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觉醒 第12章 大规模轰炸的前奏

觉醒 第12章 大规模轰炸的前奏

  1942年2月9日,晴。
  一大早就有只喜鹊在窗外喳喳直叫,张海诺隐隐有种感觉,机会要来了,能不能抓住就看这几天了。
  早餐过后,海军司令部的正式任命书到了:由海军元帅冯.分肯施泰因替代海军上将冈瑟.吕特晏斯成为海军主力舰队的指挥官,在 “警号”作战行动期间全权负责舰队的具体事务。行动计划的统筹协调依然由海军参谋长赫尔穆特.海耶上将负责,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出任行动总指挥。
  一个小时后,张海诺登上了前往法国西海岸的专列,同行的还包括刚刚被重新任命为主力舰队参谋长的雷蒙.冯.舒伯特、协同作战的潜艇指挥官德雷克.李曼、舰艇专家和高级工程师罗德里克.哈莱恩,三人均是张海诺就任之前就与海军总司令谈妥的——也算是此次上任的“附带条件”。
  专列准点发车,一路上自然是畅通无阻的。四个人在平稳的车厢里相对而坐,面前摆着咖啡、奶茶以及精致的小点心。
  “提尔皮茨号和格奈森瑙号不能出动,舰队的实力便减少了几乎一半,威慑力自然相应减小了!我实在有些担心,万一美国佬真的派出舰队迎击,打起来的话我们未必能够占到便宜。在距离欧洲数千海里的海域交火,一旦有舰艇严重受损而需要拖带行驶,想想就有够头疼的!”舒伯特看来已经进入了他参谋长的角色,而经过几次修改的“警号”计划文件,也几乎是随着任命书一并送达他们手中的。
  德国海军第一参谋长的作战计划书,就连一些细节都安排得十分妥当,在可行性方面也无可挑剔,但有些东西就是计划书无法作出准确预测的,例如美国民众会在德国舰队出现后持什么样的态度,美国政府和军队又会如何应对,这些都只能等到事情真正发生时才会有结果。
  “是的!”张海诺双手摩挲着咖啡杯的外沿,“条件并不乐观,我会想办法说服海军总司令和元首延迟行动日期,但也要做好以这些舰艇出航的准备!毕竟……燃料也是统帅部一直以来的顾虑,现在油料都是优先供应给东线部队的,就连在北非和西亚作战的军队也减少了供给,海军同样受到很大的影响!”
  “嗯,根据海军司令部的命令,目前海军只能优先安排潜艇部队的燃料配给,其次才是一般的水面舰艇。据我所知,轻舰队的例行出航次数已经大为减少!”说话的是德雷克.李曼,他这次将统筹指挥18艘远洋攻击潜艇和若干补给潜艇的行动,而这些都是为主力舰队提供侦察和掩护的。
  “情况越来越糟糕了吗?这次行动,每艘舰艇至少能够装满油出航吧!”舒伯特似乎已经不敢奢望像从前那样轻易可以寻找到海军事先部署好的油船了,事实上,这次行动计划中一共也只安排了9艘油料补给船,而在开战之初,海军就为执行远洋袭击任务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安排了11艘油船,这也为张海诺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持续的战争对德国这种油料依赖进口的国家是非常不利的,除非海上航线能够全部打通。不过……海军总司令向我保证过,油料问题不会成为制约行动的因素。”张海诺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有些底气不足,历史上的1942年应该算是战争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一方面,德国迟迟未能占有高加索和西亚的油田,另一方面,美国继续加大对欧洲盟国的支援,两下相加,轴心国确实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战争压力。
  舒伯特盘算着:“最大限度的利用油舱,俾斯麦号一次加满油就能在大西洋上走个来回,沙恩霍斯特号和两艘航空母舰都需要至少一次中途补给,噢,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也是一样的。驱逐舰的话……情况可能会复杂一些!”
  “是的!”这里唯一的“技术流”罗德里克.哈莱恩本就是个十分内向的人,因而只是默默的听着另外三个人交谈,偶尔发声,也是非常小声的。
  “上校,依照你的看法,俾斯麦号现在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张海诺挑选这位技术军官,除了知道此人没有卷入任何势力派别之外,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便是他作为重要技术人员参加了俾斯麦号在1941年的整体修复工作。
  “元帅,这很难说!”哈莱恩扶了扶那副金边的圆框眼镜,“武器方面应该是没有减弱的,考虑到我们升级了雷达火控系统,攻击力比最初完工时增加了大约15%;航速方面,测航时最高为28.9节,下降的原因是我们在舰首和舯部增加了外廓式防雷隔舱;所有破损部位更换的装甲板技术指标都与原先的完全一致,按照这些纸面数据来讲,它只会比从前更强!但是……实际上一艘战舰的生存性能如何,还要看它的抗击打能力!”
  “具体说呢?”张海诺问。
  “根据我们的检测,俾斯麦号因为先前的损伤龙骨和主要架构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移位,打个比方,一把凳子新造好的时候,即便是400磅重的人坐上去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它被砸坏了,然后又重新修好,即便进行了加固,再是这个400磅的人坐在去,可能就咔嚓一下坐塌了!”
  看其他人依然似懂非懂的,哈莱恩咬咬嘴唇,说道:“实际上,我们当时都认为它即便修复,也无法再承受像欧海之战那样的创伤了!在完成修复之后,我们依然这样认为!”
  三人中,还是张海诺最先打破沉默,“我懂了,上校,感谢你的解释,我们会注意这一点的!我保证,若不是迫不得已的话,俾斯麦号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拼死作战!”
  技术军官轻轻舒了一口气,像是将心中的一块重石放下了,又像是在为某些事情而感慨。战争,真的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决定的吗?
  也许是,也许否。
  列车西行4个多小时,路牌显示已经快要抵达位于德国和荷兰边境的格罗宁根,正当张海诺和他的同僚们正在闲聊的时候,久违的空袭警报声响了。刚一开始,他们还以为这是普通的演习,不一会儿就有十几架涂着纳粹徽标的战斗机自南向北飞过,但列车很快停了下来,张海诺几个被告知前方发现了来自海峡对岸的英国轰炸机,出于安全的考虑,强烈建议他们下车隐蔽。
  对于轰炸机而言,行驶在铁路线上的火车确实是个非常显眼的目标,因而张海诺和他的军官们都在警卫人员的保护下离开火车前往附近的树林中躲避。尽管天气晴朗,温度却很低,白雪覆盖下的树林十分阴冷,更让人遗憾的是,从头到尾连一架英国轰炸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过了半个多小时,警报解除了,张海诺一行悻悻的上了车,但消息很快传来,大约15架“兰开斯特”以高空轰炸的形式空袭了位于奥尔登堡,尽管德国空军击落了其中6架,但剩下的还是成功将炸弹投向了位于奥尔登堡的的潜艇柴油机工厂,所幸的是没有对生产设备造成太大的损坏。
  尽管西线战事以及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报复性的轰炸了柏林等德国城市,但是大部分德国军人和民众都觉得德国能够凭借完备的雷达警戒体系和强大的空军部队,最大限度的阻止英军对德国本土的轰炸,整个1941年,英国轰炸机仅14次光临德国本土,且没有一次是超过10架的,德国舰队对英国海军的巨大胜利,更是让很多人确信,来自西面的威胁已经很大程度的解除了。
  张海诺虽不至于盲目乐观,但在德国海军加强了对英国海上航运线的封锁之后,他也相信英国空军的战略轰炸将比历史上推迟许多——如果美国制造的轰炸机和远程战斗机不能大量运抵不列颠,这种对德国打击巨大的战略轰炸也许永远都不会出现。
  区区15架“兰开斯特”以及它们所投下的炸弹,对于德国工业的破坏微乎其微,对于德国军民的信心也未必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德国的广播和报纸可能根本就不会宣传这一情况,但张海诺却看到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百分之四十的损失率固然惨重,但英军高层却会发现对岸看似森严的防空体系并非不可突破,fw-190的出现虽然扭转了德国空军在主力战斗机技术上的不利局面,但在整个1941年期间,英国空军同样获得了大量的喷火战斗机,尤其是在德国入侵苏联、美国正式参战后,他们已经不再惧怕德国空军的报复性行动。如此一来,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很可能成为“不甘寂寞”的英国政府在下一阶段所采取的最主要进攻方式。
  对于德国而言,这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灾难的开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