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第403节
当时医院要截肢,男人和女人都是不同意的,女人甚至一度晕厥,可到了今天,有些事男人也是清楚的,倘若不是江中院的医生抢救,别说一条腿,这条命能不能保得住还两说呢。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男人和女人没什么文化,没什么见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明白黑白,才能懂得感恩。
特别是在江中院这一阵,江中院的医生都是尽心尽力,男人能从截肢的痛苦中走出来,一方面是女人的鼓励,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江中院医生的开导。
“客气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方寒整理着男人的衣服:“不要多想,回去之后好好休养,虽然没有了右腿,可还有左腿,还有双手,只要自己不放弃,总能找到希望。”
“谢谢您。”
看着男人一家三口离去,方寒无奈的摇了摇头。
有些时候,医生也是无力的,治病救人的医生也只是凡人,作为医生,比起普通人,要见更多的生离死别,要见更多的生老病死。
……
江州省省医院,宽大的楼顶上面,好几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站在烈阳下面等待着。
六月份的江州省那是相当热的,中午的太阳威力很是不凡,一群专家的额头已经隐隐有了汗珠。
伴随着一阵螺旋桨的声音,一架直升机缓缓的在楼顶的停机坪上停稳,螺旋桨吹起的风也让等待的专家们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直升机停稳,先是两位身材魁梧的汉子从直升机上下来,然后是一位中年人搀扶着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缓缓下了飞机。
省医院的专家们在副院长潘科龙的带领下走上前欢迎。
秦建明搀扶着父亲秦大柱,在一群省医院专家的拥簇下进了电梯。
省医院的特需病房早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秦建明在潘科龙的带领下,带着父亲进了特需病房。
秦大柱还有些不习惯:“这病房这么大,就一张床?”
“爸,人家这是特需病房,属于医院的高级病房。”秦建明笑着解释道。
“太浪费了,太浪费了,一个人住着也感觉到心里慌。”
潘科龙等人站在边上也不插话,秦老爷子感觉到特需病房太大了,他们却不能说什么。
了解秦建明的人都知道,秦建明是农村出身,白手起家,生生打出了一片江山,坐拥上百亿资产,名扬集团的董事长秦建明,在整个江州省那也算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
秦建明坐拥百亿资产,可秦建明的父亲秦大柱却一直住在乡下,老人家来省城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更别说来省城的大医院了,住特需病房这边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
当然,在秦建明心中,巴不得自己的老爸一辈子都不知道医院的特需病房其实是单间,很宽敞,很浪费。
秦建明和老爷子说了两句话,这才笑着对潘科龙道:“老爷子没怎么来过省城,让潘院长见笑了。”
“哪里,老爷子这样的才是真正的让人钦佩,勤俭节约,我们要向老爷子多多学习啊。”
潘科龙可不会傻了吧唧的说人家秦大柱没什么见识,是个土包子,即便是秦大柱真的是个土包子,可有了秦建明这个儿子,人家这个土包子那也不是一般的土包子。
“爸,您先休息一会儿,有什么需要就找护士,我和秦院长说说您的病情,您这个病啊主要还是累着了,这一次一定要听我的,多多休息,家里那一摊子就不要再操心了。”
“我家里还有两头猪呢,今年猪肉价多贵。”老爷子还有些碎碎念,几年猪肉价已经到了五六十一斤了,足足翻了好几倍呢,他今年养的两头猪算是赚着了,他这一走,都没人喂猪了。
“放心吧,我让人在家里照看着呢。”秦建明也是没法子,为了老爷子的两头猪,他还特意留了人,一月工资八千块,就为了两头猪……
可要是不招人照看吧,老爷子回去见不着猪,这又该生闷气了。
第0499章 残酷的医学
方寒早上吃过早饭,就到了郭文渊的住处。
开门的是郭文渊的曾孙女郭萌萌。
看到方寒,小丫头就兴奋的扑到了方寒的怀里,兴奋的叫着:“方寒哥哥。”
方寒伸手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牵着小丫头的手一起走进了院子。
夏天,郭文渊还是老地方,院子的大树下面纳凉。
看到方寒,郭文渊就笑着放下手中正在看的书:“方寒来了。”
“老师。”方寒笑着走过去。
郭萌萌急忙去里面拿茶具,拿茶叶。
郭文渊笑的乐不可支:“我的好茶叶啊,我平常都舍不得喝,这小丫头。”
说着话,郭文渊已经开始烧水泡茶,同时笑着问:“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收了方寒这个学生,方寒来的次数还真不多,基本上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要么是书看完了,要么是遇到什么困惑了。
方寒从包里面把应海涛的病历拿了出来,然后递给郭文渊。
医院的病历,一般是不允许随便外泄的,特别是病历的原件,那是要留在医院存档的,哪怕是患者也只能拿到病历的复印件。
方寒今天带来的也正是应海涛病历的复印件。
“您老看看这个。”
郭文渊伸手接过,没有急着看,而是等着水烧开了,泡上茶,给方寒倒了一杯,这才接过病历看了起来。
“胃癌转移?”
患者的病历最前面的部分自然是患者的现在病症,主诉、既往病史,之前的治疗历程等等,之后才是本医院的诊断,治疗等等。
病历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医院对患者采取治疗的详细经过,用了什么药,用这个药的原因,做了什么治疗,做这个治疗的目的等等。
哪怕是患者打了一针消炎针,吃了一粒安眠药病历上都要显示出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什么意外,那么病历就是法律依据,医院有没有按照规定治疗,有没有违规的地方,患者的意外是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还是医院的治疗和诊断出了问题,这些都能从病历上查到。
病历的整理一般是住院医等级,主治医确认签字,然后科室主任签字存档,一旦主治医签字确认,那么病历就不能再进行涂改,涂改病历是违法的。
患者的病历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宝贵资料和财富。
郭文渊只是抬头看了方寒一眼,然后继续往下看。
应海涛住院治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而病历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郭文渊足足看了好一会儿,茶杯中的茶都凉了,方寒也已经喝了三泡茶了,郭文渊这才放下病历。
“这上面的方子是你拟的?”
方寒点了点头:“是我拟的,我根据李老的药方进行改动,足足琢磨了一个晚上。”
“这个方子很不错,组方很有讲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也非常显著,你今天来的目的是?”郭文渊问方寒。
“我想把这个方子系统性的整理一下,问题是现在这个方子也只有一位患者在服用,我该从哪方面着手……”
方寒简单的把自己的困惑说了一下。
任何的药方都是用来给患者治疗的,这个新的方剂方寒之所以敢大胆的给应海涛服用,是因为他在模拟空间已经试验过了。
可针对别的患者,这个方子还能不能用,该怎么用,药量如何把握,该如何加减,该从哪方面着手,这就比较复杂了。
方寒的模拟卡也就剩下一张了,他不可能无限制的去使用模拟卡,而且模拟卡一次也只能模拟一位患者的病情。
到时候服药的时候会不会有风险,遇到风险该怎么掌控等等。
一个成方的确立,是建立在大量的病例上面的,一个方剂只有经过大量病例的实践,确定可以针对某种病症,这才能算是成方,如果仅仅治愈一位患者,那么这个方子最多也只是具有参考价值,却不能放心的拿来使用。
郭文渊把自己茶杯的茶水倒在地上,重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轻轻的喝了一口,这才笑着道:“你能拟出这个方子,那么说明你对这个方剂的变化和组成都是了然于胸的,要说对这个方剂的熟悉,其他人那是绝对比不过你的。”
方寒没吭声,这是事实,这个方剂是他在模拟空间不断琢磨出来的,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实验,什么药物不能加,什么药物不能少,什么药物可以变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自己自然是最清楚的。
每个方子,创始人要是不了解,那么他也创不出这个方剂。
郭文渊继续道:“你要明白,万变不离其中,任何的方剂都有主药,辅药之分,病症有主次之分,药物同样有主次之分,就比如说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为什么叫大柴胡汤,正是因为柴胡是主药,除了大柴胡汤,还有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是由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而来的,小柴胡汤为治少阳病之主方,大柴胡汤为治少阳未解,病人阳明化热之证。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是以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治少阳阳明合病,小柴胡汤以和解为主,治疗少阳证,这两者都以柴胡为主,区别在哪里?”
“辅药。”方寒道。
“不错,辅药,主药不变,辅药不同,治疗的病症也不同,主次搭配,加减搭配,方剂也千变万化,可无论怎么变,原则是不变的,君药始终针对的都是主病或者主证,在治疗的时候,君药起主药的治疗作用。”
“继续拿小柴胡汤来说,若出现胸闷而不呕吐,方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1枚,若出现口渴,加人参……若出现府中疼痛,去黄芩加芍药……”
“从这些变化中你看出了什么?”
方寒道:“主证不变。”
“不错,主证不变。”
郭文渊点头:“热、寒、暑……虚实阴阳,主病不变,只有主证符合这个方剂,这个方剂才能用,主证不符,这个方剂无论怎么变化都不能用。”
方寒若有所思,他的水平其实并不差,要不然也拟不出这个方子,郭文渊这么一说,方寒已经大概明白了。
“那么你这个方剂主治的什么?”郭文渊又问。
“峻补元气,清热解毒,调和脏腑,涕痰通府,固本培元。”
“现在明白了?”郭文渊呵呵一笑。
“明白了。”
方寒点了点头。
既然他这个方剂是峻补元气,清热解毒,调和脏腑,固本培元,那么这个方剂就只符合邪毒弥漫导致的经络阻塞,胃气不复,元阳亏损之类的病症。
换句话说,这个方剂也只能治疗邪毒弥漫脏腑,导致经络阻塞,胃气不复,元阳亏损这个类型病症的患者。
中医是没有癌症一说的,无论什么病症,中医治病都要先辨明病因,这个病是因何而起,然后用药,无论是癌症还是其他病症,中医的治疗理念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中医面对癌症,有些可以治愈,有些却无法治愈?
这个问题其实还要回到最初,中医的兴起和发展,中医是一门经验性的医学,中医从最初只能治疗一些简单的病症到现在可以治疗各种重症急症,是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发展而来的。
因而中医治病,无论是组方还是用药,都要有据可依,有据可循,在治疗病症的时候,有过类似病症治疗的先例,这个病治疗起来就比较简单,如果这个病症没有先例可寻,那么治疗的时候就比较复杂。
有和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应海涛的这个情况,方寒甚至在医书上面都找不到类似的病症,因而在组方和用药的时候就找不到可以参考的方剂或者医案。
这个时候,方寒就要自己组方,简单的病症还好,复杂的病症组方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步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治疗前功尽弃。
如果方寒的这个方剂治愈了应海涛的病症,同时积累了足够的经验,那么以后再有医生遇到类似的病症,就可以借鉴,就可以参考,这也正是方浩洋和秦卫华激动的原因。
一个新的成方往往就意味着中医人治疗某种疾病的时候有了参考,有了借鉴。
从无到有,又少而多,中医正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中医人就能少犯一些错误,没有借鉴,治疗的时候就会出现更多的失误和更大的风险。
事实上不仅仅中医如此,西医也是如此,很多人只看到中医一路走来的累累白骨,却没有看到西医一路走来的血泪史,每一种新型药物的研发,临床试验的时候多少患者因为新药而丧命,这些数据又有几个人真正关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