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76节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76节

  战国时中国的冶铁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发明了铸铁柔化技术。
  欧洲到十八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美国十九世纪才能熔炼黑心可锻铸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的冶铁业已经足够先进,可以为军队提供大批量铁铸造兵器和重甲。
  此时也已经开始用固体渗碳技术在铸铁表面铸钢,朱襄虽不知道如何炼钢,但知道钢是什么。他将钢的原理告知墨家后,墨家带领工匠已经在攻克钢铁锻造技术。
  现在虽还没有办法大批量锻钢,但运用表面捶打折叠的方式锻造钢刀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产量虽然低,但若攒一攒,给精英部队攒出一队钢刀也不难。
  秦国的兵器锻造技术厚积薄发,现在中原的秦军还没用上,因为墨家人跟着朱襄,王翦和李牧最先受益。
  王翦再次感受到了和朱襄一起打仗有多么舒适。
  “重骑兵顶多只能攒出一千人,这一千人你要好好训练。他们可能是秦国最贵重的兵种了。”朱襄叮嘱道,“我攒了这么多年才攒出一千套重甲,用一副少一副!”
  王翦紧张道:“不给李牧?”他虽然也是朱襄的友人,但也知道李牧与朱襄的感情更为深厚。他有李牧没有,他受宠若惊。
  朱襄道:“李牧擅长的机动战,更适合轻骑兵。等我回吴郡,就帮他打造一支最适合他的轻骑兵。”
  饮尽了那一杯月光,他不会再瞻前顾后。
  他该彻彻底底站出来,站在战国舞台上了。
  第148章 重骑兵粮草
  朱襄一直有思考,如何快速结束这个乱世。
  种田是急需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今的生产力就约等于种植业的水平,粮食生产的效率。
  只要他能让秦国生产的粮食是他国几倍,秦国就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但这只是提高了成功率,让秦国在统一战争中减少了一些挫折,还不能让秦国迅速取胜。
  若要秦国快速取胜,需要在军事上也碾压对方。
  论将领,秦国已经独占鳌头。那么朱襄能做的事,就是思想和军械。
  思想即提高士气。如今能提高士气的方式就是奖赏。蔺贽的新田律让上战场的兵卒少了许多后顾之忧,知道自己死后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妻子不会被人侮辱,秦国本来就因军功制强大的士气肯定更上一层楼。
  兵器上,朱襄曾经想过能不能多点一点科技点。
  后来他放弃了。
  不仅因为生产关系要和生产力相配套,这是相互的。
  他前世的时代就有如小孩抡大锤的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社会变革力量被上层脱离时代的武器所镇压,几乎看不到前进的希望。
  除此之外,朱襄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他不会。
  虽然他是农学教授,接受了现代基础科学教育。但就算是农学教授,让他手搓一套工业体系出来,那也是天方夜谭。
  没有科学仪器,就算脑海里有几组化学方程式,他要如何从天然矿物质中提纯想要的材料?
  如果他能做到,武器不能做,但绝对不管什么生产力生产关系,先把化肥工业化生产线手搓一条出来,让全国人民先吃饱肚子,再慢慢思考其他的事。
  朱襄知道在华夏最危难的时机,我们的战士们能在乡间门手搓弹药生产线。但知道归知道,他自己不会。
  枪支弹药大炮什么的,他一窍不通。
  一个农学教授,为什么会懂机械,而且还是军事机械。
  朱襄曾经想要试试看。不是为了揠苗助长,而是想做出点现代武器防身。
  很快,他就继续抡着他的大剑锻炼力气了。
  不要为难我空空荡荡的脑子了。告辞!
  跨时代的军械做不了,朱襄就绞尽脑汁思索有什么这个时代的科技能做出来的封建时代大杀器。
  现在战争的机动部队是以战车为主,后来会发展到以骑兵为主。
  特别是重骑兵,几乎就是封建时代的“坦克”,所向披靡。
  可以说,一个国家十分能养重骑兵,能养多少重骑兵,在火器发明前,几乎就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甚至在现代火药(即黄火药)发明之前,重骑兵对黑火药武器也是碾压。
  黑火药武器杀伤力还不如弓弩,连轻甲都很难破,只是使用难度低,能培养更多的远程兵力。
  清朝乾隆时,擅长骑射的弓兵仍旧比火枪兵强许多,这也是乾隆瞧不起外来火器的原因,并不是他真的睁眼瞎。
  结果现代火药发明,把所有冷兵器都扫进了垃圾堆。从此战争成了现代工业的比拼,没有工业基础的游牧民族开始能歌善舞。
  所以现在朱襄只要把重骑兵弄出来,在现代火药出现前,华夏的陆军战斗力就能一直保持世界领先。
  虽然朱襄不知道重骑兵怎么弄,但顾名思义,就是给马和骑兵上铁和皮革混合的重甲。他把思路告诉工匠,工匠会自己试验出来。
  重骑兵相当于封建国家陆地战场的“震慑武器”,轻骑兵就是机动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后世战场的主力。
  事实上现在战场上骑兵已经逐渐成了主力。
  朱襄将马镫和马蹄铁交给李牧之后,李牧很快就打造了一支轻骑兵。
  因为李牧在南方,马镫虽然看一眼就能仿造,但现在还未传出去。
  一个小小的部件,没有引起他国的重视。
  只有当李牧把他的轻骑兵拉出去打出一场让天下人永世难忘的战役时,他们可能才会注意到这个小小的马镫。
  现在六国都快忘记李牧是以擅长指挥骑兵闻名,都把李牧当成舟师将军了。
  朱襄陪同王翦选拔了一千人的重骑兵。
  子楚尝试着披甲,然后被压得走不动路,遭遇了朱襄无情地嘲笑。
  子楚怒道:“你试试!我不信你能行!”
  朱襄披甲,居然能走几步。
  朱襄嘲笑道:“我每日都挥动锄头,身体不知道比你强壮多少,你和我比?弱。”
  李冰赶紧把子楚拉住:“算了算了,你何苦和他计较?现在这么多人,太子和长平君打起来了多难看。”
  子楚冷笑:“等我当了秦王,看我怎么收拾你!”
  朱襄乐道:“好啊,我等你当秦王,看你怎么收拾我。”
  王翦嘴角抽搐,太阳穴突突突跳。
  这种话是能说的吗?还是当众说?
  如果将来秦王和长平君反目,大概就是从今日始了?
  王翦听到重骑兵后很兴奋,组建重骑兵时就头疼了。
  能披甲的壮士和骏马都要精挑细选不说,要让马和人有作战能力,披得上甲,普通的伙食做不到。
  骏马每日草料消耗量是其他战马的两倍,而且每日都需要按摩;披甲的战士每日食量大增不说,甚至必须要荤腥,否则根本无法扛着重甲战斗。
  想想这一千重甲骑兵的伙食,王翦感觉自己的头发要向朱襄发展了。
  他终于明白,朱襄为何说现在重甲骑兵才能出现,又为何说只有目前只有秦国能养起这支重甲骑兵。
  不是只有秦国养得起,是只有朱襄在的秦国养得起!
  子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心里对朱襄故意嘲笑他的气消了一些。
  他抚摸着披甲的马匹,道:“不知道将来秦国统一天下之后,能养得起多少重骑兵。一万?十万?”
  朱襄道:“可能连一百都养不起了。”
  子楚愕然:“啊?”
  朱襄道:“重甲骑兵是攻城略地的利器,但天下统一之后,战争就暂时不必要了。比起去掠夺那些还未开发的地,还是如何治理已经得到的地,让天下真的变成秦的天下最重要。那时候的秦国没有钱养重骑兵。”
  子楚道:“那也不能荒废……”他开始心疼了。
  朱襄道:“那就在北边留一点重骑兵,去抢胡人的牛羊吃。”
  王翦立刻道:“好主意!我到时候就去北边!”
  什么享福,他不享了!每日领着这些重骑兵去草原扫荡,不是更威风吗!
  朱襄哭笑不得。历史中的你将来是想当富家翁啊,现在怎么要在边疆吃黄沙吃一辈子了?
  可能因为王翦现在还不老吧。
  重甲骑兵对封建时代的将士而言,大概就像是后世军迷们看着小航母小飞机小坦克小东风流口水,这就是浪漫吧。
  朱襄起了个头,王翦迅速就领悟了重甲骑兵该怎么练、怎么用。
  朱襄本以为自己还要给王翦当一段时间门的“指导员”,结果很快就没自己的事了。
  他便拄着竹杖,顶着草帽,披着蓑衣,在山城间门攀爬,踏遍交通要道和长江航道两侧小城村落,实地探查这一片秦国能控制的巴郡情况。
  李冰也继续丢下蜀郡的事,兴致勃勃在长江航道上观察测量。
  治水是整个系统的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虽然巴郡的水流与蜀郡影响不大,但看着长江天险,李冰那一颗水利专家的心就不由怦怦直跳。
  他想,能不能修筑一个堤坝把长江水拦起来,让天险变通途?
  李冰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但忍不住痴心妄想。
  若能建成这样一个水坝,长江航道从此畅通无阻,巴郡蜀郡都能从中获益,再不复闭塞。
  “即便巴郡少田,守着这一条水道也能养活一郡人吧?”李冰对朱襄道。
  他看水,朱襄看地。
  朱襄听了李冰的话,沉默了一会儿,眯着眼笑道:“会有那么一天。”
  李冰道:“会有那么一天吗?那真是太好了。”
  即便知道长江天险非人力可为,但朱襄说会有那么一天,李冰就相信。
  李冰站在山崖上,双手拄着竹杖,低头看着山下狭窄水道上的惊涛。
  他的眼中满含期盼。
  朱襄想,该把此事记下来。如果能流传两千年后,说不定三峡大坝建立后,会在这里为李冰立像,让李冰看到他曾畅想过的壮举。
  “朱襄,我该回蜀郡了。”李冰对朱襄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