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六扇门大佬递烟 第103节
“是。皇上的旨意。”
“此事说来微不足道,可到底关乎皇室血脉,任何事都非同小可。你只需做到心端眼正、行事谨慎就好,别教人捉住了把柄。”
段崇说:“人言不足恤,这可是沈相所效法的箴言。”
“臭小子,你跟本相能比么?本相孤寡老人一个,何足以惧?”沈鸿儒深笑,看了傅成璧一眼,“你与小郡主为夫妻,便是有家室的人。她家中兄长如今当上西三郡的大管家,虽不在京任职,可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京城有多少眼睛盯着傅家,盯着你段崇?难不成日后惹了事,还要小郡主为你头疼么?”
段崇对沈鸿儒向来尊敬,听他一番谆谆教诲,挺直肩背,点头称“是”。
从前段崇江湖出身,无牵无挂,行事多恣意,常常不按规章制度来。很多言行与沈鸿儒能够容忍的相悖。
之前沈鸿儒提点他,段崇常常不以为意,如今有了牵肠挂肚的东西,倒是比之前听话了。沈鸿儒瞧着两人,一时谈不上好坏。
“罢了罢了。”沈鸿儒说,“教小郡主看去,还以为本相是个向来严厉,爱训斥人的。”
“严师,良友也。”傅成璧文然举杯,笑容柔婉。
因傅成璧自小不养在京,于包括沈鸿儒在内的外人而言,最先注意到的并非是她己身,而是加诸冠上的身份——武安侯和姜阳的女儿,皇帝的外甥女,傅谨之唯一的亲妹妹。
在沈鸿儒这里唯一一点特别的是,她是段崇的心上人。可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傅成璧。
如今见她貌态娇俏可爱,行止端庄有礼,却实在无法将在六扇门整理案宗撰写公案的女郎官联系到一起。
关于长公主的卷宗,由她经手呈交到刑部,沈鸿儒也曾细览过。若非旁人提醒,他定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闺阁小姐能做出来的文章。
段崇这个江湖滚出来的烂性子,对上性子一味温软的女人,他嫌麻烦;性子刚烈些的,与他更可能成为冤家对头。傅成璧却能与他磨得来,性情定然极好。
膳后,三人在一旁花厅用茶消食。
段崇与沈鸿儒是师友,可偏偏段崇讷于言,傅成璧却锦言绣口,沈鸿儒与她谈起书画、案宗以及在西三郡的趣事,傅成璧道来女儿之见,有时也让他觉得新奇。
沈鸿儒没甚么亲近之人在侧,府上也只有一两房妾室伺候他起居,碰上傅成璧,第一次感受到天伦叙乐是为何物。
沈鸿儒想事想得入神,半晌,才叹道:“若吾妻还在,或许本相也能有个像你这般的女儿了。”说起这话时,他眼中隐有波光,但很快就恢复了清明温和。
他说:“对了,郡主和寄愁成婚,本相还缺一份贺礼未补。”
他招手唤了爱妾来低语几句,不一会儿,夫人就捧了一只锦盒,盈盈拜到傅成璧和段崇面前。
沈鸿儒温声说:“小郡主打开看喜不喜欢。”
傅成璧一时好奇起来,依言打开,见着里头的物件,脸上腾地一下红起来。沈鸿儒见她害羞,笑容愈发深,连常年的病色都消减了不少。
段崇瞧她羞赧万分,侧了侧身往锦盒里打量,见是一个销金嵌玉的项圈,下头还挂着枚长命锁,看形制大小就是给小孩儿用的。
段崇比傅成璧还要撑不住脸,耳尖儿蔓上颜色。他咳了几声,才说:“先生这礼送早了。”
“不早。”沈鸿儒笑了几声,“等你当上父亲,就知孩子比春天里的小尖笋儿冒得都快。”
段崇实在耐不住,见外头天色渐晚,牵着傅成璧与他道辞。
沈鸿儒见他对孩子并不热衷,想到是小夫妻还没过了甜蜜劲儿,索性未再提及,起身要将他们送到府外。
“天寒,就不必多送了。”段崇说。
沈鸿儒道:“还有几句话,先生想对你说。”
傅成璧听言,则点了下头,对段崇道:“那我在府外等你。”
段崇为她系好披风的结带,看着奴才将她相送出府,直到她消失在视野里才收回了目光。
沈鸿儒见状,不禁摇头笑道:“你这回应当满足了罢?”
段崇意外坦诚地回答:“学生已别无他求。”
“好好珍惜。你是好福气的人。”沈鸿儒抬头望向铅灰的天,貌似失魂落魄,“寄愁,你知不知道当初本相为甚么愿意举荐你入朝为官?”
“武安侯离职后,六扇门一直缺少人手。”
当年段崇带领信鹰子一起投靠朝廷,江湖豪杰愿意为之效力,文宣帝自是欣然招纳。
沈鸿儒却摇了摇头,说:“你来官场不为名利,只不过想来寻求偿还业障的方法。正是你的出现,才让本相坚持到今天。”
段崇轻蹙了一下眉,有些不解。
沈鸿儒道:“当年新政失败,本相家中横遭大变,我沈鸿儒在官场上坚持的那么多年的所有都随之崩解。”
“那时候,我当真是每天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
“我知道。”段崇说,“后来你我联手除内阁之时,你才有了一些起色。”
沈鸿儒失笑一声:“原来你当时也看得出,却甚么都不问,也甚么都不说?本相还以为你当真是一块冷到心里的木头。”
“你的事,与我无关。”
“咱们好歹师生一场,你说这些话也太伤先生的心了。”
“那时你还不是我的老师。”段崇沉吟片刻,再问道,“先生口中所谓横遭巨变,可是与内阁首辅柯宗山有关?”
作者有话要说:
段崇:总感觉flag正在高高立起。
沈鸿儒:你说这话也太伤先生的心了。
第115章 酷刑
奴才在前头打灯, 恭恭敬敬地引着傅成璧出府去。倒春寒来得猛烈怪异, 转眼又吹下一大斗雪片子下来,落了满肩。奴才轻声言:“郡主小心脚下。”
傅成璧迈下台阶儿,玉壶已在马车旁候着。
她踩着马凳子钻进车厢,身上才暖了些,海棠手炉膛里烧得正热,傅成璧手指凉凉的, 碰即觉一阵发麻,改了轻轻挨着, 又将沈鸿儒送得长命锁拣来再看。
锁中带玉, 暖润生泽。傅成璧看得出这项圈并非刚刚打造出的, 嵌得暖玉养了很久,沈鸿儒将旧物送出手,那么此物对于他来说必定意义非凡。
他是当过父亲的人,至少曾经是。沈鸿儒提起亡妻时转瞬即逝的悲伤, 傅成璧清楚地看在了眼中。也不知当年是发生了甚么事。
段崇和沈鸿儒两人谈了很久,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 酒的后劲儿都酝了上来,傅成璧面前扑了一阵冷冷的风, 抬眸见段崇打了帘子进来,挤到她身边一把抱住了她,“等急了罢?”
傅成璧摇摇头,将手中攥着的项圈重新放回盒中。段崇瞧见她的动作,似乎意会出了甚么, 低声问道:“这么想要孩子?”
傅成璧脸一红,头埋在他的肩窝,“才不是。”
前世她嫁给李元钧,虽然多年承宠,却一直无所出。有时看着其他妃嫔领着笨拙走路的小皇子小公主,个个都与李元钧极像,她想亲近,可那样小的孩子只会战战兢兢地向她行礼,对她避如蛇蝎。
傅成璧轻声说:“这是天赐的缘分,强求不得。”
也不知是错觉还是怎的,段崇听出她有几分落寞。他循着她的额头亲了亲,“这是你赐给我的缘分。”
傅成璧仗着从前段崇在待她恪守礼节,行事规矩,她最喜欢他那副面红耳赤的样子,将他撩拨得狠了,婚后才知这人脸红归脸红,但想做得事一样也不会少。
傅成璧自知有孩子也不过是早晚的事,只不过段崇一来不想有姑娘小子的横在他和妻子中间,二来他也实在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
或者说,是一名合格的父亲。
单九震曾经说过,他骨子里流着狼的血。从前在千机门的种种,有时也会让他产生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会杀人,若非天生,怎么能在第一次动手杀人的时候做得那样果断利落,甚至连害怕都没有。
万一他段崇的儿子也是这样的人该怎么办?他不是齐禅,没有信心能够教好他。
他的担心,傅成璧从他情后只言片语当中也能听出一二。她不会着急,她与段崇还有长长久久。
傅成璧不再提及此事,想起沈鸿儒所赠的长命锁,就问:“沈相的妻子皆不在了么?”
“你怎么知道他还有孩子?”段崇记得沈鸿儒未曾向她提过此事。
傅成璧说:“听他说话,似乎也是当个父亲的人。还有长命锁,嵌得玉养了许多年,并非新物,应当是为他的孩儿准备得罢?”
段崇点了点头,说:“老师从前的确有个独子。不过后来因为新政一事,夭折了。”
傅成璧心里一凉。
那年初春,京城万马齐喑,百姓陷入了冷寂的无声当中。临京城瑟瑟矗立在倒春寒的冷风中,刀子一样刮割着高耸坚厚的城墙。
沈鸿儒的官途可谓一路顺风顺水,世间难逢文曲星,近百年来唯独沈鸿儒在科考中连中三元,入职翰林院两年则任大学士,成为内阁当中最年轻的一名后生。
而他的恩师,就是当年的主考官柯宗山。
仕途的顺利,百姓的爱戴,皇帝的器重,桩桩件件都让他在春风得意中渐渐失去从前的旷达与沉稳。
他太想建功立业,在朝堂上大展宏图,以期流芳百世。之后起草新政条例,改革科举制度,他行事激进,一刀切改,不懂循序渐进,因此未能周旋各方而遭到激烈的反对。
只是当时文宣帝也支持默许沈鸿儒在科举制度方面的革新,将新政首次应行到春试当中,致使当年挑不出一张可以纳选的试卷。
众试子答卷皆水平泛泛,妙笔生花与味同嚼蜡都答不上题。如此一来却给了权贵一个可乘之机,暗中走动关系,添在红榜上的多为名门子弟。
因此百名寒门试子跪地上书,言科举不公,请求皇上废除条令,重新命题再考。
当时新政当中关于赋税的条令已经施行一年,仅仅一年,各府郡上交的税收就翻了一番,这让沈鸿儒坚定唯有革新才能将大周推往全盛的新时代。
他的坚持,如同铜墙铁壁一样矗立在朝堂上,他偏偏那时就已然雄辩滔滔,无人能够说得动他。文宣帝对此默不回应,科举试子所有的愤怒都渐渐指向了沈鸿儒。
有一名试子求到了沈鸿儒府上,哭哭啼啼地说:“学生家贫,寒窗苦读三十年,一朝中举,父老乡亲倾尽财力才送我来京赴试。我若是这样回去,我没有办法跟爹娘交代,没有办法跟他们交代。先生应当看过我的文章的,要是从前,我不会落榜的,我不会……”
红榜出来之后,沈鸿儒府上就没有断过前来哭惨的人,他对此早已麻木,甚至对此有种冷酷的讥嘲。
“若有真才实学,再难的题也不会畏惧。你的文章,就算本官看过又能如何?你若真是经世之才,本官必定记得你,你也必定名列红榜。”沈鸿儒抚了抚肩头的雪,“去罢。若是哭一哭就能中榜,想必你连女人都比不过。”
这人教他羞辱一番,如遭雷叱,整个人丧魂失魄。
沈鸿儒转身离去,却教他莽地抓住了手腕,回头见这试子已然是疯疯癫癫的模样,满眼血红,“你这样的人,从来都不知道我们是如何活的!高高在上的滋味可好么?!你若是与我同样的出身,见不得会比我做得好,若是也横遭此事,又当如何?沈鸿儒,你负了学生,你负了天下人!”
“本官连中三元,乃是丙申年的状元,你说本官高高在上,却看不到自己烂在了泥潭里!如今本官推行新政,乃是为了大周,为了天下百姓,本官问心无愧!”
沈鸿儒掰开他的手指,一把拂开,左右奴才侍卫上前将他架出了府外。
破烂的鞋教坚硬的地面磨烂,他挣扎不断,血眼嘶吼,咒骂着沈鸿儒不得好死,教奴才用脏鞋堵上嘴,狠狠赏他几个响亮的耳光,才渐渐没了声音。
当天这人就爬上城楼,时而长啸,时而号哭,当着众人的面落发割肉,片片血肉模糊的烂肉从城墙上粘着,然后掉在地上。
力气渐随着血肉一起流失,他眼前渐渐模糊,最后望了一眼璀璨的晚霞,就从高高的城楼上跌落下来,摔成一滩肉泥,以这样悲烈的方式在京城铭下一笔血书。
当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惨象震惊,就连闻讯赶来的沈鸿儒都愣住了,眼睁睁看着他掉下来,背后一阵一阵冒寒,手心当中也攥出了凉汗。
这一事震动朝野,但很快就教沈鸿儒压了下去。当时长公主起草官员升迁考核的策令也有了雏形,新政一时绝不能因此半途而废。
可就在这之后没多久,沈鸿儒府上接连发生骇事,先是府门上被泼了淋漓的兽血,带着烂肉从门上滑掉下来;后来就是府中豢养的烈马皆在一夜暴毙;抑或是他半夜就寝,从窗格当中飞来一枚利箭……
这是恐吓,对他的恐吓。
沈鸿儒成竹在胸,自信满满,在推行新政前也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并无畏惧。可他没有想到,竟有人真敢对他的妻儿下手。
傅成璧听至此,暗暗心惊:“是考生当中有人杀了他的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