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都市言情>一九八一年> 第301章 修改稿

第301章 修改稿

  沈建华一脸严肃地告诉所有与会人员,县里当务之急是解决就业难题,至今没有安排工作的回城知青还有一千出头,工作岗位何其重要?
  县委已经作出了今年彻底安置回城知青的承诺,绝不可以失信于民。
  县委、县政府全体成员以及所有的乡镇、机关干部都应该竭尽所能,不管多难,今年都要不折不扣完成这个艰巨任务。
  县委和各级政府部门要提倡、鼓励大家各显神通。
  经营“事竟成饭店”的张芳芬同志不要政府出钱、出地方,只要政府给块牌子就承诺接收三五十女知青,给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
  来了这样的好事,我们的干部居然不抓紧办,简直是岂有此理!
  沈建华的讲话内容听起来有理有据。
  绝大多数领导都认为给块牌子能够解决就业、能够收取管理费,还能够为国家创造税收善莫大焉。
  他们认为拖着不办实事的相关部门太混账,纷纷提出严肃批评。
  三水镇的领导因为积极申请办理“自强服务公司”获得了表扬。
  最初拿出方案的当然是“黄陈居委会”主任宋春华,她这个镇里委派的股级小干部被县委领导提议予以提拔,交人事局走程序,估摸着有希望得到副科级。
  相关部门拖着“自强服务公司”的手续不办其实是有客观原因的。
  今年春天,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各地闻风而动,此时都在打击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分子。
  三水县不比苏南、浙省温州地区,去年夏天才开始大刀阔斧改革。
  刚刚冒头的个体户群体少、规模小,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名气,找不出如柳市“八大王”那样的投机倒把典型。
  再加上沈建华这个颇为强势的一把手依旧坚定不移搞活经济,不真正犯下“严重”的经济问题的坚决不抓,以批评教育督促改正为主。
  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相关部门担心步子大了惹祸上身,采取消极怠政的做派等待观望其实无可厚非。
  现在沈书记在工作会议上指名道姓要求相关部门给“自强服务公司”放行,肯定会记录在会议纪要里,真的有事,他沈建华难逃其咎。
  既然有人承担责任,在观望中的相关部门领导哪里用得着继续拖着,纷纷表态回去加班办理这件事,最迟明天晚上就会有结果。
  八二年,由于被歪嘴和尚念错了经,使得中央精神被误读。
  导致第一波改革逆流来势汹汹,私营经济走得早的地区遭受沉重打击,损失最大的应该是温州地区。
  原本轨迹的三水县没有受到一点点影响,不是因为三水县做得好,而是三水县的领导班子什么都没做。
  不看病的医生自然不可能出现医疗事故,八二年的三水县没有开始大搞改革开放,私营经济没有形成,哪来打击对象?
  其实“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对现在的三水县影响也不大。
  一是因为沈建华强势,他既然认定了、也看到了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让几十万人收益,当然要持之以恒。
  也是因为三水县一小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体经营者都不是如温州“八大王”那般,靠倒买倒卖发财。
  此时商品的价格基本上没有放开,绝大多数生产资料都是计划物资。
  由此可见,个人要获得计划物资是多么困难,不采取非常手段基本上办不到。
  做倒买倒卖的生意,要做到屁股干净真的不容易。
  用行贿、给回扣的手段拉关系进货、卖货免不了,偷逃税款的行为肯定有。
  一九八二年“八大王”获罪也不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应该属于量刑过重。
  三水县先富裕起来的是一些养殖专业户,大多数是自家人齐动手,少有雇佣行为,即便有也是出点钱请亲戚帮帮手。
  张芳芬这个开饭店的个体户也算先富裕起来的,但是用不着害怕。
  因为基本上没听说过开饭店属于投机倒把,也不存在偷税漏税,一般情况下,拥有营业执照的个体饭店都是包税。
  所以个体饭店根本不属于“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范围。
  因此八二年全国抓了十几万个体小老板,其中判刑三万人,基本上没什么个体饭店的老板由于经营饭店获罪被抓的案例。
  沈建华已经有了扬州地区改革急先锋的光环,用不着在执行“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上出风头,采取不跟风,依法办事的严谨态度。
  他给相关部门发出的倡议堂而皇之,坚决执行中央指示,重视真凭实据,做到不包庇、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同时也必须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
  这其实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区存在差距的最大原因。
  也存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普遍现象。
  上面的指示如何执行是个大学问!
  趁机整人的情况确实存在。
  地方上的蝇营狗苟会利用上面的指示达到个人目的。
  伟人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八十年代初确实有大多数干部还没有走进新时代,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那个闭门练政治的时代。
  因此不是干部没有充分考虑“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中“严重”两个字的定义,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国家刚刚起步的市场经济遭遇重创。
  幸好三水县的掌舵人沈建华对事不对人,不强调、不攀比立案数量,定案必须重证据,因此三水县的改革开放依旧是正在进行时。
  这个下午有这么多故事,但是黄瀚根本不知情,放学后发现“事竟成饭店”门口围了有一百多人。
  店里依旧是客满,围着的人群不是来闹事的,而是老邻居们纷纷来求张芳芬。
  下午,得到了沈书记明确答复的宋春华回居委会后立刻开始了招工。
  只要是回城女知青、且家庭确实比较困难的、会缝纫的、一律优先,光嘴说会缝纫可不行,还要现场比试。
  原本被找关系的搞得一个头两个大的宋春华今天见到了县委一把手,约等于拿到了尚方宝剑,她干脆准备来个公开招聘,众目睽睽之下,想走后门恐怕不容易。
  今天连夜决定下招工名单后,明天一大早张贴红榜公之于众。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快刀斩乱麻,免得关系户有时间求张三拜李四,导致工作难以开展。
  招工对象都是妇女,绝大多数能够摆弄缝纫机。
  比试项目很简单,八个人一组分别用缝纫机缝纫三块劳动布布条,看熟练度、看针脚是不是均匀、是不是一条直线。
  都是“黄陈居委会”的居民抬头不见低头见。
  于是乎,为了得到这个在家门口上班的工作机会,不少参加招工选拔的女知青找到了黄瀚家的左邻右舍托关系。
  没办法,僧多粥少,接近五比一的机会,选不上的肯定是大多数。
  ……
  ……
  ……
  走过路过的书友帮着投票啊!谢谢大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