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梦回大明春> 第553章 549【天竺棉会】

第553章 549【天竺棉会】

  赈灾,又叫“荒政”,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主要政治活动之一,即便在蒙元时期,朝廷也得做样子赈灾,否则就是罔顾天命。
  赈济、赈贷、赈粜、施粥、蠲免、罢官籴、招商、工赈、劝分……各种赈灾方法,都被记载进了《荒政则》,这本书是大明官员的必修教材。
  其中,工赈便是以工代赈,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
  但凡认认真真读过《荒政则》,官员们就知道该如何赈灾,根本不需要王渊去提醒。后世所有的赈灾方式,中国古代都已经拥有,只看各级官员的决心和能力而已。
  徽商黄崇德,这次联络各地海商,从南洋购买大量粮食,无偿捐赠给南方各省。
  然后让儿子黄煦进京,拜见首辅杨廷和,求得一副内容为“义商”的墨宝。
  没办法,黄崇德被吓坏了。
  徽州八大族,因为两淮私盐案,被杨廷和灭了两族,其中一族就是黄家主宗。
  黄崇德也出自黄家主宗,爷爷辈儿才单独分出来,差点就被杨廷和给一锅端了。
  黄煦从杨廷和那里讨来墨宝,又前来拜见王渊:“先生,父亲让学生来当面致谢,多谢先生事先提醒。”
  王渊点头说:“你父亲做得不错,让他不用担心。”
  黄煦是王渊早年收的学生,其父黄崇德,则是王渊的重要商业合作伙伴。
  黄崇德的爷爷分家之后,家财并不丰厚,生意也做得不大。随着江南织造业兴盛,黄崇德筹措资金,跑去山东买棉花运往南方,渐渐崭露头角。弘治朝盐法改革,黄崇德嗅觉灵敏,成为第一批吃螃蟹者,瞬间变成大盐商,而且属于最可恶的囤户。
  王渊开海之后,黄崇德先是做内地供货商,渐渐又在向海商转型。
  新盐法实施之前,王渊就派人提醒黄崇德,让他老老实实听从朝廷政令,否则就取消跟黄家的合作关系。
  这次论罪处斩的徽商黄莹,正是黄崇德的族兄,而且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黄崇德带着黄莹涉足盐业生意的。如今黄莹抄家问斩,黄崇德反而逃过一劫,徽州黄家瞬间以黄崇德马首是瞻,他这一脉也摇身变成黄家新的主宗。
  王渊问道:“你真不打算考科举?”
  黄煦答道:“弟子不喜仕途,有个举人功名就足矣。”
  黄煦六年前就中举了,以他的才学文章,有很大几率能中进士。但这小子,却跟着父亲做生意,经商时顺便搞数学研究,算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数学家。
  王渊笑道:“你不是长子,分不到太多家产,可有想过今后如何做生意?”
  黄煦回答:“父亲答应给我三万两银子做本,无论生意成败,今后都跟家族无关。若赔光了本钱,就回家辅佐兄长,老老实实做一个商号掌柜。”
  “你打算做什么生意?”王渊问道。
  黄煦回答:“棉花。”
  王渊有些诧异:“棉花?”
  黄煦详细说道:“如今大明有三棉,即鲁棉、楚棉和南棉。鲁棉所织棉布最优,楚棉、南棉皆为劣等,而且都已经供不应求。既然国内棉花不够,为何不放眼海外?”
  王渊笑道:“你打算到海外种棉花?”
  黄煦说道:“棉田夺粮田,有伤天和,今年南方大旱,因为大种棉花,更加导致粮食奇缺,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海外种棉。”
  王渊问道:“在哪里种棉花最合适?”
  黄煦说道:“棉纺业大兴之后,诸多出海商贾,尝试在南洋各地种棉。但他们都失败了,南洋种出的棉花,别说比不上鲁棉,就连楚棉和南棉都不如。但是,天竺所产棉花,质量不下于鲁棉。这几年,又兴起一个海商行当,即从天竺运棉花到大明,再从大明运棉布到天竺。”
  王渊问道:“看来大明水师,早就在打天竺的主意了。”
  “正是,”黄煦说道,“父亲给的三万两银子,学生打算全部用来召集灾民出海。第一批只招青壮,购置兵甲,追随大明水师攻打天竺!”
  印度种植棉花的历史,远远早于中国,主要有南、北、中三大产棉区。
  大明水师盯上了南部产棉区,那里是维查耶纳伽尔国的地盘。
  如今的印度次大陆,主要有三个大国。
  第一,莫卧儿帝国,创建者为巴布尔,跟吐鲁番王、叶儿羌汗是表兄弟。巴布尔和叶儿羌汗曾经联手作战,被乌兹别克汗国打得满头包,战争失败之后,一个南下创建莫卧儿帝国,一个东进创建叶儿羌汗国。
  第二,孟加拉苏丹国,是整个印度次大陆,人口密度最大、粮食产量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就在今年,孟加拉国的首都,被莫卧儿帝国攻占,但很快组织有力反攻,战事进入拉锯僵持阶段。
  第三,维查耶纳伽尔国,经济不如孟加拉,军事不如莫卧儿,但依旧享有南印度霸主地位。
  印度的棉花,早就让大明海商垂涎欲滴,大明的纺织业商人,也同样撺掇着水师去攻打印度。没办法,国内棉花产量不够,南洋又不适合种棉,大家很自然的把目光投向印度。
  今年南方八省大旱,楚棉、南棉大面积减产,棉花供应量更加不足,直接促成军事行动的提前实施。
  南北棉纺织商人行会、各大海商行会,纷纷集资入股,跟大明水师合伙,组建一个类似东印度公司的组织,他们称之为“天竺棉会”,黄煦就打算拿着父亲给的三万两银子入伙。
  这些钱,首先用于招募灾民中的青壮,打造一支八千人规模的陆军,跟着大明水师一起去攻打维查耶纳伽尔国。
  没办法,维查耶纳伽尔国实力雄厚,并非锡兰、占城这种小国可比。
  仅靠大明水师官兵,或许能一路打胜仗,但很难完成实质性占领,后续的殖民统治也难以展开。
  葡萄牙经营印度三十年,面对维查耶纳伽尔国的时候,也只占了两个港口作为殖民点。
  为了棉花,纺织商、海商、大明水师,三方势力一拍即合。他们已经垂涎欲滴数年之久,这次的南方八省大旱,终于促使众人踏出实质性的一步。
  正德二十四年,“天竺棉会”正式成立,股东多达数十家,本钱接近一千万两白银!
  原本打算募兵八千,银子实在太多,干脆招募一万两千人。都是从灾民中募集的青壮,各地官府非常配合,因为可以减少流民数量、减轻他们的赈灾压力。
  浙江、广东、福建的钢铁厂,一下子接到大量订单,疯狂打造兵甲器械。
  当年冬天,天竺远征军在柔佛城组建完毕,仅滑膛枪兵就有五千人,并且装备了钢质刺刀。
  训练长达四个月之久,正德二十五年春天,大明水师在印度马马拉普兰登陆。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船可以直接横跨孟加拉湾,这座港口城市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并且,维查耶纳伽尔国承平日久,政权早就腐化堕落,国力正从巅峰状态往下狂跌,马马拉普兰港的城墙已经上百年没修缮过。
  “轰轰轰!”
  数百门海战火炮,对准城墙一顿狂轰滥炸,瞬间就轰塌出多处缺口。
  城内守军毫无准备,他们已经两百年没打过仗,面对突袭根本不知如何是好。在一片惊慌当中,高种姓贵族直接弃城而逃,守军也随之放弃抵抗,这座古老的海港城市,就这样被“天竺棉会”占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