵之所以同意让郑玘留下来,一个是这位算起来也是位大功臣,虽然现在仅仅是个折冲都尉,可是谁都清楚这场仗如果赢了,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郑玘的功劳绝对小不了,这个时候卖个人情也是好的,更何况薛仁贵也是给娄师德的面子,毕竟对方很知趣。
  在这种情况下,郑玘就留在了先头部队之中,不过他原本带领的那些骑兵被分散了,大唐的布阵方式是习惯步兵和骑兵结合的方式来的,不会特意将这两个兵种分开,所以郑玘现在手下依旧有大概一千五百人,只不过这一千五百人就分布平衡的多了,步兵弩兵骑兵应有尽有。
  就在郑玘继续在前线做着不和谐的砍人买卖的时候,李显的炸药研制已经初具成效了。
  其实配方早就研究出来了,后来的时间大家都在研究这玩意到底怎么才能保持稳定。
  是的,炸药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想要让它保持稳定最好就是用合适的材料盛放它,但是这种材料……不太好弄啊。
  李显脑子里有很多种想法,但是最后都败给了落后的科学技术,后来李显想要干脆简单的用牛皮纸吧,刚开始那些简单的炸药包不都是用牛皮纸做的么?
  只是……这个年代没有牛皮纸啊!李显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感觉……想要发明一样东西,连带着需要折腾出很多东西来啊。
  所以……研制炸药的时间,还没有他研究牛皮纸的时间多。而在研究牛皮纸的过程中,李显觉得他又重新温习了一次化学——尼玛,牛皮纸的制作方法是硫酸盐法啊,用到的主要是硫酸钠,而这个年代……硫酸钠到底是什么估计大家都不知道。
  李显只能根据硫酸钠的特性来让人去找相似的东西,好不容易找到了,也有找到了针叶木作为原料,终于可以开工了,然而……牛皮纸是对ph值有一定要求的,这个年代没有测量ph值的工具,并且李显只能自己估计,因为他跟谁都没办法形容ph值是什么东西啊。
  如果真的要解释,李显觉得他脑子里需要装下有关于化学的所有东西,而他的脑子里没有,所以他只能苦逼兮兮的去让作坊的匠人一点点去尝试,一点点记录,等得到一个差不多的成品之后,李显就拍板ok,就是它了。
  这一套过程下来,李显觉得……他还是想回去当个宅男qaq,研究员的日子简直太不好过了。
  行啦,周王殿下,你只不过是动动嘴,你底下的人可是跑断腿了呢。工部的那些理科学霸都觉得周王殿下太能折腾了,偏偏他还真的能够折腾出成果来。
  炸药包在经过两三次的测试之后,初步认定比较稳定了,而且因为牛皮纸的防水性也不易让炸药受潮,在将报告递上去顺便让他们和十六卫的大部分将军们观看了一下炸药包的威力之后,工部就开始火速开工尽量多生产炸药包。
  而炸药包需要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牛皮纸的产量也要跟上,李显在百忙之中还嘱咐人砍伐多少树木就要补种多少树木。
  是啦,这个年代人口少,工业也少,水土流失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但是环境问题等严重了再去治理就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了,比现在就开始维护要难很多。
  大家虽然都不明白周王是什么意思,但还是乖乖做了,虽然李显自己不觉得,但是他在工部的个人威信已经树立了起来——能够做出炸药包这种大杀器的人,美人想跟他作对好吗?尤其是当那个人还身份高贵的时候。
  于是正在前线打仗的薛仁贵就收到了朝廷快递来的炸药包,而因为有了这些炸药包,他们在收拾吐蕃的时候就省心了很多,炸药包第一次上场就将敌我都震撼住了,要不是薛仁贵严格按照工部送过来的使用指南来使用,只怕自己这边的人也要损失了。
  郑玘一开始也震撼于炸药的威力,只是知道这是李显研究出来的时候,他却一点奇怪的感觉都没有了,因为他想起了李显曾经跟他说过的那些杀伤力极大的武器,一时之间,他忽然也对李显充满了期盼——那个少年,还会给大唐带来怎样的改变?
  因为有了炸药包的帮助,薛仁贵带领大军一气呵成的将吐蕃揍了回去,不仅揍了回去,甚至一路打到了吐蕃的领土,一度扎军距离逻些只有百里地的地方。
  逻些是吐蕃的首邑,位置大概就是后世的拉萨,也就是说如果薛仁贵再凶残一点大概就能够灭掉吐蕃了。
  只不过薛仁贵并没有这么做,真的想要灭掉吐蕃的话,大唐的损失会更多,需要消耗的粮草兵马也会更多,而现在的大唐经不起这样的消耗的,在吐蕃赞普芒松芒赞递上降书之后,薛仁贵留阿史那道真依旧守在这里,自己则带人班师回朝。
  郑玘也在班师回朝的人选之中,之前忙碌的时候不觉得,现在一想到要回去了,郑玘发现他居然也有点想家,想念父母,想念那个时而傻乎乎时而又精明的周王。
  李显在知道郑玘会回来的时候就兴奋的睡不着觉了,他一直在想郑玘现在怎么样了?西域那边风沙大日头毒,郑玘会不会变黑变瘦了?不过哪怕郑玘变黑那也是个黑美人,毕竟五官在那里摆着呢。
  可是他怎么都没想到,他迎接到的居然是个毁了容的郑玘。
  第69章 69
  李显是跟着李贤出去迎接大军的,本来应该是太子亲自出来迎接大军的,但是太子他……又病了,春夏相交的时候普通人偶尔还容易感冒发烧呢,更不要说李弘本来身体就不好了。
  于是这件事儿就只能让李贤去了,李显……还没有那个资历。
  虽然说是迎接大军,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兵马都驻扎在距离长安城五十里外的城郊了,而能够入长安的只有以薛仁贵为首的高级将领以及一些护卫。当然驻扎在城郊的军队其实并不多,大多都是一些这次有功劳估计会被封赏的军官,至于普通士兵……唐朝实行府兵制,打仗都是就近调的,一部分士兵已经回到原本所在的折冲府了。
  郑玘自然是能够入城的一员,毕竟职衔不低,在远远的看到那些将领的身影的时候,无论是李贤还是李显都有些激动。只不过两个人激动的点不太一样,李贤是激动于能够光明正大的和武将接触,而李显的激动则是因为……能够看到郑清澄啦~(≧▽≦)/~想象了很多次两个人见面时的情景,李显都没想到郑玘回来的时候脸上居然多了两条疤!
  郑玘所处的位置并不十分靠前,毕竟前面有薛仁贵和娄师德呢,就算跟他同级的还有一堆人,薛仁贵在距离李显他们五百米开外的时候就已经下马了,一路牵着马走过来,李贤说了官方的慰问词,然后就和大将军一起上了车辇,然后剩下的将领依旧骑马行进。
  李显跟郑玘的距离很远,不过两个人倒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彼此,虽然很关心郑玘到底怎么样,但是李显依旧稳住了,转头登上自己的车辇缓慢的跟着往回走。
  李显回到马车里之后脸上的担心就有点掩饰不住了,不是说……唐军一路势如破竹么?不是一直都在赢吗?怎么郑玘还受伤了?脸上都受伤了,那么身上是不是也受过伤?伤的重不重?当时是不是很危险?
  李显坐在车里脑子里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只是虽然很想知道却并没有那么急切——无论怎么样,只要人还活着就好了。
  薛仁贵他们本来前一天就到了,但是中华千年以来一旦事情上升到了政治程度就会弄个仪式什么的,这次也是这样,前一天到了然后驻扎在城外,掐着点的起来往长安方向走,跟前来迎接的皇子大臣打个照面说两句场面话,然后就可以去大明宫领宴了。
  是的,大明宫早就开始准备庆功宴了,为了这次的庆功宴,尚膳局的人又来打劫李显了,当然这次不是武后要打劫,而是李治要打劫——为了体现出对大将军他们的重视,饭菜一定要变着花样的来!
  只不过这一次尚膳局注定要失望了,要菜谱是木有的啦,炸弹有一堆,你们要吗?
  是的,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李显埋头去搞研究了,自己喜欢吃的一些菜色也都研究的差不多了,他怎么还有心力去研究别的菜色?
  尚膳局只能顶着压力自己上了,只不过在这种宴席之上,大家其实并不怎么关心菜色的好坏,大家都更关心圣人会怎么封赏,虽然封赏这件事儿肯定是圣人和丞相们联合讨论出来的,可是……在圣人没开口之前,丞相们的口风一个比一个紧,愣是谁都没透露出一点来。
  朝廷之上各个官员之间的关系网密密麻麻,这一场战争其实关系到了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尚膳局没有发挥失常,基本不会有人去在意的。
  够资格入宫领宴的人不多,好在郑玘算是里面的,只是李显位次比较靠前,一转头也只能依稀看到郑玘的位置,连他的正脸都看不到什么,看起来只能等回头私下见面了。
  李显只能端端正正的坐在案几之后参加无聊的庆功宴,让所有人的失望的是整个庆功宴圣人都没有说出过有关于这次封赏,大家这顿饭吃的都有点食不知味。
  然后等宴席散了之后,李显发现他还是见不到郑玘,因为人家回家了啊!李显一想,的确,平安归来之后大概所有人都会迫切的想要回家,郑玘应该也不例外。
  坐在马车上李显头一次有点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大明宫?那是龙潭虎穴好么,虽然每天他都有去,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他进去要担心自己的小命,现在他进去就担心自己手上的那点产业,生怕一不小心弄出什么超前的东西之后,他手上的产业就会继续缩水。
  是的,之前他讨来作奖励的那一大片地,因为各种实验的缘故,后来简直成了工部的天下,再然后……炸药包研制出来啦,那片土地的所有者就变成了国家。
  qaq每次想要做点好事儿都要损失一下自己的财产,这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之前被没收的玻璃坊李显收到了各种金钱补偿,只不过这些钱最后又用到了对火药的研制之中——科研耗钱啊,因为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才能确定一个成分,而且与此同时他还研究出了牛皮纸,作为周边产品这个也要钱啊,工部虽然也给了一点钱,但是按照他们那个试验方法,那点钱……这个项目早就研究不下去了。
  李显觉得他肯定是这个时代最失败的商人了。
  当然这个想法在跟郑玘见面之后就没有了,是的,在郑玘回来的第七天,他总算是见到人了。
  第一天的时候郑玘参加完庆功宴就回家了,这个没问题,第二天他跟着薛仁贵和娄师德以及其他一些将领进宫述职去了——虽然军报一直都有过来,但是因为通讯系统非常的不发达,导致很多细节是没办法写出来的。
  正因为这样才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要不然战场上瞬息万变,真的都让上面去决定的话这仗就别打啦!
  然后第三天开始李显发现郑玘他……休假了!他不好直接去郑府,如果是之前郑家夫妇不在的时候上门就上门了,现在这样总觉得有点失礼呢。
  于是李显只能跑到宫里从奉御那里打劫了生肌活肤的药膏,让人给郑玘送了过去。
  李显捉急的等着郑玘出关,等啊等,等到朝廷对他们的封赏都下来了,郑玘这才出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