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苏厨> 苏厨 第1157节

苏厨 第1157节

  耶律托卜嘉大喊道:“你必须活着!去到陛下跟前告知消息,否则我便是做鬼,都饶不了你!”
  围三阙一,这次鞑靼人的攻城战也颇有章法。
  等到萧鲁谷带着数十骑从没有包围的那一面冲出城,身后已经响起了巨弩霹雳般的释弦之声与鞑靼人的呐喊登城之声。
  ……
  戊子,阻卜叛,连拔维州、招州、镇州三城。
  吉达尽屠西北路招讨司五万辽军,率领原招讨司周围九路鞑靼部落,前往塔懒城与玛古苏、蒙根图拉克会盟。
  之后兵分三路,吉达的阻卜大军走北路,沿胪朐河攻击静边城。
  中路玛古苏和哈日陶高攻伐自己原来部族的草场,鱼儿泺西面的泰州。
  南路蒙根图拉克突破狼河,兵锋直指辽国上京!
  静边城就是后世满洲里;泰州东面就是长春洲粮食大基地;上京,就是辽国首都,临潢府!
  三处地方,都是辽国依托金山,也就是后世的大兴安岭,防守鞑靼的要冲。
  一旦被突破,契丹一族的龙兴腹地,就将面临鞑靼人的疯狂屠戮!
  这个战略,是瞿师爷设计的。
  最强的吉达,攻打最弱的静边城;最弱的玛古苏,威胁辽人必然会重兵死守的长春洲;而军力不弱的蒙根图拉克,将牵制辽国上京、中京的大量军队,使之不能赴援。
  以上驷克下驷,中原兵家的传统计谋。
  耶律洪基终于坐不住了,一边命契丹本部军马四处救火,一边命南部诸州准备军器钱粮,同时传檄东部女直,要求他们随王师东征,剿灭叛逆。
  ……
  辽国西北一片血火,大宋却一派安宁祥和。
  眼看就要过节了,今年的节日肯定会异常热闹。
  因为今年的好事太多了。
  皇帝大婚,章学士收西域三国,朝廷放免天下积欠。
  好事儿还没完,十二月辛卯,朝献景灵宫;壬辰,享太庙;癸巳,祀天地于圜丘。
  朝廷的排场超级大,之后又大赦天下,群臣中外加恩。
  老百姓也有好处,除了之前放免积欠,还罢了天下榷酒、榷盐、榷蚕。
  前头两样早已名存实亡,但是朝廷没有明令,地方上就还有做手脚的余地。
  如今出了诏旨,地方官再敢乱来,御史检察就要启动弹劾了。
  除了这些,朝廷还同时下诏,民有亲丧者,以差等与免徭。
  这是朝廷现在有了充足的役钱,役务已经成了让老百姓乐于从事的差遣,因此家中有丧事的,朝廷出于人性的考虑,特意予以免放。
  受惠者其实也不多,但是影响巨大,“仁孝”两个字,大宋从来都拿捏得死死的。
  九月赵煦带领群臣观禾之后,所有人都知道,陛下亲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但是赵煦没有表现出一点急切,反而将一切劝他亲政的奏章留中,同时出旨,再次声明两宫一体。
  还特意下旨赏赐天下州县上报的孝子,强调大宋以仁孝治天下。
  即便高滔滔一再阻止,赵煦依然命门下赐徐王颢,荆王頵剑履上殿。
  还有一件事情也能说明赵煦的态度,节前大苏搞了一次聚会,包括苏门四子里边的三个,大家以元日为题作诗。
  秦观做的那一首其实不咋地,却得到了赵煦的欣赏。
  摄提东直斗杓寒,骤觉中原气象宽。
  天为两宫同号令,不教春岁各开端。
  元祐八年的春节比较奇特,因为元日与立春是同一天,苏油只会抱怨老天克扣了自己的假日,而秦观却以此立意,在诗中将之誉为是上天给予“两宫同号令”的祝福。
  这个马屁精巧绝伦,赵煦果然“龙颜大悦”,还特意去翰林院表扬了两句。
  乙巳,梁焘再次上奏:“先帝大臣多以材进,可稍复用,委以别都名籓,以全终始。”
  这又是揣摩圣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煦亲政之后,朝中肯定要大换血,梁焘的意思是要让先帝与太皇太后重用过的那些大臣能得优去。
  言外之意,还是提醒赵煦,该着手换班子了。
  同样,奏章被赵煦留中。
  甲申,一道比放免天下积欠还要重要的诏书出台:“朝官、宗室,大中大夫、观察使以上,许各占永业田十顷。余官及民户愿以田宅供祖宗飨祀之费者,亦有等差,听官给公据,改正税籍。”
  这又是一项大德政。
  永业田是唐时的称呼,唐代行军功爵制度,丁口永业田二十亩,此外的土地,必须靠军功获得。
  主人死后,除了永业田可以由儿孙继承外,其余功赏土地,国家收回,重新分配。
  到了宋代,永业田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高滔滔这项措施,规定了官员、宗室占有免税土地的上限——十顷,这远比以前的规定缩减了很多。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没想到
  而且这道诏书惊世之处,在于还特意为百姓,也打开了减税的口子。
  百姓可以向官府申请“祭田”,用于“供祖宗飨祀之费”,这其实就是变相免税!
  根据所在地区不同,百姓“祭田”的亩数申报上限也不同,大体为当地百姓平均拥有土地的两成。
  什么意思呢?用河北举例,平均一丁百亩,则可以申请二十亩的祭田,朝廷不收税。
  那些本来该收的税,现在作为老百姓供奉自己祖先的“补贴”,不收了!
  对于占有土地很少的百姓,还是拿河北举例——凡占地在二十亩以下的百姓,实际上能够享受到农税全免的政策!
  这项措施,其实非常类似后世分级税制,但是通过更加符合大宋人伦道德观念的方式,加以体现。
  占有土地越多的人,交税的田亩比例越大;而占有土地越少的农人,交税的田亩比例就越小。
  而对于那些只占有极少土地,在祭田亩数规定以下穷苦百姓来说,全免!
  而且这项措施巧妙就巧妙在,高举“仁孝”的大旗作为挡箭牌。
  这既是推行和倡导文教,同时又能减免五等下户的负担,还让朝臣们除了支持之外,无法提出任何的质疑!
  在大宋百姓眼里,仁孝和祖宗,差不多跟天一样大。
  民间的欢呼,舆论的歌功颂德就不说了,这道诏命之后,赵煦虽然还是在朝堂上摆着扑克脸,但是任何大佬见到他,都再不敢不恭敬异常。
  这是施政艺术,这道诏命背后,是对天理人情的精准把握。
  高大上,伟光正,谁敢反对,谁就是和整个社会相抗,无疑是自取灭亡!
  陛下这一招,实在是太高明,太厉害了,这才叫手握天宪,无可抗衡。
  苏油毕竟受后世的记忆和影响太深刻,从来没有想到过,还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为百姓们减免负担。
  这件事情,最先是漏勺在密折中给赵煦提了一嘴,然后赵煦看过就算。
  但是几位同龄近臣的密折,孟家小妹崽也当做家书在看,她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价值,于是再次给赵煦提了出来,建议他予以重视。
  赵煦想了想,也没有在朝臣里声张,而是先通过密折又告知了王彦弼,询问可行性。
  王彦弼拿到后,第一感觉就是很好,于是找了王晦定主意,看该如何给赵煦回信。
  王晦一看大惊失色,连忙跑去找了苏油。
  苏油一看也吓了一大跳,这尼玛,政治天才啊!
  老子绞尽脑汁几十年,呼吁号召几十年,要给贫困户解绑、减负、脱贫,一步步辛辛苦苦,劳心劳力,可从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费力不讨好。
  因为要让朝廷明确免除五等户以下的租税,阻力一定会非常巨大,苏油用脚趾头都想得到,官员们一将以这么做会让老百姓故意析产降等为由,予以反对,认为是培养刁民偷税漏税恶习,导致和睦大家庭分崩离析的“不良之法”。
  减税导致朝廷损失是小事,让老百姓生出机心,民风不再敦厚,可是有违教化的大事。
  苏油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要“团结最大多数人”,就不能向王安石那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因为任何一项措施的强行推广,带来的必将是强烈的社会反弹,大宋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而且对如今的自己来说,后遗症会非常严重。
  所以他只能努力让百姓增加收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五等户纳完税之后,能够依旧有口饱饭吃。
  结果漏勺一招剑走偏锋,不对,在大宋如今,这该叫最大正确,轻轻松松就解决了当爹的从穿越大宋到现在都没能解决的问题。
  虽然此举对于无地的佃户来说,依然无法惠及,但是只需要稍加引导,无疑就能极大地刺激佃户朝移民户的积极转变。
  甚至连舆论都能纠转过来,谁要是再乐意当佃户,连祭田都没有,那就是最大的不孝!
  而析产,不再是逃税的借口,而是庶支也想供奉祖先的愿望表达。
  很多事情,差的往往就是个理由,而漏勺摆出来这个理由,很强大。
  而在道义之下的实质,却是让天下农户能够拥有一些可以免税的土地,这就为贫困农户画下了一道受保护的“生存线”,就有了脱贫的“政策基本面”。
  这就解决了大宋最大的问题,最基本问题——广大农业人口的生存底线问题。
  最关键是,推行起来也将毫无阻力,这就不是一般的厉害了。
  苏油拿着信在四路都经略司院子里转了好几大圈,看了看天,又看向王晦,突然冒出一句超级无厘头的话:“为啥我就从来没有想到过呢?”
  王晦也是一脸的羞愧:“老夫也从来没有想到过……”
  说完又强行给自己找解释:“这是体合天理人心的创举,不单单我们没有想到过,即便先贤们也没有想到过……”
  苏油摆手,认为这锅丢得不恰当:“先贤们没有想到,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如今大宋这样的条件,而我们没有想到,却是我们的智慧不足啊……”
  将信件郑重交回给王晦:“陛下睿智英明,此议若行,天必祚宋。王公你再好好指导指导孩子们,将事情弄周全。我,我是没脸参与了……”
  十二月,癸卯,翰林承旨苏轼乞越州,不允,改为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学士。
  是月,左仆射吕大防以疾恳求罢政,太皇太后宣谕:“主上富于春秋,相公未可去位,更少俟岁月,吾亦就东朝矣。”
  吕大防乃不敢再请,复起视事。
  尚书左丞梁焘亦辞尚书左丞,辞呈里再次提及还政之事:“伏望检会前奏,早赐诏音,断归人主,以全大功,臣不胜激切尽言之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