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都市言情>勾古弦> 第六章 【密窟再现】

第六章 【密窟再现】

  同一日晚上,安徽省黄山
  与黄山市领导们的饭局散了,叶向东三个人回到黄山市火车站前仙人洞路的酒店。
  叶向东颇满意胡平的安排,酒店不舖张,装潢不讲究豪华,却古色古香,有花有画。进了房间,家具仿古典雅,虽明亮,却大都使用间接照明,让人非常舒适,没有一点儿压迫感。
  叶向东用手掌揉着眼睛,一天的风尘全写在脸上。但还是交待李超凡先梳洗一下,待会儿大家在前厅聊一聊。
  半小时后,等叶向东回到前厅,李超凡也已清洗乾净,大家精神都来了。只见胡平已经打开笔记本电脑,恭候着两位前辈。
  「好!我们先来扫个盲!」叶向东向胡平轻点了一下头,「把你怎么发现29号窟那些小石室的经过,还有那些石室之间通道防护的详细情形,跟我们说一遍。记得,今天你怎么说,五天后的会议上,你就怎么说。」
  于是,胡平把今年春天奉「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指派,前来黄山市「花山谜窟」从事三个月的研考,不经意的在29号洞窟深处,发现有处石室的壁面崩裂,裂缝中洒落了些砂石,所以就发现了第六石室中还藏着其他小石室的过程简单地说了一遍。
  「说得再细一点,就是你看到石壁崩裂的那段。」叶向东提醒着重点。
  「三月二十九日那天,我领着小组成员赵彦斌、张左龄依照原订进度探勘29号窟。29号窟原本就不大,里面只有十一个大小石室,原来以为当天就可以完成。可是,从进窟洞口的外小内大,而且先向上仰角17度爬高十五米,再向下逐段延伸的设计,让我们觉得29号窟有名堂。」胡平靠向椅背回想着。
  「所以,出于直观,我们探勘的时候就特别仔细。一个石室、一个石室慢慢地瞧、慢慢地拍照、做纪录。到了第六个石室,又是进口狭窄,里面反而高大宽敞,让我们对这石室就觉得特殊…。」胡平点出第一次进入石室,在进口拍的照片,以及进入石室后的几张照片给两位前辈看。
  「咦!墙面好像满平整的?你们是怎么发现小石室走道口的?」李超凡指着屏幕上的照片提问。
  「这几张照片看不出来。走道口就在石室进口对面那堵墙左方折进去的那面折墙上。当时打光的张左龄站在我的左手边,我是站在他的右侧照像,这角度是照不到走道口的。进了第六石室门口,必须往左走十几步才看得到。」胡平边点着照片和石室平面手绘图,边指手划脚地补充说明。
  (图一)
  「后来是我们一直走到第六石室最里面,想拍个面向石室门口的角度,才看到那堵折墙左下角有小块崩落,崩落处形成一个约莫三十五厘米高、十八厘米底的三角形小洞。引起我注意的原因,是有些沙石掉了出来,虽然地上有千百年来的风化迂泥,可漏出来的沙石与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应该是新近的崩塌。」胡平又点出两张照片。
  「我们用电筒,朝石块崩落后的洞里一照,里面还有更多的沙子跟石块,根本不是原本的岩石,我们就觉得这堵折墙后面大有文章。」
  「轻敲折墙的时候,里面有回音,又看到有些石屑从折墙的四週崩洒下来,约莫现出一堵高两米一、宽一米四的门面出来。」
  「当时,我们立马停止探勘,加强了折墙的一些照片,……老师看,就是这三张……。然后,我们把漏出来的沙石想办法塞了回去,再把折墙左下角崩下来的石块挡了回去,反正就是尽量恢復原状,不让其他的人也发现这墙后面有名堂。」
  胡平想了想,又说,「第二天,我们还故意再探勘了其他的洞窟,才回到省文物局,赶忙报告此事。之后的事,都在报告里了。」
  「就这么简单?你还是把之后的事再说一遍,开会的候时,委员们可能会对你们任何一个发掘的过程提出疑问。超凡,等会儿有紧要的地方,你还是帮忙提点一下唄!」
  于是,胡平又从获得省文物局成立考古项目,加派人手,组织了个十一人考古队说起。
  正式立项后,考古队为了掩人耳目,平常分成两、三组人马,胡平带着张左龄和赵彦斌专门负责29号窟,其他人就到其他洞窟继续探勘,必要的话才多留些人手在29号窟帮忙。这样才能让原本就来来往往的景区工作人员与游客,以为他们只是在作整个石窟群的探勘研究工作。
  发掘这29号窟,让胡平他们可吃足了苦头。为了保密、不声张,除了黄山市文物单位之外,根本不敢就近请求支援,基本上就十一个人闷着头轮流干。
  在剥除第六石室折墙走道口四周原本用来偽装与黏合的物质之后,放倒了石门,逐步清除石块、砂子和木炭,发现走道门后有一个高两米五、四米半见方,约二十平方米的小石室,就定名「第一小室」。
  再来,在「第一小室」左墙,也就是东面墙凿开了个高、宽都二米四,向下俯角二十二度的第一段走道。走道中仍然塞满了石块、砂子和木炭,只不过石块越来越大,三、五个大男人得借助省力滑轮,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石块搬上来,有些石块硬是超过两百公斤,搞得大伙儿叫爹喊娘,遍体鳞伤。
  在向下十八米后,又发现了个跟「第一小室」差不多大小的「第二小室」。在「第二小室」的南面墙上也凿了高、宽都二米四,向下俯角二十四度,长约十六米的第二段走道。
  但是,第二段走道中,除了沙子、大小石块与木炭之外,还夹杂了弓箭的箭鏃。幸好是赵彦斌心细,先看到金属光泽,提醒大家,才没让大家受伤。
  可这箭簇,让有经验的考古专家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这后面绝对有戏,而且是大戏;忧呢?让人背上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第一段走道的砂子、石块是阻挡没被允许的人进入,增加入侵的难度;木炭则是保持走道的乾燥,也可让沙子、碎石保持滑动,让入侵者耗时费力地非得把全部的阻碍物清出走道,否则一有不慎,未清出去的大石块可能因而滑落而伤人性命。
  可是,第二段走道出现的箭鏃,就是明确地警告,这洞窟是官家所打造的,如果入侵者还执意要进入的话,就要想想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项上的人头插得稳不稳了。
  此外,埋在沙石中的箭簇,让挖掘的人一不留神就会受伤,自然更增加挖掘的难度,也拖延了挖掘的速度。高难度与速度慢,可都是那些倒斗傢伙的大忌。
  再深一层思考,官家如此刻意阻挡,极可能后面还设置了要命的机关,想侵入的人也要好生想想,里面就算有天大的宝藏,自己有没有这个命来盗取享受?
  有了这么危险的认知后,胡平加了人手,要求大家在第二段走道挖掘时,腰上一定要绑上安全带。在「第二小室」设置的后援人员,除了注意通风、拍照、记录、转运沙石阻碍物之外,还设置了专人看守,只要第二段走道内有个风吹草动,后援人员不囉嗦,立马把人从走道里提溜出来。
  好在,小心行得万年船,虽然大伙行动受到影响,进度也慢了下来,可到底还是把第二段走道清理了个乾净。
  第二段走道尽头自然又出现了个「第三小室」,比前二小室来得大,内部空间高约二米八、长约十米三、宽约八米的长方体,面积约莫八十三平米。但是考古队清理阻绝物的时候,发现墙面相对平整,似乎特别修整过。更重要的是,清理堆积的阻绝物时,墙上却逐渐现出了浮雕,队员们兴奋地又叫又跳,知道终于到达重点地带了。否则,若还再来个第八小室、第十小室的没完没了,那不累渗人了?
  「第三小室」的西墙上雕琢了四种神物,若把墙分成上、下两半,在上半部雕了一隻「螭龙」浮雕,下半部则自右至左,分别雕琢了「简化凤纹」、「二条缠尾小龙」、「饕餮纹」三组浮雕。
  (图二)
  西墙上半部的「螭龙」宽约一米五、高约七十五厘米,四足立地、向左呈站姿;头生二角,立耳闭嘴,鼻孔圆张,菱形眼,眼珠圆凸,头略扭向正面;尾巴向下、尾端上捲,全身无纹饰。
  下半部右侧的「简式凤纹」浮雕宽约约一米一、高约一米二,全身自头至尾似中国字的「乙」字;头亦向左,嘴张开似在鸣叫,嘴喙向下勾卷,顶有向后上卷的长羽冠;肩头雕琢一涡卷纹,并伸出左爪向下按压;胸前、腹下与尾端都雕琢二道卷曲的羽纹。
  中间的二条小龙宽约一米一、高约一米三;头向下,但吻部略抬起,好像想抬起头来,眼睛、面颊都以减地手法略低于鼻樑,使鼻樑硬挺突出,鼻头、鼻樑至额头则为同一高度,似乎与二千年前的古希腊人物雕像使用同一手法;两隻小龙的身体自颈部开始,分别向左、向右的外侧弯曲,再向上延伸,尾部交缠后向外侧弯曲勾卷;二小龙背脊自头后琢有两条阴线贯穿全身,背脊线两侧则琢有层层叠叠呈半圆形的鳞纹。
  左侧的「饕餮」浮雕宽约一米二、高约八十厘米;头顶呈变形荷花瓣纹,纹侧左右长出尖端向上勾卷的角,角上琢有绞绳纹,眉纹粗獷地横在眼上,眼睛呈平行四边形,眼睛浮凸,中间一圈阴纹为眼珠;鼻樑宽阔;上唇露出一对獠牙,如同商代、西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显得威猛兇狠。
  另外,在南面墙上也雕琢了一组「凤」的浮雕,宽约一米一、高约一米七;整体纹饰好像是一隻凤鸟攀附在南墙上,但凤头向后转、略向左侧20度呈正面表现,头型如瓜子仁,尖处即为凤嘴,眼略呈枣形,头顶似有羽冠;凤的身体均为背面,翅膀略张,分别舖排着上下两层、各五枝的长羽纹,上层长羽向内撇,下层的长羽纹末端向外卷曲;尾翼亦以末端卷曲的长羽纹左右各三枝来表现;其他身躯和颈部,都是用像鱼鳞纹一样的半圆形短羽纹来表现。充份地展现战国后期到西汉初期器物上的纹饰特色,那种灵动、高超的视觉张力处理手法。
  (图三)
  胡平说:「这两面墙上的浮雕,琢磨得非常精緻光滑,从这几个浮雕的纹饰上看来,应该是战国后期或西汉初期的纹饰。如果以地望和浮雕的纹饰风格来判断,这个洞窟是战国后期楚国王室所营造的可能性最大。」
  叶向东问李超凡道:「超凡,你怎么看?」
  李超凡看着浮雕的照片,嘟着嘴,缓缓地点着头,也初步同意胡平这个说法。
  胡平接着说:「更重要的是东面墙。」
  在东墙的左边墙面上,用战国时期楚国惯用的「圆笔纵势篆体」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凿刻了两行六个字,经安徽省文物局其他的专家审定,第一行是「復山资」,第二行为「敬保用」。
  (图四)
  而东墙的右侧,开了个高、宽均约二米一,深约五米七的第三段走道,只不过这次走道是平的,而且尽头堵了个石板门,也不确定门有多厚,敲击回音只觉得非常厚实。
  在距离石门约半米处的走道墙上,左右各有一个十三厘米直径的铜质圆盘,上面涂满已经变质的黄蜡,在未得到许可前,考古队不敢把黄蜡揭掉。
  胡平说:「初步判断,这二个铜圆盘可能就是石门的开关。」
  胡平说到这,叶向东微笑着对着胡平点头,「嗯!你们处置得非常好!可是,这里面有不少东西得琢磨、琢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