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殿试
韩氏想起这件事还没有和姜初月说过,便道:“前段日子你出去巡店去了,你许家大表舅母带着其他几位表舅母过来咱们家坐……主要是问我们家将你的嫁妆准备的如何了!
正好李王两位夫人相邀其他几位夫人也来咱们家坐,这不遇到了么?说着说着就说起朗哥儿会试的事情……你那位三表舅母的嘴你也是知道,直言朗哥儿会试定能考个前三出来……”
姜初月明白了,原来又是那位三表舅母搞事情了。
她当时故意那么说,其实就是认定顾朗考不到会试前三的,不过是故意这样说,到时候成绩出来让姜家人丢脸罢了。
不过这个上不得台盘儿的小心思罢了,姜初月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当会试的前三是好考的?就算顾朗只考了会试的第四,那也是旁人无法企及的。
那许家三表舅母她自己生的几位表兄连同进士都没有考上呢,不过是举人的出身。
“娘亲,三表舅母那人我是知道的,您也是知道的,管她说什么呢。”姜初月安抚的伸手握着韩氏的双手,对她笑道:“我一点不在意,娘亲无需在意。”
韩氏便皱着眉头说道:“可当时李王两位夫人还带头起哄,人家只好都跟着她们的话说……说朗哥儿一定会考取前三的。”
“就算顾大哥没有考取前三,我也相信他是有这个本事考取的,只不过有时候运气差了些。”姜初月轻轻一笑,“再说了,这会试的成绩也不是就这样了,还有殿试呢!”
会试录取者是为贡士,贡士还要参加殿试,殿试录取后,才赐进士的出身。
但一般会试前十的成绩,只要没有大的意外,基本进士的出身没有问题的。
这也是刚才阿九几人那么高兴的原因。
韩氏虽然对科举的事情并不很清楚,但也听许夫人几人说过一些,知道考中了贡士还要参加殿试。
“哎,这就好,朗哥儿参加殿试也未必不能再中个前三甲回来!”韩氏还是很在意这个。
姜初月见她如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笑道:“她们以后说什么话,娘亲听听就是。不说别的,就三表舅母说的和李王两位夫人说的那些就是故意来挑事的,娘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了。”
韩氏便道:“娘也不是傻子,当时是知道她们的意图的,也谦虚了几句,说咱们大周朝参加会试的学子那么多,能人多着呢……可到底娘这心里不服气!她们就想看你和郎哥儿的笑话,娘就不想让她们看到!”
姜初月知道韩氏是为了她和顾朗,心里也十分的感动,便安慰道:“娘您放心,只要顾大哥考到了进士,甭管多少名,也都够她们那些人羡慕的!就说三表舅母家,她家的几位表兄可都还不是进士呢!”
韩氏闻言这才笑起来,从姜初月的手中抽出了自己的手,改为拍了拍姜初月的手背说道:“你不说这个我还没想起来,也确实如此啊。到时候她若真的想拿这件事来挤兑我,我就拿这个刺她!”
见韩氏发起狠来,姜初月又笑道:“娘亲放心,只要顾大哥考取了进士,三表舅母和李王那些夫人们就不会再敢拿那件事刺您的,她们都不傻也怕您拿她们的儿子刺她们呀!”
“最好是这样!”韩氏点点头,心事被姜初月开解了,也开心起来。
接着果然有人陆续来姜家贺喜,李王两位夫人也过来了,但她们并没有拿前几日说的事情来刺韩氏。
姜初月说的对,她们也不是傻的,就算顾朗的没考上前三,但这进士的出身定是无悬念的。
她们家虽然都是小康之家,可她们的丈夫以及儿子侄子们可都不是进士的出身,哪里敢在韩氏面前再提起此事?
姜初月家送走了几波来贺喜的人后,顾夫人也派杨嬷嬷来贺喜了。
接下来就是要参加殿试了。
大周朝的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
应试者为今科的贡士,且所有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第一名即是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顾朗参加殿试的时候先由礼部按照名次排列参加殿试的。
贡士第一名极为会元,今科的会元年已四十朝上了,第二名年岁也不小了,总有三十朝上。
倒是第三名是一位双十年岁的年轻小伙子,顾朗排在第四。
前二名吸引的目光还没有第三第四名多,毕竟人家年纪轻,这么年轻就即将踏入仕途,今后的政治前途不说,至少政治寿命要比那三四十岁的多个十几年。
且第三名和第四名长得都姿容俊秀,一表人才的,连礼部的官员们都对第三名和第四名的顾朗多看了几眼。
殿试的考场在大周朝皇宫的崇文殿内举行。
崇文殿内外戒备森严,都有一排排威仪赫赫的禁卫军们守卫戒备。
这样的森然戒备下,一些年轻的贡士们都忍不住手抖腿抖,当然,能泰然处之的也不在少数。
顾朗拿着自己的考号木牌找到位置就过去了。
有皇帝坐镇,贡士考生们早就得到礼部官员的训导,不得抬头直面圣颜,考生们便都低着头等着。
接着就听到钟声响起,百官们声呼万岁,考生们也跟着行礼。
接着顾朗就听到一声威严的声音喊着“平生”。
百官们和考生们又谢了皇帝,紧接着皇帝又宣了一声,“开考!”
殿试便正式开始了。
顾朗坐的位置是右侧第二个位置,当他专心作答的时候,就感觉到几道若有若无的视线在他身上掠过。
最终,有一道威严的视线在他身上停留了一段时间才转移开去。
顾朗只当不知,专心致志的作答。
对他来说,时务策的考题并不难作答,这殿试的结果是由皇帝亲自考核的,他也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了。
将所学以及外出游学所见所闻形成的感想,结合时务策的考题,精心的写出一份精彩的答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