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皇后起居注> 皇后起居注 第72节

皇后起居注 第72节

  “万岁爷怎么忘了?臣妾身边还有个机灵人啊。”张清皎抿唇笑了起来,瞥向旁边侍立的李广,“虽然他不是粤东粤西出身的,但寻访这种事大概也难不倒他。而且,论起尽心尽力来,他定然半点也不逊色于那蔡用。”
  李广一个激灵,忙不迭地跪下来叩首:“奴婢愿为万岁爷和皇后娘娘分忧!”
  朱祐樘端详着他,笑道:“你入宫之后,恐怕还没有出过京罢?一去便是三千里之外,还是瑶人僮人那样的土人之地,且不说究竟能否顺利适应,也不知你的机灵劲儿还能发挥出几成来。”
  “三千里算甚么?便是此去万里,奴婢也愿意!”李广忙道。他素来野心勃勃,认为自己缺的便是在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跟前表现的机会。如今,皇后娘娘给他的天赐良机就在眼前,他怎么能不紧紧抓住呢?——这可是寻访孝穆太后的亲眷,是万岁爷心心念念的事!若是差事不但办成了,还办得漂亮,何愁不能再上一层楼?
  “好,好。”朱祐樘点点头,“那你便去罢。”
  趁着皇帝陛下命人拟旨的时候,张清皎将李广唤到跟前,嘱咐道:“若不是我也觉着这件差事十分紧要,便不会想到你了。你与何鼎都是自幼跟在万岁爷身边的,与万岁爷的情分深厚。如今他平日里须得服侍万岁爷,实在是走不开,由你来替万岁爷分忧,万岁爷与我才能真正放心。”
  “娘娘放心,奴婢明白。此事是万岁爷的心愿,奴婢一定不会辜负万岁爷与娘娘的期望,会漂漂亮亮地将此事办好!”李广忙表忠心,“自从奴婢来了娘娘身边,娘娘便十分信任奴婢的能力,将许多事都交给奴婢去办,奴婢一直很感激娘娘的看重!”
  “你是万岁爷身边的老人了,不看重你,我还能看重谁?”张清皎淡淡一笑,“只不过,我还是须得告诫你一句。若是为了让此事漂漂亮亮地办成,从中弄虚作假,或者敷衍了事,日后查出来欺君之罪,我可不会替你说情。万岁爷与我都只想知道真相,而不是虚伪的搪塞。寻不到便是寻不到,没有便是没有。只要一切如实,你这件差事就是办得好,我自有赏赐,明白了么?”
  她虽是带着笑意,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威势却令李广不由得背脊有些发寒。他知道皇后娘娘是在敲打自己,告诫自己绝不许飘飘然自以为是地干出什么错事来,立即满头冷汗地跪地叩首道:“娘娘尽管放心,奴婢绝不会办这种糊涂事!”
  “此外,蔡用那头……毕竟不是用熟了的老人。你若是得空,便也注意着些。万万不能让他随意糊弄,蒙骗万岁爷与我,明白了么?”她家相公是个温和的人,少不得便由她来做那个严厉的人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才能恩威并施,镇住底下这群人。
  “奴婢明白!”
  翌日,朱祐樘便着人宣旨,正式命太监蔡用往广西、太监李广往广东,访取孝穆皇太后的亲属。总镇两广太监韦眷、总督军务巡抚右都御史宋旻、安远侯柳景并分别镇守广东广西的太监以及平乐府和肇庆府当地的官员,都须得协同两人寻访。
  在圣旨中,他还细致地指导了众臣该用何等做法行事:如,让两县的耆老村民到官府来,仔细询问等等。如果孝穆皇太后宗支有亲眷尚存,便立刻让他们阖家老小乘船来京城,沿途官员稍作照应。此事事关重大,不许纵容下人徇私,让异姓外族军民人等冒名顶替,也不许以此为由惊扰百姓,应当尽量慎之又慎等等。
  然而,便是已经说得如此清楚明白,他也没有想到,底下人居然还会阳奉阴违——此时此刻的皇帝陛下已经暂时将这件事放下来,在处理政务以及与皇后温馨生活之余,才会偶尔想起此事的进程。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历史上只派了这个没用的蔡用╮(╯▽╰)╭
  第146章 不算干政
  转眼便到了闰正月末, 眼见着即将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
  这段时日内原本也并没有甚么要事发生, 不过是朱祐樘换了一位尚书而已——原吏部尚书李裕不像刘吉刘首辅那样脸皮厚,实在是受不了言官们隔三差五地弹劾,便主动上疏请求致仕。朱祐樘见这位老人家已经被言官折磨得神色憔悴,遂不再强留他, 放他回乡了。
  六部之中最为紧要的吏部尚书从缺,自然该立即选拔人充任。遍观曾经在先帝时被贬或者被诬陷而致仕的能臣, 朱祐樘其实有很多选择。
  一为曾任吏部尚书二十余年的尹旻, 他一向能干, 却养了个不够省心的儿子。当年被李孜省、尹直、彭华乃至于万安等人一起构陷, 不得不自罪致仕, 至今仍闲在家里。选他的好处,自然是他是甄别人才的能臣,且有丰富的经验。可他虽被构陷, 教子不严却是事实,在部分言官看来也足够弹劾再弹劾了。
  一为被先帝“强制”致仕的直臣王恕。王恕虽没有担任过吏部尚书,却曾经是南京兵部尚书,且一向敢于直言。无论是传奉官之事,还是当年李孜省等人弄权等事,他都频繁上疏毫不讳言。结果先帝受不了他的频繁上疏与谏言, 强迫他退休致仕了。在朝野之中,他名声最佳,而且也是位难得的良臣。最近, 起用他的呼声也很高。
  仔细思索之后,朱祐樘选择了年纪稍长的王恕,决定先用他,再以合适的时机起用尹旻。毕竟,这位王恕老先生已经七十有余了,再不用他恐怕日后就没有机会了。尹旻不过是六十余岁,还能再等一两年。
  却没想到,选了王恕,倒是惹出了一通事来。原因无他,因为朝堂内外弹劾刘吉的言官,必定会举荐王恕入阁替代他,于是刘吉刘首辅因此恨上了新任吏部尚书。恨上了,那便意味着他绝不会坐视王恕安安生生、勤勤恳恳地履行吏部尚书的职责。
  就在这时候,有言官上疏,言辞激烈地弹劾三十多位官员,认为应该将他们降职的降职,免职的免职。按照常理,能受到弹劾的人,必定都是有名望的官员或者位高权重的官员。这里头的官员便有许多如同萧敬一般,明明能力出众官声也不错,却因些许小事被言官视为污点严重,必须严惩。
  朱祐樘命吏部查明情况,再着内阁对这封弹劾奏疏做出合适的批复。谁知道,刘吉居然无视了吏部的存在,直接就在奏疏上做了票拟,按照他的固有印象洋洋洒洒地写了不少。王恕得知后,觉得自己这个吏部尚书被无缘无故架空了,立即上疏求致仕。
  朱祐樘自然不会答应,知道是刘吉刘首辅从中作梗,他便直接将他唤到乾清宫,把奏疏给他,再一次重申:“先让吏部查明情况,内阁再议!”
  刘吉当时也是一时鬼使神差,此时面对皇帝陛下隐忍的怒意,心里也有些淡淡的敬畏,于是颔首道:“都是老臣一时糊涂。原以为这些事老臣都知道,便无须经过吏部了,想不到倒教王尚书误会了。”
  “不是他误会,而是这是朕的旨意。若是你当时有异议,便可提出,而非事后不遵旨办事。”朱祐樘道,注视着这位已经在成化朝习惯于党争的内阁首辅。他想不到,此人的性情竟是如此偏狭,居然会因言官的奏折迁怒他人。尽管他眼下看着像能臣,但也许怎么也控制不住骨子里的邪性。若是一直留他在朝堂里,指不定依然会扰乱朝堂的风气。
  “微臣知错,望陛下恕罪!”刘吉立刻跪下来叩首,干脆利落地认罪。看起来他的表情还很是诚恳,满脸都是惭愧,很是真情实意:“微臣不该因他人的弹劾便迁怒于王尚书,只是最近言官弹劾得太多,微臣心里实在难熬……”
  “……”朱祐樘默默地望着他——刘首辅最近多了一个雅号“刘棉花”,其意便是“不怕弹”。看看李裕,被弹劾得受不住,便主动求去了。可弹劾刘首辅的奏折足足有李裕的两三倍之多,他却始终厚着脸皮待在内阁里做他的首辅,不求去也不认罪。这样的好心态,竟然也会因弹劾而情绪失常么?他其实并不太相信。
  “微臣已经知错,日后绝不敢再犯!望陛下能饶恕微臣这回的过错,微臣私底下也定然会去向王尚书致歉。”鉴于万安与尹直的先例,刘吉绝不吝啬于表现自己的演技,尽量将自己的形象塑造为皇帝陛下最欣赏的模样。内阁里就有两位模范,总之若是偶尔露了馅,便照着他们来演准没错。
  “这一回便作罢,希望再也没有下一回了。”朱祐樘道,算是暂时绕过了他。徐溥刚入阁半年,刘健入阁不到一个月,此时就将刘吉赶走,以徐溥为首辅,未免有些经验不足。也罢,再等半年,以观后效。
  虽然皇帝陛下没有处理刘吉,却还是将此事的始末说给了皇后娘娘知晓,末了叹道:“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般行事不计后果?他以为,只要能寻得借口,我就会真的相信无疑么?”
  张清皎禁不住笑出声来:“怕不是刘首辅以为万岁爷性情宽容,就算是知道他寻的是借口,也不会揭穿他?他的想法确实没有错,万岁爷到底也没有揭穿他,只是让他遵旨行事而已。”堂堂内阁首辅,怎么说也应该是国朝最顶尖的聪明人之一,怎么还能做出这种掩耳盗铃的事呢?这种找借口的水平,拙劣得几乎和十来岁的孩子差不离了。
  “他年纪也大了,我不过是想着给他留些颜面而已。”朱祐樘道,“朝廷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这才过了两三个月,我不想再驱逐一位首辅了。再者,不及半年时间,前朝阁老都被赶走,于我的名声也不利。”
  凡事都须得考虑名声,就算他是皇帝也不例外,尤其不能让不孝的罪名盖在身上。短短几个月就将先帝的大臣都驱赶干净,难免会让人多想。因此,暂时留住刘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少,周太皇太后便不会觉得反感。
  “臣妾不懂这些,只知道,万事都须得辨明利害关系。”张清皎笑盈盈道,“若是于自己而言,此事的利远远胜过害,那便需要立即下定决心;若是利害相当,那便不妨再等一等,徐徐图之。”
  朱祐樘沉思片刻,笑道:“你一直说自己不懂,但说出来的道理却往往正好切中了利害。这倒教我有些怀疑,你到底是真不懂,还是佯装不懂了。”
  “臣妾确实不懂朝政,自幼便不曾接触过这些。”张清皎依偎在他怀里,轻声道,“但外朝与内廷的事,多有相通之处。尽管万岁爷用的是朝臣,是阁老,而臣妾用的是女官,是内官,但用人之道却是极为相似的。以及,经济庶务等等,也有许多相像之点。不过,臣妾自己也没有将宫里的事情理清楚。若是万岁爷想听臣妾说更多的大道理,却是没有了。”
  “说得是,好,那我便不追问了。你甚么时候有了领悟,便再告诉我就是了。”
  “万岁爷,这样不算是……后宫干政罢?臣妾现在脑海里都是太/祖/高皇帝的教诲,都是仁孝皇后的《内训》……就怕若是万一说错了话,该怎么是好?”
  朱祐樘垂下眸,望着怀里一派娇娇俏俏模样的小女人,勾起唇:“当然不算。”以他家皇后的胆量,恐怕现在不是怕“说错了话”,而是怕他生出什么误解罢。若是她相信他永远都不会误解她,大约日后是什么话都能说出口的。
  而他,正在等着这一天来临。
  ************
  按照礼部的安排,二月十三日,朱祐樘须得行亲耕礼,以示朝廷无比重视农耕。如果遵循周礼,皇后也该同时举行亲蚕礼,以示皇家也以男耕女织为模范。但因国朝没有任何先例,所以礼部并没有呈上相应的仪注。
  朱祐樘仔细想了想,给礼部批复,立即准备亲蚕礼的仪注,才能显示出朝廷对农桑之事的重视。而且,国朝不曾举办亲蚕礼,乃是因多种缘故所致,并非此礼不重要。可参考周礼与各朝礼仪,专门制定仪注。
  礼部自然赶紧去忙碌了,这可不仅仅是制定仪注的事。如果确定举行亲蚕礼,那该在何处举行,又该准备些什么?若是眼下不尽快预备起来,到得亲蚕礼的正日子,照样没有办法按照仪注来举办。
  张清皎听说此事后,颇有些惊讶:“万岁爷怎么突然想到亲蚕礼?臣妾记得,国朝的礼仪里面,便没有亲蚕礼这一项罢。沈尚仪,我可有记错?”
  “回禀皇后娘娘,确实没有。”沈尚仪回道,“国朝以来,从未举办过亲蚕礼。”
  “既然我去亲耕,你自然应该去亲蚕。民间不都说男耕女织么?哪有做相公的去耕田,做娘子的却不缫丝织布的道理?”朱祐樘挑眉而笑,“我见到亲耕礼的仪注时,便想着——若是我与你投生在民间,寻常夫妇不正该如此生活么?”
  “……好罢……”张清皎想了想,又觉得有些好奇起来,“万岁爷,臣妾还从来没有见过活生生的蚕呢?是不是真的须得采摘桑叶喂蚕?是不是能见到它们结茧?”
  “到时候你便知道了。”朱祐樘回道。
  作者有话要说:  抓完虫啦
  ……这两天拖延症又犯了
  好想好好休息_(:3∠)_
  第147章 意外发生
  到得亲耕那一日, 朱祐樘准时前往京城南郊的先农坛, 而张清皎则乘着舆车去往京城北郊的亲蚕坛。两人几乎是同时离开皇宫, 一南一北,愈行愈远。但只要想到“男耕女织”的意涵,他们心底便都不由得浮起微微的暖意。
  且说朱祐樘到得先农坛后,便换了祭服给先农之神献上祭品, 而后来到旁边的祭田里,象征性地扶着犁推了三次。之后, 由户部尚书进献种子, 他拿起一些, 细细地撒入土中。紧接着, 便是从民间召集而来的擅长农事的耆老们盖上一层土, 浇了适量的水。
  皇帝陛下既然已经做了示范,接下来便该文武群臣齐齐下地耕田了。无论是养尊处优多年的勋贵与皇亲国戚,还是豪勇的武将;无论是位高权重的阁老, 还是手握实权的六部尚书等等,都陆续下地,行五推九推之礼。直到整块祭田都已经耕作完,众人才停歇下来。
  朱祐樘给三十位耆老每人赏赐了一匹布,又将其中看起来胆量较大的留下来,问了几句农事。但术业有专攻, 便是问清楚了去年的收成,他也暂时无法估量这究竟是丰收还是歉收。深感自己不解农事的皇帝陛下暗暗下定决心,回宫以后一定要找来农书仔细瞧瞧, 还得召见户部尚书好好询问一番。
  亲耕礼的最后一项便是设宴,期间教坊司应该进献雅乐。谁知道,教坊司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将先帝的兴趣爱好当成了惯例,竟然进献了一场杂剧。虽说杂剧的内容也与农耕有关,但那些俚词俗语与庄重的宴会场合实在是太违和了,简直就像是将祭祀礼变成了一场闹剧。
  朱祐樘怔了怔,正要让他们退下,督察院左副都御史马文升立即起身谏言道:“陛下应该知道农事艰难,在这种场合观看杂戏是为何意?!”
  “……”朱祐樘知道这位老先生的性情就是如此直率激烈,也不提这件事他事先并不知情,只是依旧让太监传旨,撤掉教坊司今日进献的所有节目。当然,负责教坊司的官员也该得到应有的惩处。
  与亲耕礼相比,亲蚕礼倒是很顺利,顺利得令张清皎都觉得好端端的亲蚕活动让礼仪折腾得反而没了任何趣味。按照沈尚仪的解释,亲蚕礼无非是祭祀、采桑、喂蚕、宴会四个环节。但最有趣的环节“喂蚕”,反而不需要皇后娘娘的参与,而是交给命妇来完成。
  于是,张清皎只能采三根桑条,然后坐在旁边看命妇们分别采五根桑条、九根桑条等等。采完桑后,肖尚宫让人将桑叶稍作清理,交给蚕室里的农妇。农妇便熟稔地切碎桑叶,交给一位命妇,由此人代替皇后来喂蚕。
  从始至终连蚕室都没有能够进去的张清皎一度怀疑——是不是周朝的时候,有一位王后格外受不了蚕的样子,为了迁就她的恐惧,亲蚕礼才改成了如今的模样?但她没有蚕恐惧症啊,她想看看活生生的蚕啊,能不能满足她的好奇心呢?
  很遗憾,在一群陌生的命妇面前,皇后娘娘的一举一动都应格外符合礼仪,不能做出任何失礼或者逾矩的行为。所以,尽管内心中充满了失落,皇后娘娘依旧典雅雍容,微微含笑环视众人。直至亲蚕礼结束,坐回了舆车里,她才轻轻地叹了口气。
  因先农坛与亲蚕坛都离得远,直到日暮时分,帝后二人才回到宫里。他们对于今天都不满意,各自沐浴更衣后,便倚坐在软榻上说起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个说:“教坊司真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在这样的场合进献杂剧!我从未喜欢过杂剧,平日里也不看,他们究竟是从哪里得来的暗示,觉得献上一场杂剧便必定会博得我的欢心?以为这是父皇时期的宫中宴饮么?!”
  “万岁爷息怒。许是父皇在的时候,甚少举办亲耕礼,所以他们才不知道这种场合究竟该进献甚么。当然,主官的疏忽必须追责,再换一位真正知礼的官员负责教坊司就是了。否则,若是下回还出这样的错漏,言官还真以为万岁爷喜欢这些呢。”
  “我已经着人仔细查了。不仅是教坊司的主官,便是礼部尚书、礼部侍郎也须得明日来乾清宫解释清楚。若非如此,不足以说明我对此事的重视。不过,就算是他们的过错,言官给我进谏的奏折大概也已经雪片似的飞进宫来了。”
  “万岁爷问心无愧,理那些无凭无据的谏言作甚?倒是礼部尚书与礼部侍郎,不仅应该向万岁爷解释,还须得在朝会上当着大家的面好好解释。否则,那些不明真相的官员还是会误解万岁爷,以为这是出自万岁爷的授意。”
  那个说:“臣妾以为真能采桑喂蚕,想不到采桑只让采三根枝条,喂蚕也从头到尾都没有臣妾的事。蚕室明明近在眼前,臣妾却不能进去瞧瞧……万岁爷有所不知,当时臣妾真觉得委屈极了。”
  “那明年便让礼部改仪注,让你去蚕室里喂蚕。不过,蚕是虫子,你确定不会觉得惧怕?不如咱们先在西苑里建一座蚕室,种上桑叶,你隔三差五地去瞧一瞧?若是真不觉得畏惧,明年便让礼部改了亲蚕礼。”
  “如果西苑里有了蚕室,亲蚕礼便不必改了。臣妾只是想偶尔体验体验采桑养蚕、缫丝织布的生活。若只是象征性地摘几枝桑条,哪里知道民间养蚕的艰辛呢?再者,养蚕缫丝也很奇妙,臣妾想亲眼看一看,亲手试一试。”
  “好罢,若是你有空闲,便可尝试。如此说来,我也该在西苑开耕田——”
  “万岁爷日理万机,不像臣妾这样悠闲,哪里有功夫耕田呢?”
  一番诉说后,小夫妻俩心底哪还有什么郁怒与不满?再激烈的情绪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彼此眼中唯有对方笑容晏晏的模样。朱祐樘打量着笑靥如花的自家皇后,轻轻勾起唇:“那日后我陪你去看蚕?”
  “好呀。”张清皎应道,“指不定臣妾哪天有了兴致,便让人在坤宁宫后头悄悄围个小苗圃。像当初在清宁宫一样,咱们一起种些花?”那时候他们虽然看好了建苗圃的地方,却因先帝忽然将曾女官派过来,到底没有成事。若是能在坤宁宫后头建起苗圃,也算是弥补当初的遗憾了。
  “此事倒是可行。”朱祐樘颔首道,两人遂相视一笑。
  ************
  本以为,短时期内,宫廷生活都会这样平淡而又温馨地持续下去。却没想到,不过寥寥数日后,一封奏折便打破了看似平和的宁静。它犹如一颗巨石砸进了湖中,不仅溅起巨大的水花,还带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事情的缘起在于御马监左少监郭镛。也不知这位是不是想借此奏折来讨朱祐樘的欢心,竟然奏请在民间采选良家子,到宫中或者诸王馆读书习礼。等皇帝陛下除服的时候,从中选择册封两位妃子,延续皇嗣。这话就差点没有直说:眼下后宫空虚,皇帝陛下膝下无嗣,需要采选美女充实后宫,为皇帝陛下延续子嗣了。
  朱祐樘接到奏折后,本能地皱了皱眉。只要想到后宫的人一旦多起来,便会各种勾心斗角,还会有人离间他与皇后之间的感情,他便对这封奏折没有什么好感。但他执起笔来,却并没有直接封驳。
  原因无他,奏折经过了内阁的票拟、经过了司礼监,内容早就已经传开了,指不定群臣现在正议论着。若是他直接拒绝,某些反应奇快且已经习惯于唱反调的言官必定会跳出来,不管不顾地拿广衍子嗣来给他施压。若仅仅只是前朝闹起来倒还好,就怕前朝的事闹到了后宫,祖母出面一锤定音。
  不过,皇帝陛下不知道的是,某些时候,后宫的消息比他想象中要灵敏许多。尤其上折子的人是一位内官,必定不会甘心此事无法成功。在宫里经营多年,谁没有几个人脉,将消息适时地传到太皇太后的仁寿宫里呢?
  前脚郭镛的奏折或许刚到乾清宫,内阁与诸臣还在私底下议论呢,后脚周太皇太后就让人将皇后从坤宁宫里唤了过来。张清皎有些意外,她怎么会在非请安的时辰特地传唤她,却不料,刚到仁寿宫,便听太皇太后道:“已经有人给皇帝上了折子,让他广选良家子封妃,充实后宫。”
  “……”这一刻,张清皎觉得自己无比平静。
  就像是她早已预料到迟早有这一日,如今终于等到了,心里并没有愤怒与失望,而是诡异的冷静和理智,甚至连反应都很克制。是啊,在周太皇太后之前百般暗示的时候,她就已经很清楚了,这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在她的“预示梦”没有成真的时候,她更从她脸上看到了毫不掩饰的失望,觉得她或许什么时候直接给皇帝身边塞人也不稀奇。
  不是因为朱祐樘厌弃了她,或者想尝尝新鲜,只是因为后宫空虚不符合皇帝的身份,便有人迫不及待地出来表忠心。这样的情况以及周太皇太后的反应都在她的预料之中,但是她内心深处的诡异冷静,或者说掩盖在冷静之下的深深失落却并不是因她而来,而是在于朱祐樘——他并未直言拒绝,也从来没有明确地表态他不需要其他人。
  呵,如果这便是帝皇的宠爱,那她并不稀罕。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皇后没有亲蚕,陛下亲耕确实发生了这种囧事,当时应该很无语了~
  我觉得工作吐槽也挺能促进感情哒
  然后呢,郭镛上折子奏请是真哒,陛下的反应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