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卢植的震撼
“仅从此次京师之乱便可以看出,袁本初志大才疏,而且关键的时候,多谋少断,而且还优柔寡断,同时还刚愎自用,不听良言!
以他在京师之中的声望,何进死后,他如果第一时间收拢人心,将何进、何苗的旧部尽收于其下,加之朝中大臣们的支持,即便是董卓进京,那么仅凭董卓手中的那三千西凉军,袁本初也可以轻松将其逐出京师,更何况还有我、丁原和桥瑁在城外为奥援,董卓即便是狼子野心,也只能被迫离开京师!
但是看看袁本初做了什么?此次董卓入京,就是袁本初献计于何进,结果导致引狼入室!
接着听闻何进死于阉党之手,只顾着率军杀入宫中,肆意杀戮宫中宦官,却不在第一时间去解救皇上和当时的陈留王以及何太后,并且派兵封锁宫城各门,和洛阳城各门,反倒是乱了方寸,却在宫中斩杀何苗,和何苗所部发生内讧!
当他想起寻找皇上的时候,令张让等阉党,仅凭数十人便逃出皇城,险些害死少帝和现在的圣上!
董卓入京之后,他却没有第一时间看出董卓的狼子野心,犹豫不决之下,令董卓迅速将原来何进、何苗麾下的旧部,尽收于其下,拥有了兵力上的优势!
董卓此次入京,仅仅只带了三千人马,但是使了个疑兵之计,便震慑住了袁本初,以至于让他更加忌惮!
在我率军抵达洛阳城外的时候,如果袁本初能听我和鲍信所劝,断然起兵,强行驱逐董卓,和我还有鲍信、丁原、乔瑁和他里应外合,当时还有翻盘的机会。
但是袁本初依旧是举棋不定,不敢下定决心,以至于错失良机,也导致了吕布被董卓收买,弑杀了执金吾丁原丁建阳!最终彻底失去了重新夺控洛阳的所有良机!
仅凭此次京师之乱,袁本初的种种所为,我便看出,他乃是一个自负多疑,犹豫不决,多谋少断之人!
虽然他袁本初确实声望无人能出其右者,但是却绝非是治世之良臣!争霸之枭雄!故此如果群雄逐鹿,我敢断言,袁绍绝非雄才大略之人,笑到最后的绝非是他袁绍袁本初!”
卢植不由得微微张开了嘴巴,被李琛这一席话给镇住了,内心中顿时波涛翻涌,一时间又沉默了下来。
卢植如何不感到震撼?李琛远在沛国,却似乎比他在京师之中,都对当时京师中发生的情况更了解,简直堪称是了如指掌!这且不说,因为李琛在京师之中,安排有他的细作,这一点可能是从他手下的那个任博口中所知,不足为奇。
但是李琛对于袁绍的评价,却是让卢植感到十分的震惊,因为现如今天下士人,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士人,几乎大部分都把袁绍当成了一个拥有雄才大略之人,而且觉得袁绍乃是拥有雄才大略之人。
就连卢植也更看好袁绍,此次前来沛国,他并没有想到,李琛居然拥有如此之大的野心,原本他还打算来了沛国之后,说服李琛,追随袁绍,今后为大汉尽忠效命,但是却意外的发现,李琛居然对袁绍袁本初如此评价。
仔细想一想李琛总结这次京师的董卓之乱,对于袁绍的性格分析和评价,居然让卢植没有一点可以反驳的余地,简直是直切要害,把袁绍性格上的弱点,剖析的是淋漓尽致。
这样的剖析连卢植之前都没有仔细考虑过,但是听了李琛对袁绍的剖析之后,卢植不得不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了。
卢植仔细的琢磨了好一阵子李琛的话,却发现李琛确确实实把袁绍给看透了,袁绍确实有一些能力,也有一些勇气不假,但是他的性格之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通过这次的京师之乱,确确实实把袁绍的问题给暴露了出来。
袁绍坐拥眼下天下年青士人之中,最高的声望,在京师之中,更是众望所归,他坚定的要诛除阉党倒是没错,却在招董卓、李琛、丁原、桥瑁入京这件事上,却堪称是犯了一个大错,最终酿成了董卓之乱。
另外他在董卓入京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的表现,也确实令人失望,从最初的慌乱到后来的举棋不定,一直到局势不可收拾,最终让董卓牢牢的控制住了京师,而这段时间之中,袁绍可谓是毫无建树,另外还不听他人的建言,一错再错,最终失去了所有翻盘的机会,只能仓皇逃出了京师雒阳。
袁绍这样一个人,虽然确实声望很高,但是如果做起大事,如此性情,确确实实令人堪忧,也难怪李琛小看于他。
而再看李琛,这些年来的行事方式,可谓是十分果决,当初在冀州的讨伐黄巾贼的战场上,就展现出了他这一点,不但多谋而且善断,同时还非常骁勇。
另外李琛不单单是在军事方面,有着超人的天赋,而且同时在治世方面,也绝不弱于任何人,沛国现在的情况就是明证,区区两年多的时间,李琛便把纷乱的沛国,治理到了现如今的地步,这种能力,连他卢植自己都不敢说肯定比李琛要强。
而且李琛的眼光也非常毒辣,曾经早就跟他提及过,天下必将在先帝刘宏去世之后,陷入大乱之中,原因很简单,就是刘宏到死都未能选定传位给谁,始终都在长子刘辩和此子刘协之间摇摆,这种情况,绝对乃是皇权传递的大忌。
另外还有就是,先皇刘宏,信用阉党,在他的纵容之下,阉党这些年来肆无忌惮的为祸四方,和士人集团以及外戚集团,形成了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刘宏一旦死后,士人集团和外戚,必将向阉党发难,加上皇权的争夺,最终必将引发严重的混乱。
现在来看,李琛当初的预料,完全不是杞人忧天,果真被李琛不幸全盘言中,自刘宏死后,京师不久就陷入到了大乱之中,皇权的争夺最终酿成了眼下的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