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 第187节
吕雉气得发颤,仰面含泪,伸手无力得推着儿子发顶,道:“你简直是发了昏!糊涂!那戚姬是你什么人?叫你气死自己母亲,也要护着她!”
刘盈哽咽道:“儿子岂是为了戚夫人?然而如意年幼,不能没有娘。况且、况且,儿子实在不愿母亲您……您……”
“说!”
“儿子不愿母亲您手上沾染亲人的血——儿子知道,您都是为了保护儿子。您要杀戚夫人与如意,不就是因为她们当初图谋这汉王之位么?母亲,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儿子已经长大了,如意也不是儿子的威胁。母亲,您不必再强撑着……”
刘盈岂有不心疼母亲的?
在刘盈看来,母亲是不得已,是这么久以来,太习惯了冲在前面,为他和姐姐鲁元消除一切威胁。
吕雉满腔愤怒,遇上这个么善良到发傻的儿子,根本无处发力。
她垂眸望着刘盈,疲惫道:“你当真以为我是在清算旧怨?我还把戚姬与如意看作威胁?”
刘盈不能应,只道:“不管母亲做了什么,都是为了保护儿子。”
“不,”吕雉冷声道:“刘盈你听好了,我要杀戚姬,不是为了清算旧怨,也不是因为她尚能威胁到你。我是为了夺权。站在我这边的,就看我杀了她;敢站出来反对的,就是你爹的遗毒,就是我的敌人——你听明白了吗?”
只有坚定得站在她这一边的,才会是鲁元与刘盈真正忠心的拥护者。
刘盈呆住,跌坐在地。
“本是为了分清底下的人,万万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我的,是我的儿子。”吕雉闭了闭眼睛,有几分掩不住的心灰,叹道:“如此也好——就拿给你通风报信的卢绾开刀……至于你,你好好养病,等想明白了再来见我。”
吕雉派出的人,没能追上在夏侯婴与灌婴保护下的戚瑶与如意。
直到抵达封地,确知了戚瑶与如意都入了咸阳宫、为太子妃收容的消息,吕雉才召见卢绾,骤然发难。
吕雉的两位哥哥与几名侄子,都掌着封地内兵权。
一声令下,卢绾便锒铛入狱,阖家无一幸免。
一时之间,汉王封地,风声鹤唳。
众人只道这场风暴,是因为汉王太后因醋意清算旧账,从戚夫人波及到了仗义挺身的老丞相卢绾,都噤若寒蝉,唯恐引火上身。
而少数能看明白背后真相之人,却都在等待着。
等待着咸阳的动向。
汉王太后已致信皇帝,请将先王姬妾戚氏与王子如意,送归封地。
而来自皇帝陛下的回复,就显得尤为关键。
远在咸阳的皇帝陛下,一觉醒来,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胡亥早上先是接了一封关于匈奴的奏报,汇报说是新阏氏已经平安诞育一子。
胡亥捏着那薄薄一枚竹简,早起时那点睡意彻底消散了。
出了会儿神,胡亥如常搁下奏报,按照早就排好的日程,面见备选的众官员。
第一组进来的五个人里,就有张芽的小叔父张灿。
张灿走在一组之中的第二位,年轻清秀,一表人才。
胡亥望了一眼,心里有些惋惜。
这种备选官员上任之前给皇帝过一遍的流程,一般每组只有不到半盏茶的时间。
皇帝都是群体性得鼓励几句,大略看一看,便放出去了。真正下功夫的时候,是在查看履历、拟定名单的时候。
胡亥道:“你们都是朝廷选出来的栋梁之才,此去是为大秦的大事业而去的,马虎不得……”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话,五个人激动于能得见天颜。
五个人中,唯有张灿是之前就见过皇帝的。
“张灿呐。”皇帝忽然单点了名字。
张灿忙伏地应道:“臣在!”
其余四人也纷纷竖起耳朵。
“光复大秦,张家立了大功。”胡亥盯着张灿的头顶心,淡声道:“你侄子做了太子属官,你又谋了咸阳的木衡都尉,只要你们俩兢兢业业、勤恳清正,不出两代人,张家也能成为大秦的一门显贵,而张氏子孙也能成为我大秦朝政的中流砥柱。”
张灿血往上涌,激动不已。
“可若是做了公职,却只为谋私利,那就算是显贵之家,也是顷刻便倒,更何况是一般人呢?”胡亥淡声道:“朕是个体恤旧情的人——只要你们不做违法之事,朕都能包容。可若是触犯了律条,朕也绝不姑息。”最后一句,森寒迫人。
张灿僵住,颤声道:“臣……岂敢……”
连其余四人也不自觉蜷缩起来。
胡亥咯咯一笑,道:“朕正因为跟你家有旧交,才有这番话——不过是白嘱咐几句,你们不要慌。”他对张灿道:“毕竟,好好的仕途,谁愿意行差踏错,就此毁了一辈子呢?以后遇上事儿了,多想想今日在章台殿朕的这番话。朕也是一番想要保全你们的苦心……去,都去。”
连着见了一个时辰的人,胡亥才歇下来喝口水,就见叔孙通腋窝底下夹着一大团绢布进来。
“陛下,这是小臣汇同七十博士,暂拟的大秦官职爵秩。”叔孙通把那写满自己的绢布铺开在案几上,笑得殷勤,道:“小臣斗胆,请陛下指正。”顿了顿,又笑道:“若是觉得小臣所拟还看得过去,能不能把罚的那半年俸禄给补回来?陛下明鉴,府中添了新丁,花销着实吃不住……”
“拉倒!你堂堂博士仆射还能养不起女儿?”胡亥明白,叔孙通这是通过哭穷来变相证明他的清廉,然而胡亥并不买账,下巴虚点摊开的绢布,只道:“先看看再说……”
近两个月的功夫都耗在里面了,这份暂拟的官职爵秩礼仪,的确详尽,从最顶级的诸侯王和俸禄均为一万石的官员开始,直到最底端的左史,都在其中。
叔孙通忙不迭为皇帝介绍着,“陛下,您看,三公九卿沿用下来,小臣稍改了几个名目;这一块是皇宫里的职位;这是咸阳城中的职位;这是诸侯国内的的职位;这是郡县内的职位……”
胡亥点点头,一伸手,指着三公九卿之上的新增一项,似笑非笑道:“怎么漏说了这处?”
叔孙通笑道:“一项虚职而已……”
“虚职?这太傅一职,源自西周,是周公旦所担任,等同摄政。到了我朝,已废止了这项职位。”胡亥瞅着叔孙通,揶揄道:“你复立太傅一职,是准备让谁来摄朕的政呐?”
叔孙通忙道:“陛下误会了,小臣设‘太傅’,只是个虚职,挂名而已,不掌实权——小臣每常为陛下担忧,偌大的帝国,要如何执掌如一呢?百官良莠不齐,要如何让他们都一心向善、为国为民呢?思来想去,还真给小臣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推选一位受人尊重的长者,做这地位超然的太傅,使百官有学习的榜样。”
胡亥笑道:“朕听明白了——你这太傅是给自己准备着的。”
叔孙通笑道:“小臣哪里算是长者?小臣年轻着呢。”
胡亥慢悠悠喝了口水,润润喉咙,微笑道:“你现在是年轻,等太子继位,你就是曾经的帝师了——做这太傅,岂不是正相宜?”
第201章
“臣绝无此心!”叔孙通掷地有声道:“臣愿意起誓, 此生绝不染指太傅一位!”
他知道此刻绝对不能露出心虚的模样。
胡亥低头喝水。
叔孙通又道:“臣之所以复设太傅一职, 乃是为了诸侯国的缘故。”
“哦?”胡亥终于给了他一点关注。
叔孙通忙道:“陛下,诸侯国内的官职都是照搬的朝廷制度,但是封地内的官员委任全由诸侯王说了算。这次新设太傅一位,诸侯国内也该照搬设置,而太傅地位超然,起的是弘扬教化、清涤人心的作用,这样的太傅,由中央委派, 才最能传达陛下的精神。”
胡亥摸着下巴,淡声道:“有点意思。”
叔孙通悄悄松了口气,笑道:“陛下,小臣可是一心只为朝廷。”
胡亥哼笑一声, 道:“朕不过随口一说,也值得你赌咒起誓的?”又道:“既然你对太傅一职的用处想得如此明白,那么想必也有合适的人选了?”
叔孙通笑道:“要说弘扬教化, 此人必须得是饱学之士;要能让大家服气,又最好是德高望重之人。小臣想来想去, 只想出两个人,可以派往诸侯国做太傅。”
“哪两人?”
“一位,乃是从前的博士仆射周青臣, 因病致休,听说最近已经养好了身体,若一直病休也浪费了人才;另一位, 则是小臣的老师、孔子八世孙孔鲋,那是真正的博通古今、文采绝妙。委派这二人去做诸侯国的太傅,岂不是正相宜?”
博士仆射自先帝之时便是周青臣,直到项羽杀入咸阳,这周青臣受惊过度,卧床不起,于是仆射一职才落到了叔孙通头上。
现在周青臣病好了,便有可能重新与叔孙通争夺这仆射的位置。
况且如今叔孙通所统辖的博士,多是当初他的同僚平级,甚至还有比他级别高的。一旦周青臣回来,哪怕不做仆射,只做个博士,凭他在博士间的人望,也会让叔孙通很难受。
胡亥心里门清,也不点破,只笑道:“周青臣倒也罢了。”
的确是堪用作诸侯国太傅之人。
“你那老师,”胡亥记忆犹新,道:“当初先是跟着陈胜反秦,等陈胜被灭了,他还死活不肯跟着夏临渊等人回来。让你老师去做诸侯国的太傅?”他瞅着叔孙通,道:“这是你要留在咸阳做人质么?一旦那孔鲋再生不臣之心,就把你抓来‘咔擦’一刀!”
叔孙通忙捂住脖子,笑道:“万万不敢,万万不敢!小臣老师已经明悟了,知道只有陛下在位,才能解救天下黔首。小臣老师如今唯有一个心愿,便是弘扬儒学,教授弟子,使得有心向学的年轻人,都能找到老师。”
这番话倒是暗合了胡亥的心事。
如今普及识字率,选拔可用的官吏,实在是重中之重。
而孔鲋想做的事情,正是根基。
“这果真是你老师的想法?”胡亥审视着叔孙通,又道:“讲课之时,可不准夹带私货。”
“不敢不敢!”
“也不知赵高的字帖写得怎么样了……”胡亥自言自语道。
“陛下?”
“朕是说,那孔鲋想做的事情,倒是与朕让赵高去做的事情,不谋而合了。”胡亥道:“这件事且记下,等朕与赵高谈过,再与你老师见一面。”
“喏。”
胡亥大致浏览了叔孙通所拟名目,见整体构架并无大碍,多是根据他此前跟叔孙通所说而来。
“就照着这份草稿细化完整下去。”胡亥给了肯定,又道:“等做完了,先给左右相看过,你们三处改出结果来,再最终给朕来看。”
“喏。”
“好好干。”胡亥拍拍叔孙通肩膀,笑道:“到时候朕给你涨俸禄,好让你为女儿攒嫁妆!”
叔孙通笑道:“君无戏言。”
“那是当然。”
叔孙通退下后,侍从来提醒,“陛下,您今日与楚王殿下相约,要去检阅北营骑兵——楚王殿下已经在等了。”
胡亥摸着那枚写着刘萤诞育下一子的竹简正在出神,闻言自失一笑,道:“是有这么回事儿——走,去。”
北营骑兵校场上,李甲带队,正领着二十人的精锐骑兵在练习骑射。
胡亥到的时候,李甲正与韩信捉对练习。
只见两人都骑在加了马鞍马镫的骏马上,用的是钝头涂了胭脂的木箭,一面夹着马肚疾驰,一面不时立起身来弯弓搭箭。
只听“嗖嗖嗖”三声,李甲三箭连发,发时控箭微抖,要在韩信身上打出三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