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苏厨> 苏厨 第2节

苏厨 第2节

  苏油说道:“我才五岁。”
  老伯爷上手就给了他一下:“以后我苏家的娃子,都要读书!你三哥家俩侄子都是六岁开的蒙,你这当叔的不该早点?别闹!起码要去打听下这开蒙是怎么个章程!”
  苏油噘嘴道:“我不想去!我这么小你让我一个人进城,存心想让我被拍花子的拐走是吧?”
  伯爷恼羞成怒:“你都快精成猴了!你撺掇石家小娘子,把人家家里四口小猪的子孙根都给祸祸了,那是小姑娘该干的事儿?!”
  苏油争辩:“什么子孙根,有俩是小母猪……”
  伯爷转身便开始踅摸:“治不了你是不是?我黄荆棍儿放哪里去了?不用等石家人上门,现在就把你揍死算给村子里除害!”
  苏油抱着书转身就跑:“得得得,我去还不行?告诉你们等翻年才知道我的好!”
  跑出敞坝才有机会细看手里的书籍,一看差点没摔了。
  宋版蜀刻大字本《论语》《春秋》!
  乖乖!当年在蜀州省博物馆里见过,妥妥的国宝啊!
  老伯爷还在后边喊:“你三堂哥今年四十四,住纱縠行,要有礼些喊明允先生!堂嫂姓程记住了!先躲几天不用急着回来!”
  接着就看见苏油一个跟头摔倒在土垄下面,老伯爷摇头叹息:“娃子倒是聪明娃子,就是太淘气!明允脾气大,看看让他拘着能好点不……”
  “唉!毁了一村的果树,现在连别村的猪都祸祸上了。得,老头儿还得去跟石家把猪买过来……真是臊我赵郡苏家脸面哟……”
  ……
  左顾右盼了好一阵,苏油一路走,一路看着街上热闹的景象思索。
  姓苏的明允先生,满大宋三百一十九年,就只有一位。
  不过他对这老堂哥的印象其实不大好,这堂哥行事文章过于锐激,人家老王评价得就没错,那个《六国论》,还真就是纵横家言。
  至于《辨奸论》,更是泼妇骂大街,毫无营养。
  看看人家司马光,轻飘飘利用一道考题:有某人认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大家都读过书的,一起来论论吧。
  三句总结钉死某人千年,连皇帝都按不住,这才是战略级核导弹。
  老堂哥的文章,因为恣肆激越挑战当朝执政,文章一出便被文人圈子大力传扬,杀伤力的确是有。不过只能算歪把子机枪。
  除了文辞成就高得一逼之外,思想性上按千年后的观点来看,只能说幼稚。
  拿政敌衣着行为习惯等琐碎处作为漏洞进行大肆攻击,在苏油的眼里,这就是打蛇没打到七寸上,落了下乘不说,还添乱,还暴露了攻击方向,还刷低了同党人品。
  倒是那个大侄儿,绝对是巨型偶像,中国文坛上辉耀万古的吉祥物,嗯,小侄儿其实也不差……
  刚想到这里,苏油站住了,一拍脑门:“哎呀!差点忘记了那件大事儿!”
  上一世逛三苏祠的时候,苏油知道,明年眉山城里,会出一件大事,那就是江卿苏程两世家的决裂。
  起因就是嫁入程家的苏八娘。
  这事情说起来话就长了。
  苏东坡曾在诗文里提到过当时在眉山的望族:“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史家虽在这诗中没提到,不过后来苏辙就是娶的史家小姐。
  诗里边的意思是说三家既富且贵,盛极一时。他们外出办事,里人恭敬避让,连当地的父母官都要急忙出门迎接。
  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诗里边的事情,其实应该是发生在苏程两家后代入仕之后。
  苏序苏老头超级可爱哒,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笑眯眯地给人让路,才不是大苏写的那样呢!
  总之现在,苏家才刚起步,相反程家,早先本就是眉山镇首富,而如今子弟们也和苏家一起,开始迈入仕途。
  苏家苏涣、程家程濬,天圣二年进士及第,便是起点。
  既是同年,又是同乡,这在官场上,就是天生的奥援。
  因此两家联姻,是题中之意。
  苏东坡的外祖父程文应,便是在那个时候看中了苏家桀骜不驯的老三,苏洵。
  于是苏洵十九岁时娶了程家的千金小姐为妻。
  这是一门好亲事,程家富有,苏家寒薄,有点高门下嫁的味道,是世家最好的婚姻选择。
  自小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程氏夫人,来到条件相对较差的夫家,恭守妇道,孝敬公婆,勤俭持家。
  曾有人问她:“凭借父母对你的疼爱,假若你去向他们请求资助,应该没有问题。你为什么甘心受穷,一句恳求的话也不说呢?”
  夫人回答:“如果我向父母请求资助,父母肯定答应。但别人就会说我的丈夫没有出息,那怎么行呢?”
  当时苏洵还是个愤青,满世界乱玩,用他自己的话说,都叫“游荡不学”,程夫人见丈夫荒废学业,成天在外游历,心有忧虑,却毫无怨言。
  直到苏洵二十七岁玩累了,加上里外亲戚中又中了几位进士,他才开始有了点压力,于是对程夫人说道:“我觉得自己还是能读书的,就是现在已经二十七了,晚不晚了点啊?还有我去读书了,家事谁来操持?”
  说得就好像自己曾经操持过一样。
  程夫人却深明大义,说道:“你安心去求学上进,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就让我一个人来处理吧。”
  于是程夫人卖掉自己的首饰珍玩,筹集资金,在眉山城的纱縠行租借门面房屋,在首富老爹的街对面做起了丝绸买卖。
  可能是商业天赋遗传,也可能是首富老爹的照应,总之程夫人做了几年生意,苏家竟因此暴富,在城内纱縠行附近购置了一套花园式的宅子。
  程夫人当之无愧成为苏家的最大功臣。
  第三章 程家
  这位睿智的女子共生育了六个子女,长大成人的却只有幼女八娘和苏轼、苏辙兄弟。
  苏洵外出游历的时候,就是程夫人教导几个孩子读书,而且教育办法很有一套。
  比如她说:“你们兄弟读书,不要只知道死读,只知道为了个‘读书人’的空名而读。你们应当明白事理,勇担道义,将来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人。”
  比如她还说:“你们不要担心我,要是你们能成为范滂那样的正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成为那种理解儿子牺牲的人吗?”
  孝顺父母,持家有道,教子有方,深得苏家老人们的疼爱欢心那是必然的。
  苏程两家的关系,到此都算是正常。
  于是按照“亲上加亲”的习俗,苏洵的女儿八娘去年嫁给了程浚的儿子程正辅。
  程浚是程夫人的哥哥,在苏洵二哥苏涣进士及第后的第三年,即天圣五年同样进士及第,而且可能是程文应运作得当,程浚就在眉山附近青神县为官。
  这就厉害了,官员在籍地为官,尤其川中,那是朝廷严禁。
  程家偏偏做到了,因此如虎添翼,其富贵权势在当时的眉山可谓无人能及。
  因此苏八姐和程正辅的婚事,就有了些“娶妇就低”的味道。
  世家婚姻,与皇家不同,皇家那是已经到顶了,娶妇就低是传统,也另有一番好处。
  世家则是嫁女从低,娶妇就高,这样的家庭一般和谐。高门女子携丰厚的嫁妆和家世倚仗嫁入低门,一般在夫家中地位就会比较高。
  可八娘这桩婚事正好相反,看是一门好亲事,其实有些轻率了。
  有资料上记载,八娘是被其舅舅程浚、舅母宋氏、丈夫程正辅虐待致死的,死时年仅十八岁。
  具体如何虐待倒是没有细说,不过说程浚好色嗜赌,舅母宋氏及家眷们又经常欺负这个小媳妇,丈夫程正辅对此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还有资料提到八娘生病后他们夺走她的孩子,不给看病,连饭都不给吃,八娘就这样不明不白死去。
  于是苏洵痛心不已,气愤填膺,苏、程两家遂结下怨仇,互不来往。
  等到至和二年,苏氏族人为纪念先祖,重新修订族谱,在祖坟地西南修建了苏氏族谱亭,并刻石立碑。
  老炮堂哥的第一炮,直接轰向了自己的亲家兼大舅子。
  他特意写了一篇《苏氏族谱亭记》,在文章中提到了“某人”,列举了“某人”的六大罪状。告诫族人千万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文中写到:“其舆马赫奕,婢妾靓丽,足以荡惑里巷之小人;其官爵货力,足以摇动府县;其矫诈修饰,言语足以欺罔君子。是州里之大盗也。”
  细数当时能够在眉山城呼风唤雨的厉害人物,对号入座,正是苏洵的亲家大舅子——程浚。
  然而这话翻译过来,如同老炮堂哥的其余文章一般,喷得有些莫名其妙。
  眉山镇首富,车马上乘,侍妾漂亮,这不应该吗?让居住在里巷里边的小老百姓羡慕嫉妒恨,是他的错吗?
  官大还有钱,足以左右地方政策,注意是足以,老炮堂哥自己都没说别人这么干过,只是首富创造的gdp超过了府县,这就成了罪过?
  至于矫诈修饰,欺罔君子,反过来看,恰恰说明程浚平日里之乎者也道德文章的做派,只不过在老炮堂哥眼里,这就是口不对心,就是假。
  可人家心里怎么想,到底是真是假,从何辨别?
  文中还说长幼共处一室嬉乐无礼之类的话,可想想苏辙自己,去开封应试的时候还和俩儿子俩儿媳同船从眉山一路坐到了开封,为期两个多月,这又怎么说?
  因此这篇《苏氏族谱亭记》,和老炮堂哥后来的文章《辨奸论》一脉贯穿,前一篇里,车子好马子好是罪过,后一篇里,吃得差穿得不干净也是罪过。
  拿这些东西作为子弹来扫射政敌,让苏油觉得嘴炮堂哥总是喜欢走歪把子机枪的路子。
  而他一辈子最喜欢干的,几乎都是这个,缺乏详细的调查研究,论据全部来自古文,基础就无法坚不可摧,容易被人抓住漏洞反击。
  王安石对他反感,厌恶,但并未将他当做同一量级的对手,多源于此。
  所以程家怎么受得了这个,于是两家交往从此断绝,逾四十年。
  程夫人尴尬的处境可以想象,母女连心,夫兄反目,爱女的早逝让程夫人遭受沉重打击。
  结果自然是忧思重重,积劳成疾。五年后,还未等到两个儿子高中进士、荣归故里,就去世了。
  然而苏油发现,后世学者们对此事的研究,与网络上的言辞,竟然完全是两个极端。
  绝大多数学者的持论,认为八娘在程家被虐待而死,乃是苏洵自己的臆断。
  为什么呢?几个原因。
  大宋同时期有个案件,陈执中父子宰相又怎么样,因为陈执中嬖妾虐待小婢,导致小婢死亡,陈执中罢相,嬖妾阿张抵命。
  一个小婢尚且如此,八娘江卿出身,苏洵又闹成这样,程家竟然什么事情都没有?
  还有就是,能教育出程夫人这样名副其实大家闺秀的家族,能培养出好些位进士的家族,迎娶八娘短短两年内,当真就堕落到如苏老炮所说那样不堪?
  第三个疑点就是大小苏对程家的态度。
  苏洵死后,苏轼和苏辙很快同程家恢复了旧好,最奇怪的,他们甚至和八娘的丈夫程正辅,关系也不错。
  如果真的是程正辅害死八娘,二苏还能干这事?只怕士林公议都逃不过去。
  程浚,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四个儿子都先后外出做官,有的还位高权重。真是老炮堂哥嘴里的“州里大盗”,这个可能性也不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