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历史军事>汉道天下> 第1427章

第1427章

  荀彧微微一笑,随即明白了杨修的意思。
  华阴之战时,天子给杨修出了一道题。虽然杨修没能给出答案,但却一改之前的性子,不再是那个高谈阔论的翩翩公子,反而勇于任事,配合天子,在诸将中纵横挥阖,为天子击败李傕立下了大功。
  天子对自己的期许,的确与之有些相似。
  “你也是这样吗?”杨修盯着荀彧的眼睛问道。
  荀彧笑笑,从容说道:“德祖深知天子,何必有公西华之问。”
  杨修端起案上的茶杯,与荀彧示意。
  荀彧犹豫了片刻,端起茶杯,与杨修拱手致意。
  两人相视而笑,一饮而尽。
  杨修放下茶杯,抹抹唇边的胡须,看着案上的书籍。“文若兄攻读多日,有何收获?”
  荀彧散去笑容,眉心微蹙。“万里征战,辛苦自不必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却是必须考虑的。西域万里,地方广阔,但是适合屯田的地方却不多。粗略看来,大致有这么几个地方可以作为选择……”
  荀彧一边说,一边取出几张地图,为杨修解说起这几天读书的心得来。
  天子说要以战养战,又将兵力限制在两万以内,应该是对西域地形有一定了解后得出了结论。但即使是两万步骑,消耗的粮草也不是小数目,不仅需要一片不小的土地,更需要能够耕种这片土地的户口。
  天子驱逐鲜卑人西行,可能是想以游牧的方式作战,占握黑海北岸的草原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可是荀彧觉得,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虽然优势明显,但劣势同样明显。
  最显著的一点是不能攻坚。
  轻骑千里奔袭,飘忽如风,是无法携带大型攻型器械的。遇到罗马那样的大国,就算能袭扰其边境,遇到城池也只能望而却步。
  如果只是劫掠、袭扰,那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他想找到适合屯田的地方,作为天子西征的大营。
  找来找去,只找到两个地方,只是这两个地方都有大国,一个是天竺,一个是安息。
  而且这两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点:离罗马太远。就算在当地屯田,运往前线也是一个很难完成的艰巨任务。
  荀彧挠挠头,有些为难。“我还查到一个人。”
  “谁?”
  “罗马之前的希腊之王亚历山大,他曾东征万里,直至天竺。从他的战绩来看,征服诸国并不难,难的是统治。天子欲使儒生从征,可能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武力不可久,唯有教化长存。亚历山大尸骨已朽,其国也分崩离析,但希腊之文字、习俗却在西域流传,可谓是不存而存。”
  荀彧说着,将几片纸递给杨修,有的是图画,有的是拓片,共同点是上面都有希腊文字。
  杨修看了一会儿,又拿起荀彧手中的地图看了看,说道:“既然有先例可循,那就更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亚历山大来得,我们就去得。至于那些希腊只能表音的文字,又岂能和我音形义并重的汉字相提并论。百年之后,天下书皆同文,语皆雅音,岂不快哉。”
  荀彧眉头微皱。“德祖,你……想随天子西征?”
  杨修嘴角轻挑。“你觉得不行?”
  荀彧咂了咂嘴。“倒不是不行,只是杨公只有你一个儿子……”
  杨修抬起手,打断了荀彧。“我有几个儿子,足以尽孝。倒是天子西进不缺名将,却无贤相,我虽不才,愿以毛遂自荐,助天子一臂之力。之前不提,是因为家父之后,找不到合适的继任者。如今有文若兄,我可以放心西行了。”
  荀彧抬起头,盯着杨修看了又看,忍不住笑骂了一声。
  “杨德祖,你终究还是本性难改。”
  杨修哈哈大笑。“文若兄,我说的可都是真心话。”
  ——
  杨修与荀彧谈了半天,才回到司徒府,沐浴更衣。
  等他换好衣服,擦干头发,已经是酉时。天子赐宴即将开始,他们父子夫妻都要与会,杨彪想在宴前与他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了。
  杨彪有些恼火,在袁夫人面前埋怨杨修不孝,没把他这个老子放在眼里。
  袁夫人又好气又好笑,私下里却让儿媳转告杨修,他老子生气了,让他小心点。
  杨修听说之后,也没当回事,反倒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和妻子温存了一会。
  时辰一到,一家人出了司徒府,来到充当正殿的大院子。已经有不少人到了,正在前院和门外聚在一起说话。看到杨彪、杨修父子走来,所有人纷纷起身行礼,说些客套话。
  杨修一边拱手还礼,一边轻声笑道:“果然是有了钱才能国泰民安啊,贫穷不是王道,富而安才是。”
  杨彪瞥了他一眼,脸上挂着笑容,和其他人寒暄,抽空喝道:“竖子,你这是对乃公施政的不满么?”
  “岂敢,岂敢。”杨修嘻嘻一笑。“小子只是感慨凉州遭遇的不公,即使是条件最好的汉阳,也不可能像中原的普通一群一样富庶。看来这马匹的价格要提一提了,要不然太吃亏。”
  “你试试。”杨彪咬牙切齿地说道。
  如今政务日繁,消息的上传下达都需要马匹。中原不养马,所有的马都来自于幽并凉三州。正是因为朝廷直接控制了三州,才将马匹的价格压到能够承担的程度。如果三州提高马价,哪怕只是提高一成,朝廷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