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正德大帝> 第190章 依旧是杨一清

第190章 依旧是杨一清

  刘孟知道自己凭误传军情这一点就足以被治罪,但他依旧也不愿意大张旗鼓地宣扬正德皇帝的武功,乃至整个勋贵武将集团的武功,因为这样只会影响他们文官集团的地位。
  但是,刘孟没想到的是,才宽不愿意配合自己,而且还斥责自己贻误军机,当即就与马文升一起把自己停了职。
  “你们别忘了你们是文臣!你们这样做只会让武臣崛起!”
  刘孟对着紧闭的门大喊了起来,然后气呼呼地坐回到椅子上。
  他是由御史做到福建布政使,到正德四年初才成为巡抚的,对重武功而轻文事的文臣才宽等人的行为很不理解,最后也只得再次骂道:
  “自古文武双全之人,无论是以文入武,还是以武入文,皆非正道,如今这才宽、马文升等果然非正道之人也!”
  这种被人关着的滋味让刘孟觉得万分难受,但当张仑嚷嚷着要把他碎尸万段时,他还是害怕的躲在墙角里,庆幸自己被马文升关了起来,不然他真的担心自己可能会被张仑砍死。
  张仑如今算是见识了文人的心眼,心里恨不得生吞活剥了差点放走小王子的刘孟,好在他还是再次抓回了小王子。
  马文升没有等朱厚照的旨意,就先挥兵进入了河套。
  收复河套一直是他的夙愿,在得知小王子被活捉,河套已无鞑子骑兵后,自然会立即收复河套。
  朱厚照是在正德五年九月收到的关于河套收复的消息。
  河套收复意味着大明边防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大明可以直接依托贺兰山、狼山、大青山防备北方鞑虏,且可以收获良田无数,同时又有许多水草肥美的牧场,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良驹。
  再加上,在此之前朱厚照让仇钺领大明一万五千铁骑援救蒙古右翼将小王子的五万铁骑打残,甚至活捉小王子,乃至之前命令各边镇出击小王子后方等。
  正德四年的大明战绩可以用辉煌来形容。
  收复河套!
  打残蒙古左翼同时也让蒙古右翼实力大损并活捉小王子!
  朱厚照的文治虽还未有,但武功却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厚照自然不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将自己的武功轻描淡写地隐匿于浩瀚书海之中,他要将自己在正德四年的辉煌功业大书特书!
  所以,朱厚照着内阁下旨给张仑,命其押解小王子进京,他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
  与此同时,朱厚照还下旨着内阁会同六部商议论功行赏的事,击败蒙古左翼的仇钺、活捉小王子的张仑、收复河套的马文升都是要论功封爵的。
  不过。
  这一世的朱厚照不会再像历史上的正德一样搞出个镇国大将军,要给自己封爵。
  然而,就在朱厚照准备宣扬自己的武功之时,却收到了安化王朱寘鐇起兵造反的消息。
  不过,这一次安化王朱寘鐇造反的檄文则不是历史上的讨伐刘瑾,而是清君侧,诛权臣马文升、焦芳、许进等人!
  诛杀马文升自然是因为马文升在边镇清理屯田时,逼得朱寘鐇交出了许多侵吞的民屯田与军屯田
  诛杀焦芳、许进等理由自然也不言而喻,那便是因为内阁有意整顿盐政,而侵害到了他这个藩王的利益。
  早在正德四年八月,户科都给事中唐仁便上奏疏建言朝廷整顿盐政以实边务,恢复纳粮取银之制,以此拉开了整顿盐政之议的序幕。
  内阁票拟通过的消息很快让权贵士绅们得知,作为常做边贸生意的安化王自然也因此不愿意让朝廷整顿盐政,断了自己的财路。
  虽然这一切都是来自朱厚照的授意,而且在边镇清理屯田也不只是针对朱寘鐇一位藩王,是所有在边镇的权贵皆被清理了一遍,而盐政也还未开始整顿且连违禁给小王子卖盐的事都还未彻查。
  但安化王朱寘鐇在宁夏卫生员孙景文、孟彬等文人诱导下,早就有了反意。
  如今因为听闻朱厚照北狩未还、明军惨败,以为时机已到,安化王便直接起兵造反,先杀了巡抚安惟学、总兵官姜汉、镇守太监李增等,然后准备强夺渡口,企图阻止官军入宁夏卫。
  不过,才宽早已得朱厚照授意提前布防,使得叛军抢夺渡口失败,接着才宽亲率大军渡河,不到十日便平地安化王之乱。
  安化王的叛乱像个笑话,但边镇的官员们却把这件事很当一回事,直接将此事以急递奏递进京,连带檄文也奏递进京。
  “固原巡抚黄珂奏报,安化王谋反叛乱,檄文中欲诛窃据权柄之奸臣,如今已使关中大震,请陛下速发大军征讨!否则后果难料,恐令关中生乱、天下难安!”
  朱厚照拿起奏疏淡淡一笑,对许进、焦芳等言道:“这哪里是在奏报敌情,这分明是在吓唬朕,他安化王不过一介藩王,无兵无权,能成什么气候,值得这些人这么震动?朕虽长于深宫,但不是胆小怕事之人,令陕西总制才宽相机平叛,同时严明军纪,不得惊扰百姓!”
  “臣遵旨!”
  许进与焦芳皆暗自佩服自己陛下的睿智,能一眼看出来,这些边镇官员是在明着给朝廷奏报安化王叛乱之事,实则是在告诉朝廷因为自己这些奸臣充斥内阁大改国政而引起了藩王的不满,想以此吓住朱厚照,而不得不为平息藩王之怒杀了自己这些奸臣。
  好在自己这位陛下深谋远虑,这些官员的伎俩已不足以让他轻易上套。
  正因为此。
  对于安化王之乱。
  皇帝与内阁、兵部乃至近卫军总参都表现得很淡定。
  内阁继续与户部研究着如何改革盐政。
  皇帝朱厚照则开始当起了奶爸,每日只逗弄着三个粉妆玉琢的孩子,或摸摸如意日渐凸起来的肚子。
  近卫军总参在总结接下来大明的对外军事战略。
  而兵部则在核定收复河套后需要多少官兵防守。
  大理寺少卿董恬倒是在正德五年的中秋来临前夕上了一道奏疏,言叛军势大,陛下当立即遣派重臣挂帅出征,以平边患。
  朱厚照收到这封奏疏后自然哑然失笑,他只让内阁票拟,先准其奏,让内阁廷议,决定让谁挂帅出征。
  很快,内阁廷议结果摆在了朱厚照面前,廷议结果却是启用杨一清总制军务、泾阳伯神英为总兵官,太监魏彬监军。
  朱厚照自然不是真的要让这些人领兵出征,他只是想看看,暗地里是谁这么急着想建功立业,急着想上位。
  杨一清?
  朱厚照记得历史上就是杨一清和张永借着这次挂帅出征安化王而与张永密谋除掉刘瑾的。
  不过在这一世,张永早已被伏诛。
  而刘瑾因为自己这个皇帝让马文升、焦芳等文官替他背了些黑锅,使得刘瑾这个司礼监掌印在这个世界里不是那么遭人恨,最多被骂成与奸臣沆瀣一气,如同历史上万历时期的冯保一样。
  朱厚照现在开始习惯去琢磨人心,毕竟历史的轨迹在发生改变,他必须思考的更多,比如,现在他就在琢磨着为什么这一世被廷推出来的监军太监为什么是魏彬。
  人心隔肚皮,尽管朱厚照知道朝堂上的官员没一个心思简单,但他也没办法保证自己一定能抓到别人的心思,他现在唯一能断定的是,杨一清和魏彬以及神英都是想捞个功劳,另外便是这些人可能会想着借此机会密谋除掉谁,如同杨一清在历史上联合张永除掉刘瑾一样。
  虽然现在的这件事与原来历史上的这件事有所不同,但取其相同之处,朱厚照便发现杨一清是其中的关键,无论是现在这件事还是在原来历史上,杨一清都被廷推为了总制(只等着朱厚照下旨)。
  所以,朱厚照心里笃定杨一清肯定是不耐寂寞,或者在想着除掉谁。
  现在的朱厚照知道自己是不用担心文官会直接对付自己的,因为现在已经有一帮官员和自己利益相同。
  另外,自己严厉的打击手段也让对新政不满的官员知道触逆龙颜的后果,但朱厚照相信,这些善于内斗的文官们依旧会把矛头转移到朝中掌权的内阁廷臣身上甚至也许会是司礼监的太监。
  内阁首辅焦芳其实不是很明白皇帝陛下为何还要同意大理寺少卿董恬关于派兵平叛的进言,因而,这一日,他没忍住便不得不问道:
  “陛下!您不是无意派兵平叛,只让才宽相机平叛吗,可为何如今要举行廷议,让百官推荐出适合挂帅之人。”
  “朕是同意举行廷议,派兵出征,但没有想要让他们真的出征,大明可没这么多钱粮耗费在这种无用功上,不这样做怎么知道底下的人的心思”,朱厚照说着便吩咐内阁与兵部将任命杨一清等出兵的旨意暂时先别拟,待一个月以后再说。
  内阁首辅焦芳闻言,心里更加暗叹皇帝陛下心思难测,也忙颔首称是。
  杨一清不是一个甘愿蛰居人下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建功立业,进入内阁,可眼下他都快六十了,还没能成为尚书,所以他想抓住这个安化王造反的机会再立一次功。
  但杨一清没摸透朱厚照的心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