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为陆王心学而辩
水墨恒将话锋稍稍一转:“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我听敬修兄谈这个问题时,用到一个我很喜欢的词:严格把关。”
有意看了张居正一眼,因为怀疑到底是不是出自他的口。
可惜张居正反应不明显。
水墨恒继续:“当下私立学院参差不齐,对于那些不合格的,朝廷当出面勒令停止办学;而对于那些确实有办学能力的私立学院,尽量保留,也不要一味查禁。这样既能避免事变,又能体现我大明的民主、开放、宽容。”
“那区别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呢?”
“第一:人数的要求。如果一个学院只有几个人,那干脆停办或者合并……”
“啥?合并?”张居正敏锐地抓住话头。
“对,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私立学院合并成一个,这样易于管理,而且标准也不难把握。”
“嗯。”张居正微微颔首。
“第二:既然是学院,那还得回到考试上。如果一个学院多年都考不中一个举人或进士,那这样的学院也应该停办或者合并,说明没有办学能力嘛。”
张居正似有所思。
水墨恒稍作总结:“所以对于私立学院,一方面杜绝达官贵人与他们同流合污,攻击朝廷政策方针;另一方面要适当约束,但又不能过于极端,给他们一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时间,但前提是要进取,若一味地标新立新,那对不起,别给政府添乱。”
“你的意思我明白:对私立学院不能过激,既要适当控制,又要适当引导,给他们一定的机会。对吗?”
“对,就是这个意思。”
水墨恒接着又补充道:“学校,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也无论他们热衷于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反正都属于文化领域。无论他们学说有多么极端,可并没有攻击大明,只是攻击某些政策方针,更没有造反引发动乱。所以,若朝廷将他们扣上‘犯罪’的帽子,似乎显得不够大度。”
稍顿了顿,看了张居正一眼,继续: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大繁荣我认为有三个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建安,一个是盛唐。之所以出现大繁荣,是因为各家争鸣百花齐放,施政者对文化保持一种开放政策。而事实证明,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只要不反动,对国家都会有所裨益。”
水墨恒说出这番话,是想为陆王心学做一次小小的辩护。毕竟相对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算是新兴事物,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虽然与当政者理念不合,但作为一门学说,理应受到保护。
世界总需要不同的声音。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张居正也听出了水墨恒话里的意思,直问:“这么说,你对陆王心学很有好感?”
“好感谈不上。只是认为陆王心学作为儒学的一个门派,虽然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但毕竟有它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并不是毫无逻辑的空谈。”
张居正有意见了,问:“那你知道,当下陆王心学最具代表的人物是谁吗?”
“何心隐。”
“你可知道他的原名?”张居正眸子精光一闪。
“原名梁汝元,因触犯严嵩,所以改名何心隐,隐藏于民间,严嵩倒台后,这些年来何心隐逐渐抬头,声誉与日俱增。”
“你可知道他宣扬什么?”
“满街都是圣人,圣人与凡人统一,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低侯王非高,还有无父无君……”
“对,无父无君,这是妖言惑众、蛊惑人心。”张居正似乎听不得这个字眼,立即抢道。
“先生,这个观点确实偏激,但如果用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可以将他看作是一种期望;或者这样理解,如果君父不称职的话,那也可以选择不要,看作是一种理想。”
见张居正沉吟不语,水墨恒又连忙解释:“先生,我不是为陆王心学开脱,更不是包庇何心隐,而是觉得存在即合理,任何一门学术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并非一无是处。就像陆王心学,尽管他们观点偏激,但看到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的可能性,也算是个巨大的进步。”
“突然觉得,你比何心隐还恐怖。”张居正冷不丁地道。
“先生,我有什么恐怖的?”
水墨恒尴尬地笑了笑,为自己辩白:“一个人能力大、脑瓜儿灵活、知道得多,并不是一件恐怖的事,只有他心术不正才最恐怖。我自问,心术很正。”
紧接着又说:“先生也清楚,我对政治其实不怎么感兴趣,否则便不会一直挂着‘少保’这个虚衔,掏心掏肺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先生不要走弯路。”
“三十二人大轿,先生已经坐了,皇上肯定会很快知道,希望先生提前给他一个解释,变被动为主动,相信皇上不会怪责;整顿学校势在必行,但希望先生抱着宽容的态度去规范,而不是痛下杀手一棍子将所有人打死。”
“私立学院不同于官学,大部分学生都是青年士子,年轻人嘛,不都有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一面吗?希望先生给他们一个成长、成熟、改过的机会。”
“我曾与先生说过,唯其乱,求其治,乱世需用重典,但经过先生这些年的改革,国家已经不那么乱了,这个时候需要稳重,不要随意挑战民众的极限,尤其是年轻的读书人。”
水墨恒这番肺腑之言,终于让张居正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其实不仅仅是这番话,从走出天上人间准备来找张居正时,心里就有个坚定声音:要诚恳,要温和,千万不能急。
料到张居正今天态度肯定不会好,因为一来他心中积压着不满的情绪,二来自己又是专门挑他刺儿的。
来的路上,张敬修就表示担忧,生怕两人吵起来,虽然两次被他父亲斥出内阁值房,可也不敢离去,一直在外头候着,随时准备冲进去调解。不过比他想象中的好,父亲只大声怒吼过一次。
水墨恒刚从内阁值房一露出头,张敬修便凑了上来,笑得像个大马猴,竖起大拇指。
水墨恒微微一笑,小声道:“回家小心你父亲剥你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