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苏厨> 苏厨 第188节

苏厨 第188节

  对已经坐到这里的人来说,单做这几个题目都好做,但是如何出彩,是一个问题。
  第一题王者通天地人,《说文解字》里有注释: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分析:核心思想——王持道秉中,以通三才。
  第二题天德清明,来自《周颂·清庙》。
  《诗》有四始。《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关于《周颂·清庙》,正义有如下解释:
  “此解文王神之所居,乃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故谓之清庙也。
  此所祭者,止祭文王之神,所以有清明之德者,天德清明,文王象焉。
  《易》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是文王能象天也。”
  知道这些,才知道这诗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分析:歌颂文王清明,其德可以与高天相媲美。
  最重要的,是《易》的那一句——“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再结合上一题——“王者通天地人”,就会发现,这是相互呼应,一脉而通的两篇题目。
  找到了共同点,也找到了出题官埋下的扣子。
  第三题,《水几于道论》,则是前两题的发挥。因为是论,所以必须引述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看起来有些突兀,与前两题无甚关联。
  其实这题得倒解才行——文王几于道,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故得上善。
  这也与《易》循环往复之意暗合。
  苏油估计,这崇政殿的这么多考生里边,大多数得栽在这俩坑里。能看破这几点的剩下那些人,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一次的详定官,是王安石与杨乐道,如今看来,王安石的意志得到了支持和体现。
  王安石的文化水平,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
  天地人水,文王演易,核心都是一个字——变。
  再联系到王安石当政之后的作为,这几篇文章要怎么写,不言自明。
  老王在偷偷埋着自己的私货。
  总分析:
  赋,要写王者所因,圣王之道;
  诗,要歌颂文王,将他作为圣王的样板,通天地人的王者范例;
  论,则要写文王的治国思想,需要结合史实和当今,从《易》和《道德经》里边摘出主要论据,旁引申述。
  核心思想——变化,变化,变化。
  至于如何应对变化,老王如今还不太敢直接亮招,那自己也就藏着掖着地做答为好。
  到此三题贯通,一气呵成。
  审题完毕,苏油取过草稿纸,思索如何起赋。
  思路清晰,接下来就简单,要先从王字的结构说起,扯到《易经》中的乾卦,然后分别罗列三阳,论述天地人的特征和相同之处——易,也就是三者在不停的变化和运动之中。
  再扯到周礼祭祀通天地的讲究,最后论述王通天地人的方法,表现,功绩。
  最后引述天地人道都蕴含其变化规律,指出掌握了《易》的精髓,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圣王之所以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掌握了不易之易,上善若水的道理。也就是他用来通天地人的神器——道。以呼应下一题。
  还可以偷偷点一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给老王一颗甜枣,又让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不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通了,还得得巧妙地敷衍成文字才行。
  这点很重要,得让考官眼前一亮,才有高中的可能。
  思索良久,苏油提笔写下:
  “天行日月之序,地谧山川之理,人于其中,别领贤愚。
  察阴阳之气,识高下之机,燮聪顽之具。道贯唯一,圣王是举……”
  两句扣死题目,然后洋洋洒洒五千字,好多段落都是这两年来反复洗刷淬炼过的,如今就是将能用的那些挑选出来,串联起来,融合为一体。
  今日状态非常好,行文极为顺畅,转眼间写到收尾。
  “……于是绥五方,立四仪,明流易。良臣星列而北拱,圣主日熠而南居。承天庆运,奉祖灵希。运甄道庆,兆衍昭祺。”
  一篇赋结束,这只是通草,字句还需琢磨,不过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接下来是考虑诗歌。
  唐宋制诗,用五言六韵,比如唐代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一篇标准的范文。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所谓五言,就是一句五字;所谓六韵,就是六个韵字押尾,以此篇为例——灵,听,冥,馨,庭,青。
  然后除首尾两联,其余均要对仗,内容要扣题,就这么简单。
  第二百八十章 写文章
  宋代有点苦逼,因为试题不如唐时活泼可爱,容易起兴,可以让考生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
  比如苏轼这样的天才,就更适合唐时制诗考题,在宋代反而会被题目压制灵气。
  不过这对苏油来就是好事儿了,因为这娃做史论诗算是一把好手。
  《天德清明》,歌颂文王,其实也跟史论诗差不多。
  今年的考题限韵为“阳”,也与乾卦上下三爻,与天地人三横暗合。
  可以想见,老王出题的时候,肯定和苏油给娃子们出奥数题时一样,一个坑接一个坑,挖得是多么的兴高采烈。
  以苏油如今的水平,不需要多想就能搞一首合格的出来。
  大道希何适,能闻不可详。
  明王厘苦智,爻蓍累清芳。
  演易追三圣,行仁礼万邦。
  梧桐冲远韵,凰凤萃明堂。
  海北奔夷齐,渭南迎鬻姜。
  垂德宾华夏,终古运穹苍。
  一篇天德清明马屁诗做完,进入了《论》的环节。
  这个是苏油的强项,终于可以自由发挥了。
  憋了一上午,这下酣畅淋漓,连殿直祗直供办的赐食都没顾得碰,意随笔到,等到写完自己都傻了,怎么一篇论超出了上万字?
  这肯定是不行的,考官和官家都不一定有耐心看完,还得删减。
  一边圈改一边心头滴血,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举手。
  监试官过来:“什么事?”
  苏油小声问道:“草稿能带走不?”
  监试官白了他一眼:“片纸不得出殿。”
  苏油不禁叹息摇头:“要删这么多,可惜我这一篇好文章呢……”
  监试官差点没笑出声来,低声威胁道:“再敢胡言乱语,乱棍叉将出去!”
  “哦。”苏油只好苦着脸,继续删减自己的心血。
  删着删着,苏油就觉得,身边有一种诡异的气氛在流转。
  狐疑的停下笔抬起头来,发现一个胖胖的老者站在自己的面前。
  苏油很自然地微微一笑,礼貌地拱手,然后才突然反应过来——这是官家!
  赶紧按照之前接引官交代的礼数,对赵祯行礼,却忘了手里边还抓着毛笔。
  赵祯笑了,然后用手指着试卷草稿,低声问道:“草稿边的竖线笔划是什么意思?”
  苏油说道:“那些是要删掉的文字。”
  赵祯皱眉:“因何要删如此多?”
  苏油说道:“一时没收住,写得太长,怕有劳陛下和试官清览,考虑缩减一下。”
  赵祯拿起几张草稿看了看,又放回原处,取来镇纸轻轻压好:“得抓紧了,都有人交卷了。”
  苏油躬身道:“我也马上改完了,改完便开始誊抄。”
  赵祯点点头:“字是不错。习惯也不错。”
  说完便在监考官的簇拥之下离开了。
  苏油舒了一口气,手底下开始加速。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