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白四喜有些紧张地先看了看含钏,又看向自家母亲与爷爷的方向。
  他家母亲可别作了吧...
  家里多住个含钏,是多吃了一缸米,还是多喝了一口井的水呀?不说别的,含钏在家里住着,收拾做饭、打扫清理,甚至连墙上的瓦漏了,含钏二话不说撂起袖子上房补瓦。
  如同看一只洪水猛兽一般。
  甚至,含钏连家里的饭菜都包圆了。
  若是含钏不来,他能这么大块大块的牛腱子肉往嘴里塞??
  母亲做饭,手艺不行,刀工最佳。
  肉丝儿能切成头发丝儿粗细,肉丸子能做成指甲壳大小,旁人是大海捞针,他家是海里捞贝壳肉——非常锻炼眼力与筷子功。
  白四喜握紧拳头看向母亲与爷爷,事关伙食,小伙子的神色比含钏都慌张。
  崔氏的声音虽压得很低,可有藏不住的兴奋,“...媳妇儿打听过了,人家是考过了的秀才,就住在城东郊外,家里有十亩地,开了个私塾,有四五个学生,束脩是全然够用的,家中老母早已离世,含钏嫁过去就是当家娘子,不比现在疲于奔命、抛头露面的强?”
  含钏手一下子收紧,案板边缘膈在手掌心,有点疼。
  白斗光本想发火,听崔氏这样说来,细细一想,倒觉得听起来还算不错?
  有秀才的身份,意味着不交税,见官不跪。
  有十亩地,意味着家有恒产,能自给自足。
  开了个私塾,收学生的束脩,意味着每月都有进项,旱涝保收。
  最妙的是,家里没婆母...
  有婆婆和没婆婆,是过的两种日子,一个束手束脚,一个随心所欲。是束手束脚好,还是随心所欲好?只要是人,用脚板心都能选出来。
  白斗光左手手指在右手掌心里敲了敲,看了眼崔氏,细问起来,“东郊?东郊哪里?若是太远了,走动起来不方便。”
  崔氏眼神一亮,有戏!
  “就在东郊杏林巷!一家三代都是读书人,若是不好,媳妇儿又怎么会拿到公公跟前说嘴呢?”
  白斗光眉头蹙了蹙,杏林巷?
  “我记得你娘家就在杏林巷?”
  崔氏笑起来,“是呢,聂秀才就是我那侄儿的老师。如今呀,我那两个侄儿都在聂秀才门下读书,不说别的,聂秀才的名声人品还是信得过的。人家一听含钏是从宫里放归出来的姑娘,又是您门下的弟子,挺高兴的呢...”
  崔氏话还没说完,眼瞅着白斗光的神色越发阴沉,声音越来越小,渐渐止了话头。
  白斗光笑了笑,“我记得你侄儿的老师,都四十多了吧?”
  崔氏喉头一哽,脸上有点发白,“...若不是聂秀才上了年纪,含钏的事儿也不好说给人家听啊...”
  灶屋内,白四喜跺了跺脚,立马就想往外冲。
  含钏一把将白四喜拉住,低声道,“你这样冲出去,便是给你娘没脸!你爷爷当着你的面骂你娘,既是落你爷爷的脸面,也是落你娘的脸面!”
  含钏本欲拉上白四喜像之前一样,躲出门去,却被白四喜反拉住,“别走!外面冷死了!你是我爷爷的徒弟,这家里本就该有你一席之地!你哪儿也甭去!”
  含钏眼眶有些发热,垂了眼眸。
  井边的声音一直没声音。
  白斗光看着崔氏战战巍巍的脸,憋了一口闷气,“四十岁...含钏才多大年纪?翻过年关才十五。明年才及笄呢!你侄儿的老师,我还记得是个鳏夫吧?一个四十岁的老鳏夫,你也好意思给含钏牵线?这件事儿,我当你没说过,你也当没想过!”
  白斗光扶在小磨碾盘上起了身,准备往里走。
  崔氏一下子叫出声,“爹!您就实话说吧,您到底想将含钏配给谁?!”
  崔氏余光瞥见了竹栅栏后的两个身影,心一横,若是有心胸有志气的姑娘听见她说这些话,早该气得去投河了!
  “含钏和四喜同岁,您一向喜欢含钏。她还没出宫时,您便日日唠唠叨叨宫里有个小姑娘多聪明、多憨厚,灶上的功夫多卓绝。等到出宫放归了,您便火急火燎地让我收拾出西偏厢给她备着...”崔氏说起来,心里就有些苦,“人说一辈人不管二辈事儿!四喜的亲事,理所应当是咱这当娘当爹的做主,爹,今儿个我便僭越一回,就要您一句准话!”
  含钏不可置信地抬起头。
  崔氏以为白爷爷在撮合她和四喜??
  崔氏疯了吗?
  白爷爷是她师傅!
  白四喜跟她差着辈呢!
  手艺人的辈分大过天,若真干出这样的蠢事,白爷爷也甭在这北京城混下去了!
  白四喜没听明白自家母亲的意思,可听清楚了母亲对爷爷的语气不太对,特别着急,却也知道含钏说得对,若这时候冲出去,三个人都丢脸。
  “你在说什么疯话!”白爷爷一巴掌拍在石磨上,害怕含钏和四喜听见,深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你在说什么疯话!?含钏是我的关门弟子,素日叫你嫂嫂!”
  白爷爷气得想一巴掌给崔氏扇过去,“你可动动脑子吧!”
  白爷爷气得原地打转,高高抬起拐杖,“合着你挤兑含钏,是因为这!慌忙帮含钏说婆家,也是因为这!我告诉你,我在一天,四喜的亲事便落不到你手上去!”
  “你这些年,补贴娘家,照顾弟弟!我怜惜你守着大郎不容易,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只眼!你糊涂短视,我念你是妇道人家,不曾多加训斥!你在这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可曾要你立过一天规矩,照顾过一天!”
  白爷爷压抑的声音让含钏听得心疼。
  含钏轻轻叹了一口气。
  “咚咚咚”
  门响了。
  含钏逃也似的去开门。
  一个平日里卖糖葫芦,帮着送糕点的小童手上递给含钏一个红檀木匣子,“有个白白胖胖的哥哥叫我送过来的!”
  含钏蹙着眉头,将匣子打开。
  里面是一支点翠鎏金坠红宝流苏簪子。
  淑妃赏给她的那一支。
  出宫前,被吴三狗抢走的那一支。
  含钏脸上突然冰冰凉凉的,抬头一看,今年的雪终于落下来了。
  白绵绵胖乎乎的,有点像甜甜的窝丝糖。
  第四十九章 冻秋梨
  白爷爷训了崔氏快一个时辰,从崔氏这些年偷摸攒下贴补娘家的钱,到警惕防备含钏的那颗心,直到白大郎几声剧烈的咳嗽,小院才熄了灯。
  一整夜,含钏翻来覆去,一点儿也没睡好。
  东偏厢,崔氏嘤嘤的哭声到后半夜也没有停下来。
  含钏侧着睡,偏头拿枕头捂住了耳朵,崔氏呜咽般的哭声消弭殆尽,可自己的心跳声却越渐清晰。
  第二日一早,含钏顶着两个巨大的乌青眼照旧出摊,刚出巷口却见白爷爷一团黢黑中,手里拿着一杆烟枪,见含钏过来了,白爷爷把铜嘴往墙上砸了砸,砸出一地黑乎乎的烟灰。
  白爷爷拍了拍含钏后脑勺,塞给含钏一颗乌黑的冻秋梨,“前些日子爷爷我给冻的,过会儿渴了就吃。”
  冻梨很好吃。
  冰冰凉凉的,一口咬下去,果肉绵密,汁水丰盈,酸酸甜甜的,很得小姑娘的钟爱。
  含钏把冻梨放在摊儿上,对着白爷爷笑了笑。
  “自个儿好好的,爷爷我当值去了。”白爷爷手背在身后,跟在含钏身后,把小姑娘送出了还没亮的胡同。
  这是怕她心里吃味呢!
  老爷子能做到这份儿上,也不容易了。
  含钏立在原地叹了口气,推着小摊儿车往出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纵是白爷爷这样要强自尊的人,在外头风风火火,回到家里也是一堆子烂账,常年卧病在床的独子,心思不纯的儿媳妇儿...
  含钏想,纵是烂账,那也是血脉亲缘呀,她活了两辈子,与她亲缘相连的人,只有一个。
  这一个,却将她送去见了阎王...
  含钏又想起那支金簪,胸口突然传来一阵钻心的痛——就同刚醒过来一模一样,自从出了宫就很少出现了,含钏便也没再备下理气疏络的丸子,如今只能靠在墙根上,伴随着呼吸一点儿一点儿把气往下顺,才终于好些。
  下了摊,含钏把摊车锁回铁狮子胡同,东偏厢大门紧闭。
  也好。
  昨儿个啥话都听全了,面对面相见也尴尬。
  含钏叹了口气,扬声唤了一句,“嫂子,我出门一趟!晌午不用备我的饭了!”
  回应含钏的,是一片寂静。
  这到处惹事的,还能不好意思?
  含钏抿了抿嘴,不理会了,推门而出。
  “时鲜”小摊儿今儿个给食客说明白了——直到过年暂停糕点外送,这原因嘛有许多,一则年关将近,年终考评即将开始,许多官宦人家脚板心都抓紧了,女眷小子们不敢在这个时候吃喝玩乐触主君的霉头,二来做糕点得在院子里,崔氏把话说得这样明朗,含钏脸皮虽不薄,却也不想白爷爷难堪,索性减少在院子里与崔氏碰面的机会,三则嘛...
  含钏踏进珍宝斋的门槛,把那只红檀木匣子递给围栏后的伙计,笑了笑,“劳您给看看,连同这只木匣子,一共能当几钱?”
  既然淑妃赏下的金簪重回手中,含钏手头便一下宽裕了许多。
  三则,含钏自有打算。
  那伙计年岁不大,十一二岁,看着像个学徒,把木匣子接过打开,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叹。
  含钏也蹙了蹙眉头。
  不过一支鎏金红宝簪子,尚且不是实心的金簪,胜在做工精巧,可用料不扎实,红宝也不名贵,左不过五六十两银子罢了。
  这有啥值得惊叹的?
  含钏退了两步瞅了瞅,嗯,是珍宝斋没错,北京城里最大的当铺。
  难道说内造的东西这么巧夺天工?
  还是这伙计太没见过世面?
  “您...这是死当还是活当呀?”
  伙计一句话把含钏思绪拉了回来。
  “死当吧。”含钏笑了笑,“您看我粗布麻衣的,戴支金钗也不像个样子。”含钏认真注视着伙计,“您看看,能给个什么价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