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我能看见状态栏>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10节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10节

  哦对……难怪徐有容平时都不怎么提出检查方案。孙立恩拿着活检同意书往二楼走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么一回事——毕竟徐医生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嘛。
  第823章 不伺候
  获取到计秀英的活检同意书,比孙立恩想象的要容易些。
  尽管已经经历了两次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而且都没有检查出有实际诊断意义的结果。但在听到孙立恩说“我们准备请同协的病理科进行检查”的时候,计秀英还是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这个要求。
  “同协”的这块招牌,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孙立恩这边拿到了许可,而袁平安那边也传来了切实的消息。“朱老师那边说了,送样活检没有问题。”
  孙立恩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这才算是落了地。虽然仍然有活检都无法检验出病原体的可能性——同协上一次就没查出唐敏的aqp4表达不足。不过平心而论,要让一家医院通过一次病例检测,就判断出一种还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的疾病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孙立恩还是对同协的病理科抱有极大的信心。只要穿刺的地方确实有病原体存在,那同协就没有理由发现不了。
  有了这个信心打底,孙立恩这下就放心多了。拿着活检同意书回到了办公室,和袁平安又吩咐了两句后,他这才开着车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里。
  沈夕这段时间似乎是忙于实验,经常一天天的不在宿舍里。孙立恩盘算了一下,似乎自己也有很久没再见过这个小学弟了。也不知道这段时间他的学习生活过的怎么样——想到这里,孙立恩忽然一惊,自己怎么变得和曹博士一样一天到晚瞎操心了?
  沈夕虽然岁数不大,但毕竟也已经是成年人了。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就应该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不管这个责任究竟是好是坏。
  ·
  ·
  ·
  “这是我的决定,如果你们有意见,那就给我憋回去!”在港裕银行的视频电话董事会上,沈轻眉瞪着眼睛宣言道,“之前武田股价暴跌的时候,你们一个个哭爹喊娘的要马上清仓股票挽回损失,出售了股票之后刚刚好了两天,现在又来跟我念叨卖早了给银行造成损失了?”
  港裕银行的董事会是按照出资比例和相关法规组成的。沈轻眉作为最大股东和出资人,在董事会里占据绝对多数。但银行的董事长和其他独立董事却不是沈轻眉的裕华集团派出的。这些“高级董事”大部分都是其他出资人所派出的,几乎所有人都拥有丰富的银行运营经验和英国金融机构任职历史。
  这样的一群“金融精英”,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正事儿干不了多少,甩锅却是个顶个的好手。在沈轻眉和武田达成了基石投资的共识之后,他们先是费了好大功夫从中横插一脚,搞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不光没有降低多少投资风险,而且还把自己手里的利润分出去不少的投资方案。随后还试图通过这一投资计划反向控制沈轻眉的裕华集团。要不是沈轻眉这边的法务团队足够机灵,否决了暗藏毒丸的这个投资计划……武田制药股价暴跌的时候,裕华集团还真有可能因为投资计划里的“交叉更换股权”条款,而变成港裕银行的“所属品”。
  裕华集团设立的银行,对自己的母公司有不轨之心……这种话说出去恐怕都没人敢信。但港裕银行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做的还非常理直气壮。
  在“被迫”执行了沈轻眉的方案之后,这帮人仍然不死心。他们给投资计划制定了非常“严苛”的风险控制计划。总的来说就是没有什么风险控制方案,唯一可以执行的条款就是当武田制药的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后,通过“预设程序”把所有的持有股份通过二级市场全部抛售出去。
  这种风险控制不光没有什么屁用,而且还会让损失突然扩大很多很多倍——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大量股票抛售订单出现在二级市场上的时候,成交的股价只会突然跳水般下跌。这就会导致这一笔投资……出现更大的亏损。
  虽然有心调整交易方案,但当时距离武田给出的最后交易时间已经很紧了。而港裕银行这边则坚称“这是最符合常规和相关规定的方案”。所以最后只能以这个方案进行交易。
  这种破事儿已经让沈轻眉肚子里窝了很多“火气”。而后面的事情则更让她火冒三丈——港裕银行的管理层居然打算拒绝小林丰个人提供的五亿美金抵押款。他们坚持要马上出售所有的武田制药股份,哪怕这可能会最终导致银行亏损数十亿美金也在所不惜。
  如果不是沈轻眉直接以绝对多数的股权控制,强行勒令银行按照正常操作流程接受抵押款,恐怕现在的武田制药股价只能剩下个位数了。
  沈轻眉为了投石问路,同时也是为了再分担一些风险,把集团持有的武田制药股份中的一小部分出让给了中富集团。这个举动本来是得到了港裕银行董事会认可的。
  而出售了股票之后第二天,小林丰的反击开始,武田制药股价大涨。银行董事会这边又不乐意了——居然有人说沈轻眉的举动属于违规操作,要追究她的责任。
  “,你这么说就很不合适了……”港裕这边的几个“穿着华丽”的董事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你的操作给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这不符合我们的流程……”
  “流程你妈逼。”沈轻眉沉默了三秒钟后,彻底爆发了。“能干就干,不能干就他娘的给老娘滚!读了两天洋书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们干的那点破事,哪一个是以银行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一番痛骂后,沈轻眉作出了决定,“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全面重组——你们这帮舔洋人卵蛋的王八蛋爱他妈哪儿待着就去哪儿待着,老娘不伺候!”
  骂完之后,沈轻眉完全没有搭理那些在屏幕里端着“英国绅士”架子的董事们,她直接叫来了自己的法务顾问和会计顾问,“对港裕进行全面审计,所有的亏损都要找到原因——该报警的报警,该起诉的起诉!他们每让公司亏一分钱,就得给老娘吐一百出来!”
  第824章 学术自信
  金融系统,尤其是国际金融系统,一直都是西方人的天下。
  在这个领域里,国内顶尖院校相关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属于“没人看得上”的角色。如果没有某几个特定外国学院的学历,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现状……和国内的医疗系统有些类似。不少从事医学领域研究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中文论文就一定是一坨臭不可闻的排泄物。外国期刊,尤其是外国期刊上的英文论文,才是检验一项“科研结果”的重要标准。
  虽然造成这一结果的成因是复杂而且具有很长历史缘由的,但……让人不爽就是不爽。
  孙立恩现在就很不爽。
  “这篇论文不一定要发成英文的吧?”晚上八点,孙立恩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是医院的科教科打来的。这个科室以往和孙立恩打交道的机会并不算多,而这一次打电话来,却是来劝孙立恩改论文的。
  之前去非洲做医疗支援的时候,孙立恩和整个医疗队伍在撤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美国的ngo营地。而这个营地里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阿米巴原虫脑膜炎。
  虽然通过iv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了治疗,但是最后存活下来的患者人数其实并不多——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突如其来的炮击中丧命。剩下的病人孙立恩最后也没有跟踪预后——他们之后好像是被美国的武装人员接走了。
  这样一个有些没头没尾的治疗内容,本身并不太符合发布论文所需的要求。诊断为阿米巴原虫脑膜炎的判断虽然应该是正确的,但是缺乏足够强有力的证据。在没有病理学证据,同时也没有分离到病原体的情况下,凭借治疗有一定效果来认定疾病,这有些牵强。
  而且之后孙立恩也并没有渠道获得这些病人的后续情况,两性霉素b治疗原发性阿米巴原虫脑膜炎的效果本来就不是太好,在缺乏数据样本的情况下,这篇论文的含金量就更低了一些。
  孙立恩写这篇论文的原因很简单——他只是想提醒一下以后可能会去到疫区的医生们注意。不要接触疫水的理念在中国医生群体里还是比较普及的,但这并不代表当地生活的人们也能有同样的概念。在遇到这种侵袭神经系统,会造成发热和剧痛的疾病面前,应该考虑到在国内并不常见的阿米巴原虫脑膜炎。
  但是科教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意见非常简单——国内的中文期刊含金量不够,而阿米巴原虫脑膜炎以往并没有大规模爆发的报告。这样一篇具有独占性和罕见性的论文发在国内期刊上实在是太浪费了。
  “我不打算改成英文。”听着电话对面的科教科负责人叽叽咕咕说了半天,孙立恩终于有点忍不住了,“这篇文章本来就缺乏足够的跟踪数据,在诊断和治疗上也没有任何独占性。没有分享给国际医疗界的必要。成规模长时间前往非洲进行医疗支援的也只有中国医生,发这样的文章提醒以后的援非医疗队医生们注意一下,这个不是一样具有现实意义么?”
  电话那头的科教科负责人似乎有些不理解孙立恩为什么这么抗拒,对方的语气也有些不好了,“孙医生,请你支持我们工作……”
  “我也请你们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孙立恩也生气了,“如果你对我的决定有什么不满意,可以向我的上级医生投诉。我不会把这篇论文改成英文在其他杂志上发表——没有那个时间!”说完,孙立恩就挂了电话。
  一般来说,医院里的科教科对于医生们发论文这件事情都是大力支持的。毕竟不是所有的临床医生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病例用来写论文。但是孙立恩的情况又有些不一样——作为一名规培医生,他发的论文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sci分数还是独占性上来说,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规培医生的范畴。毫不客气的说,光凭apq4蛋白表达不足综合征的发现者和治疗方案设计者这个成就,孙立恩的名字就必然会被记录在医学史里。这个成就在国内是无数医生甚至教授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科教科的出发点也是为孙立恩好——你虽然有了这么了不得的发现,但其他的论文也要发的呀。明明能发二区甚至一区的文章,结果孙医生你只发一个中文期刊……这不是暴殄天物么?
  孙立恩的出发点则完全是另一个方向,我写这篇论文,是为了写给中国医生们看的。外国医疗界用不上这种提醒,反正他们也不会由国家组织起来去非洲支援医疗。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把这篇论文写成英文的,反而为中国医生阅读人为制造障碍呢?
  至于sci的分数……孙立恩真的不太在乎。他又不是做学术研究的学者。而且不光是他自己,组里的其他医生手里的论文都多到快发不完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个三五分的加成,反而不顾一开始自己写论文的目的,这实在是有些舍本逐末。
  怒气冲冲的挂了电话之后,孙立恩还是有些气不过。他想了想,决定干脆找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刘堂春告上一状去。老刘同志也是去非洲支援过的医生,他总不至于和科教科的这些人一样,不明白这篇论文的读者定位的重要性吧?
  没想到孙立恩刚刚拿起手机,刘堂春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而且刚一接通,他就听见了刘堂春调侃的问话,“你小子又干啥了?我怎么听科教科的老师们说,你小子有民族沙文主义的倾向呢?”
  刘堂春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孙立恩顿时火冒三丈,“这帽子太大了,我这小身板可扛不住!”他原原本本的把事情经历说了一遍,然后反问道,“刘老师,我这篇文章要写成英文的,那最多就是个sci灌水文章。花个几千美金的版位费,在不知名的三流小期刊上占个豆腐块大小的地方。写出来了也没人看,最多就是被收录到pubmed里,在别人搜索相关关键词的时候出现一下——这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写成中文的,这样至少其他准备去非洲的援非医生们能意识到这里还有这种疾病。”
  “你首先要意识到,那些人感染的地方很有可能不是非洲,而是美国。”刘堂春平静的支出了孙立恩的一个错误后说道,“不过你这个看法,我是支持的。不一定非要把论文写成英语的,写成中文的怎么了?写成中文的,发表在中文的期刊上,也就等于是写在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上。这个事儿你不用管了,我去和科教科的人沟通。”说到这里,刘堂春忽然话锋一变,“说起援非医疗的事儿,你觉得……胡春波怎么样?”
  第825章 解铃换需系铃人
  胡春波并不是老刘新瞄上的挖角目标——他刚回国没几天就被老刘同志挖到了四院来。
  胡医生在这个时候被刘堂春提到,也不是什么别的原因。刘副院长这是正在准备给他找晋升职称所需的论文呢。
  当初促使胡春波决心离开宁远,加入到援非医疗队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己这个职称的问题。省脑科医院的位置就那么多,他作为一个手里没有过硬论文和科研项目的临床医生,想要晋升副主任医师,难度颇大。
  而参加了援非医疗队以后,理论上来说,等援非医生两年任务期满回国后,医院就应当提升他的一级职称。而被这个“要求”所困扰的省脑科医院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胡春波的辞职申请——要是给老胡升了副高,那就得有一名年资更久的主治医生再拖一年升副高。
  而在来到了第四中心医院之后,胡春波仍然只是中级职称。虽然待遇有所上调,但人家的根本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在职业生涯里再进一步。
  而这个上调……就比较麻烦了。
  胡春波的援非经历是在他就职于省脑科医院的时候。按照人事科的说法,这个职称晋升就应该由省脑科进行才对。但……省脑科医院当然不会干这种占用自家晋升名额的事情。于是,胡春波的晋升就成了一个被人当成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的问题。
  当事人对此表示很淡定——反正我是你们副院长挖来的。就凭刘堂春在援非医疗队里那个负责任的表现,老刘怎么也得给自己解决了这个职称的问题。
  至于刘堂春嘛……他确实也很负责任。头疼了许久之后,老刘决定找自己的得意弟子,第四中心医院里手上待发论文最多的孙立恩来打打秋风。
  “胡医生?”孙立恩果然陷入了刘堂春的“陷阱”里。他毫不犹豫的就给予了胡春波相当高的评价,“他很不错啊。责任心很强,对病人也很有人文关怀,业务水平也不错。”
  “对吧,我也这么觉得。”看到孙立恩踩进了自己的陷阱里,刘堂春老怀大慰,“既然这样,那咱们也应该对这种好同志的生活多加关心对吧?”
  “对。”孙立恩隐约品出了一点不大对劲的味道,不过他仍然赞同这个观点,“胡医生要是有什么难处,咱们还是应该帮一下的。”
  这个话说出来,孙立恩自己都笑了,“我说刘老师,您是打算给胡医生寻摸一篇论文吧?”
  “你现在越来越懂领导的意思了,挺好挺好。”刘堂春哈哈大笑了几声,然后说道,“现在整个四院里都知道,就你孙立恩口袋里的论文最多——多到都能把新英格兰送人的地步了。”他带着笑意,同时还带有些期待的问道,“现在你这里有能发的文章么?”
  “和神经内科有关的……最近应该就是唐敏。把老胡加进来倒是问题不大……不过这个是不是……分量不大对劲?”孙立恩有些犹豫,毕竟胡春波并没有参与到诊断过程中来。“他之前参与了一个cjd病人的诊断,这个应该可以吧?”
  “cjd?救回来了么?”老刘同志张嘴就是朝着诺贝尔奖的方向发展,“患者现在情况怎么样?”
  “刘……刘老师……”孙立恩被吓的这都已经快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那可是cjd!要是能治好,我都能等瑞典那边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领奖了!”
  “啧……也是啊。”刘堂春居然非常失望的“啧”了一声。然后他才问道,“那这个病例……能发sci么?”
  “发不了吧……”知道刘堂春这是给胡春波找晋升论文,孙立恩才没有在老刘同志纠结sci的时候表现出什么异样。“这就是个casereport,病人最多是被误诊了一次躯体化障碍,要发到sci上是不是有点……有点不够看的?”孙立恩想了想,提议道,“莱妮的病例,我觉得可以让胡春波写。虽然红斑狼疮下的细菌性脑膜炎并不算罕见,但是胡医生当时通过对细菌的可能抗菌性作出的分析非常精彩。我觉得……那个也许可以拿来当成论文。”
  “莱妮?哦哦,非洲的那个……被法国人误诊的姑娘是吧?”刘堂春花了好几秒钟才想起来孙立恩说的这个有“红斑狼疮”的人是谁。
  “行,那我就通知胡春波,让他着手准备——当时的病例记录应该还有。”解铃换需系铃人,胡春波的晋升论文最终还是落在了他自己治疗过的病人身上。这让刘堂春自己也放松了不少——把胡春波硬塞到别的论文里不是不行,但确实心里这一关不是那么好过的。老刘还是属于比较老派的医生。和柳平川一样,他们更希望即将获得晋升的医生自己能够参与到论文所描述的病人治疗中,而不是单纯靠关系挂个名字。这对医生的自身发展来讲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处。
  结束了和刘堂春的讨论之后,孙立恩挂掉了电话。他有些惊讶于自己现在的记忆力居然这么强——当时在非洲的时候,莱妮并不是自己主诊的病人。他在诊断治疗的全过程中就只是提了一句“红斑狼疮”而已。
  非洲居民的皮肤黝黑,这会导致红斑狼疮所特有的皮损和红斑不够明显。而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凭借过硬的药理学知识和微生物知识,就判断出有效抗生素的胡春波……也确实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
  ·
  ·
  第二天早上,孙立恩来到医院里,再次听到了不太好的消息。
  “计秀英昨天晚上又开始发热了。体温最高到38.1摄氏度。”布鲁恩博士看上去很是担心病人的病情变化,“我们给她用了一点布洛芬,现在体温在37.2摄氏度。ct复查显示,肺部的病变区域略有扩张。”
  孙立恩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然后摇头道,“没办法了,安排活检吧。采外周血,做个mngs看看。”
  事情还是向着他不太愿意的方向在发展着。这一次同时进行活检,而不是单纯只做mngs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孙立恩自己对之前的判断有点动摇。
  万一……万一不是感染呢?那mngs就等于白费。而且还会耽误病人接受治疗的时间。与其这样,不如双管齐下。
  “知道了,我现在就去安排。”布鲁恩博士点了点头,“病人的术前谈话你去做?”
  “我安排的破事儿,我来吧。”孙立恩郁闷的叹了口气,然后带上文件袋朝着计秀英的病房走去。
  第826章 又来?
  计秀英再次配合了孙立恩的请求。她甚至对孙立恩显得有些感恩戴德,甚至一直对孙立恩说着“麻烦您了”。完全不像是已经对生命失去希望的样子,反而给人一种……孙立恩就是她的救命稻草的感觉。
  病人的态度好像和之前说的不大一样。不过是往好的方面发展。孙立恩对此当然不会有任何不满,他甚至觉得这样挺好——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请了心理科的医生来做过心理辅导了,如果真是心理科的医生辅导过后才有这么好的效果,那孙立恩觉得,至少得给心理科的医生写个三五封感谢信才能够表现他的感谢之情。
  在孙立恩准备离开病房的时候,计秀英忽然叫住了孙立恩,“医生……我跟您打听个事儿。”
  “您说。”孙立恩转过身来,笑着问道,“有什么事儿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