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处处骅骝
当汤隆笑呵呵的伸出左手,全部张开推到众人面前时,船舱里瞬间就静的连根针掉下来都能听清。
“嘶!怎...”
李俊皱眉在一旁看着,当见到汤隆手指全张开后,忍不住懵了神,眼睛失去对焦茫然的看着那个手掌。
五,五万斤?
他咽下一口唾沫,嘴巴顿时变得干涩无比,五万斤火药!这可不是别的东西,五万斤火药如果全点燃,能活生生的把这些船都炸沉,还能有剩余再放个烟花。
如果用在济州城上...
李俊不敢想,那场面,太美了。
两人的表情都被汤隆看在眼里,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将种彦谋的财力和实力给他们展示一下,让两人死心塌地的跟着种彦谋干,这也是汤隆的目的之一。
他慢慢将手收拢起来,提起衣摆坐了下来,端起面前的一盏茶,抿了一口。
“从海州出发之时,共计有船二十四艘,每只船上都放满了火药,每桶一百二十斤重,共计五百一十二桶,怎么样?够用了吧?”
汤隆脸上笑嘻嘻的,话也说的圆满,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种彦谋这次可谓是出了大血,为了凑够这五万斤火药,整个火药作坊加班加点,而且还将之前积存的粉末火药全都改成了颗粒火药,又从徽宗那里讨来了禁军中军器监的火药才凑足数。
“这,如此之多的火药是不是太多了,用在这小小的耽罗身上着实有些大材小用。”
王海东缓过神来,脑海中飞快计算,这一斤火药价值至少是几十文钱,根据所在地区的物价和产出会有不少的波动,这五万斤火药换算下来,就是三四千多贯,看起来是小钱,其实根本不小。
在这时候,西军前线死亡率最高的士兵每月才十贯左右的钱,平常百姓一年也不过花费三四贯钱,这些东西的价值足以支撑起三四百西军精兵一个月的饷银。
最主要的是,这东西有价无市,除种彦谋之外,没人有这种新式火药的配方,用三四千贯的火药来看一场烟花秀,就算是花钱向来大手大脚的李俊和王海东也觉得有些奢侈了。
而且这还是旧式火药的价钱,按照新式火药威力烟雾等各方面都比旧式火药强来看,价钱至少翻个翻,再加上新式火药目前被种彦谋垄断,可以说最少值一万贯!
他们抢一把海州地主,这还是在种彦谋的掩护下大肆掠夺才抢了五万贯左右,一场仗还没打,这三四千贯的火药就花出去了。
汤隆笑笑:“何来大材小用一说?衙内向来不做亏本的生意,这耽罗郡你们以为如何?”
他朝两人问道,李俊和王海东对视一眼,有些讪笑着摇头。
“耽罗地方偏僻,人丁稀少,而且没有优良港口,可谓鸡肋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二人也觉得衙内出兵耽罗实在得不偿失,现在还用这么奢靡的火药...”
王海东不知是真的为种彦谋着想,还是觉得捞不到什么油水才出此言。
他之前就听说耽罗没什么东西可抢,东海的海盗基本都知道那里除了咸鱼外没什么入得了眼的东西了。
王海东虽然早有耳闻,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再怎么也是一郡之地,穷也不会穷到那种地方,这两天靠到了耽罗沿海,有时能看到渔村之类的,他这才明了,耽罗,是真的穷!
对于他们两个的顾虑汤隆只是摆摆手一笑,与耿南仲林冲对视一眼,回过头来解释着:“耽罗之地,水草丰美,气候温暖,最是适合养马,我大宋最缺什么不用多说了吧?”
“咕噜!”
养马?
李俊心头一震,久为海盗的他只看到了耽罗的穷困,并不清楚耽罗的地形正是适合放牧的草场,对于马儿来说这里就是天堂,而大宋为何发展火器,弓弩,又为何陈兵百万于天下?
这不都是燕云十六州被辽人占着闹得嘛!如果据有燕云十六州,百万禁军便可以解散大半,大宋也能腾出手来收拾西北的西夏,重新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三冗之一的冗兵也能得到大幅度缓解,这一波下来,不说中兴大宋,至少也能再续命个几十上百年。
而想要攻下燕云十六州,在华北平原上与马背上的辽人作战,仅仅依靠步兵是根本不可能的,至少在火器大规模应用之前。
辽人手上有马,跑得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就算打了败仗宋军也没法追击,伤不到辽人的元气。
而耽罗郡,赫然便是一个养马的好地方!
这不是种彦谋信口开河,在元朝时候,出身草原的蒙古人就看上了这个宝地,在上面大肆放养马匹,同时还作为进攻日本的桥头堡。
当时元朝进攻日本的部队当中,所用的马匹,十之八九都是出自耽罗。
李俊恍然,他也想起了许久之前曾经过耽罗东部前往倭国交易,那时有幸见到了耽罗东部的地形地貌,确实是一个绝好的牧场。
如此,也就能解释种彦谋对耽罗念念不忘的原因了。
“夺了此地,从西域,阿拉伯引来那高头大马,过上十余年,我大宋也能有一支精锐骑兵了,而且能源源不断的给前线提供战马,不说收复燕云,就是北上直捣黄龙府也指日可待!”
林冲脸上笑意浓郁,一锤桌子,喊道。
在他身旁,耿南仲捋着胡子,满意的笑了笑,对于这耽罗他也是知道一些的,自古耽罗就是出产良马之地,所谓“处处骅骝”也。
然而此地因为距离大宋隔海相望,并且早在五代时期就臣服于高丽,大宋为了联合高丽一起对付辽朝,也不能对这里起什么心思。
如今虽然是用海盗的名义占下来的,但时间长了,终究还是会被对方发现倪端,可辽人已经是日暮西山,不再能成为大宋的大敌,那自然,高丽这个盟友也就失去了作用,耽罗郡拿了也就拿了。
有时候,耿南仲不得不佩服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种彦谋的规划和谋略和朝中大臣相比还略有雏嫩,但是在同龄人之间绝对是一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