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惊悚的群雄
而闻听消息的官吏以及士绅们,都纷纷给李霖送了一份贺礼,有些地方的士绅,送的贺礼还相当的重,着实让李琛发了一笔横财。
而这段时间,李琛虽然精力都放在了荀娇和孩子身上,可是却也没有忘记关注一下陶谦和曹操以及袁绍那边的反应。
任博这段时间却是没有闲着的,一直在搜集各方面势力对于李琛这次奇袭南阳,将袁术逐出南阳,并且顺势夺占南阳的反应。
陶谦本来是慌慌张张的集结兵力,调集粮食,准备从侧翼牵制李琛,趁机夺回彭城和下邳,一雪当初兵败彭城和下邳被夺之耻的。
但是陶谦怎么也没想到,李琛的动作这么快,袁术居然如此稀松,从李琛出兵到夺控南阳,逐走袁术,前前后后总共也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看起来偌大的一场战事便已经结束了。
从来没人想到过,袁术居然这么不抗揍,即便是李琛的实力远超过袁术,可是袁术也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毕竟袁术控制的南阳,人口众多,麾下好歹也号称有好几万兵马。
可是面对着李琛的突然进攻,袁术却毫无还手之力,盘踞在宛城这样的坚城之中,居然连十天的时间都没有坚持下来,就被李琛率军攻破了宛城,把他从宛城之中挖了出来,并且将他逐出了南阳,赶往了冀州。
这一切来得简直太快了点,令人根本反应不过来,等陶谦得知消息,开始准备的时候,尚未把兵马调集完毕,那边南阳已经易主,战争已经宣告结束了。
各方势力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的时间,连介入的时间都没有,就已经既成事实,所以说让各方势力都大跌眼镜。
同时李琛的强悍,也重新刷新了他们的认知,让他们再次看到了李琛雄心勃勃的一面。
这一年多来,表面上看李琛偃旗息鼓,没有搞出什么大动静,各方势力开始的时候,都以为李琛已经安于现状了,失去了进取之心。
但是通过南阳之战,让他们重新看到,李琛绝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失去了进取之心,而是这一年多来,一直都在厉兵秣马,暗中磨刀霍霍,积存着自身的实力,等着下一次的一鸣惊人。
任何当初小看李琛的人,现在都恨不得抽自己俩嘴巴,他们再也不敢小觑李琛的野心了,现如今李琛的实力,已经跃然成为了关东实力最强的一股地方势力。
李琛现在不但掌控了整个豫州之地,而且还夺了徐州的彭城和下邳两地,现如今又抢了袁术的地盘,把属于荆州的南阳也给抢了去。
所以李琛目前所掌控的地盘,算起来大大小小的郡国一共九个,虽然其中陈国相对比较独立,但是却也听从李琛的调遣!
李琛现如今治下之民,数量已经高达五百万之众,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要知道东汉最盛时期,全国人口也不过只有四千万,经历了黄巾之乱至今,天下动荡之后,人口数量出现了锐减,现如今仅仅是李琛治下掌控的人口数量,就占据了整个汉朝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更可怕的是李琛治理地方有方,经过一年多时间励精图治,对辖域之内的吏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使得他的治下吏治清明,民生安定,极得人心。
而且在李琛这一两年的治理之下,辖地之中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人口也通过吸收其他地方的逃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关键是李琛广泛推行屯田制之后,利用战俘、流民大面积屯田,使得李琛拥有了极其丰富的粮食储备。
还有李琛在辖地之中,通过兴商的手段,使得辖地之中商业也逐渐的兴荣了起来,各地都出现了商贾们投办的各种工坊,道路上络绎不绝的是来来往往运送各种商品的车队,极大的丰富了辖地之中的物质,给李琛带来的则是越来越多的税收。
表面上看,李琛并未穷兵黩武疯狂爆兵,麾下的兵力并不是非常多,看起来似乎威胁不大,但是了解李琛军的人,跟李琛军打过交道的人却都知道,李琛走的是和其他势力截然不同的道路。
李琛始终坚持走的是精兵路线,手下的正规军,宁缺毋滥,皆为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精壮兵卒,而且因为李琛建立的有完善的器甲生产的工坊,加之这些年来屡战屡胜,战场缴获丰富,使得军中装备极为精良,正规军之中披甲的兵卒比例极高。
加之李琛很早之前就搞出了一套完善的练兵制度,军中军纪森严,操练也完全属于常态化,使得军中的将士都十分精锐,战力绝非其他势力的军队可比的。
另外李琛手下的军制实行的是常备和乡兵两种兵制,常备军作为正规军,属于职业军队,数量虽然不算非常多,但是却极其精锐;乡兵则属于预备军,虽然不属于常备军,可是却基数庞大。
乡兵虽然不属于常备军,但是平日也会不断的接受军事训练,使之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一旦需要,便随时可被征召,编入到正规军之中,重新进行武装,极短时间之内,便使之可以拥有相当强的战斗力。
加之李琛的治下之民很是拥戴李琛,李琛还爱兵如子,建立有完善的抚恤制度,即便是乡兵上阵的时候,也很是骁勇,其乡兵的战力,都绝不弱于其他势力的普通军队。
所以李琛的战争实力明里暗里相加起来的话,堪称十分恐怖,如果李琛愿意,随时都可以征召起来数十万计的军队。
这样的实力,在其他势力眼里,那就非常恐怖了!
之前各方势力还没有太在意,但是通过此次李琛闪击袁术之战,他们才看清楚了李琛的实力,当看清了李琛实力之后,各方势力都开始意识到,他们之前太小看李琛了,李琛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在励精图治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