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第65节

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第65节

  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对卫鞅信心十足,以天下人的想法来看,相信卫鞅才是真的冒险。
  公子虔倒不是真的反对,他只是执拗脾气上来了不肯服软,“他最近和卫鞅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哪儿还需要我这个大哥替他办事儿?”
  卫鞅能修改律条,卫鞅能主持变法,卫鞅还能强军,老子回去干什么?碍眼吗?
  卫霁:明白,这是吃醋了。
  第72章
  卫霁眉眼弯弯看着越说越生气的公子虔, 感觉像是看见闹脾气的大型犬,秦公这弟弟当的像是哥哥,兄弟俩到现在依旧关系那么好也是不容易。
  俩人在鬼谷子门前停下, 在门板上敲了两下然后直接进去,意料之中, 老爷子又在树底下和神医下棋, 大佬们似乎对下棋情有独钟, 只要有时间就想手谈一局。
  公子虔这几天没少往这儿跑, 也被骂了不少, 这会儿看见老爷子轻飘飘一眼扫过来就有种想打颤的冲动, 主要是这几天被骂多了, 脑子还没迷糊过来身体就先做出了反应。
  卫霁将试图藏在他身后的公子虔弄出来,在空闲的石凳上坐下然后静静的看着两位大佬下棋,公子虔在旁边站了一会儿, 发现没人注意他于是讪讪的在最后一个空位上坐下。
  好歹这么大块头, 给他点关注行不行?
  观棋不语真君子, 尤其是看大佬们下棋,那就更不能说话了,就算心里再想叭叭也得憋住,不然老爷子发火唠叨起来实在吓人。
  卫霁看着棋盘上的纵横捭阖,秦越人明明是个大夫,在棋局上的风格却比老爷子更九曲十八弯, 看两个走一步算十步的大佬下棋,观棋的才是最累的。
  公子虔看不懂只看个热闹, 卫霁能看懂,看了一会儿就忍不住就屋里歇着了,看大佬们下棋实在是太累了, 他只是个刚入门没多久的小孩子,不应该看这么高难度的棋局,看到他们落子却猜不出来这一步究竟是什么意思简直就是折磨。
  公子虔看着聚精会神下棋的两人,脚步一挪也想跟着离开,只是他块头太大,挪一下就是很大动静,被老爷子一瞪又悄默默把脚挪回去,端坐在那里动也不敢动。
  直到棋局结束,秦越人慢吞吞起身告退,留王诩老爷子在那里收拾棋盘,公子虔稍稍松了一口气,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老生常谈,“先生,孙军师在栎阳孤苦伶仃,您真的忍心让他一个人留在栎阳吗?”
  “长公子,你是真傻还是装傻?”老爷子捏了捏胡子,看着一脸认真劝他去栎阳的家伙,心里有种将棋子砸他脑袋上的冲动,“你们两天一夜从栎阳到帝丘,老人家我还要不要命了?”
  他看上去像是能急行军的样子吗?天天来问天天来问就想着让他能飞到栎阳,孙伯灵那小子离开老师两天能怎么着?他是还没断奶的娃娃吗?
  公子虔愣了,他完全忘了老爷子怎么回去的问题,这会儿被骂了也不反驳,只是乐呵呵假装刚才什么都没说。
  只要有回去的想法就行,什么时候回去不重要,一切以老爷子开心为重,他们来帝丘要押送货物,老爷子只负责开心就够了。
  卫霁端着茶从房间里出来,看棋子已经收起来于是在俩人面前放上茶碗,“老师准备什么时候去栎阳?”
  公子虔精神一振,也不嫌弃面前的茶寡淡无味了,跟着一起眼巴巴看着老爷子,他也没什么要求,只是想听个日期而已。
  老爷子满足的抿了口茶水,放下茶碗慢吞吞道,“再过些日子吧,伯灵和卫鞅那么大人了会照顾自己,老夫最近对子京那老小子的徒弟很感兴趣,过些日子再去秦国。”
  “也就是您接下来还会去栎阳,对吗?”公子虔惊喜的反问道,别管什么时候会去,有个准备他回去后就能把孙大军师给打发了。
  老爷子点了点头,想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道,“就半年吧,让伯灵自己在那儿消停点,他可没第二双腿造作了。”
  “那是庞涓的错,孙师兄是受害者。”卫霁给老爷子把茶续上,态度很坚定的给他们家孙师兄正名,这事儿不管谁来说都是庞涓的错,孙大军师那叫造作吗?人家是还没来得及造作就栽了好不好!
  “行行行,都是庞涓的错,总之他那么大个人离了老师也能生活,老老实实在栎阳待着就行。”老爷子也没说什么,顺着小徒弟的话继续往下说,毕竟现在小徒弟才是他的心头好,子京那家伙现在还没放弃让小徒弟改换门庭,哼,也不想想他王诩收到手的徒弟会轻易放出去吗?
  那老小子惦记他徒弟,他要是直接走了,万一卫不逝也觉得小徒弟留在卫国跟着子京学习很不错怎么办?
  他好不容易哄到手的徒弟,怎么能轻易拱手让人,要不是答应了小徒弟以后不再要徒弟,他还想让那家伙的徒弟改换门庭呢。
  虽然那个教孟轲的少年不适合跟着他学习,但人活这么大岁数,争的就是一口气,输什么也不能输阵势。
  老爷子脾气上来的时候根本不讲理,卫霁和公子虔也知道他的脾气,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又说了几句然后便起身离开这里。
  大佬们之间的斗争他们在旁边看着就行,万一误伤了也没处讨理,毕竟人家辈分儿在这儿放着,就算他哥过来明面上也得恭恭敬敬。
  *
  时间很快过去,在匠人们加班加点的赶工之下,给秦国准备的兵甲武器很快到位,在外面“围城”围了好些天的秦兵抢到东西终于准备退兵,帝丘城的商贾百姓也算松了一口气。
  这群煞星总算要走了,君上圣明,破财免灾简直太适合他们卫国了。
  帝丘的动静很快传遍中原,诸侯们都等着看卫公的笑话,天底下那么多诸侯,就没几个不眼馋卫国财力的,如今秦国莽到直接打到他们家门口,不多抢点东西根本对不起他们派来的这些兵。
  秦魏两国关系不咋滴,秦兵出函谷关容易,想带着那么多财货完好无损的回到栎阳怕是有点困难。
  魏王不在意这点东西,魏国可还有个想灭了秦国的庞涓在,在上将军眼中,秦国兵甲武器越多就越难消灭,会眼睁睁看着秦兵大摇大摆的将东西运到函谷关?
  事实证明,并不会。
  魏王的确不觉得秦国“抢”到的兵甲有多大用处,他看热闹看的开心极了,魏卫两国贸易往来很多,卫国之前所有的武器兵戈都是卖给中原几国,本国除了城防其他一点不留,他们也不能留。
  卫国境内没有一点儿山地,想干什么其他国家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们要是敢偷偷练兵,第二天就能在四边城门看到四个国家的军队打过来,甚至一个城门都有四国联军。
  周边强国对卫国的态度很是一致,做生意赚钱可以,至于强兵,门都没有。
  庞涓在朝堂上劝了很多次不能让秦国将这些兵器运回去,他总觉得秦卫两国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当今卫公和前几任卫公不一样,他在位十几年卫国没再丢过一座城,列国也没从卫国身上得到大的好处,这次一下子变成了和前几任卫公一样要什么给什么,其中肯定有猫腻。
  魏王本来觉得这都是小事儿,架不住庞涓一直在朝堂上说,身为一个明主,他总不能让他的上将军天天因为这些小事儿不去军营,被劝了几次后直接摆摆手让他自己随便,只要别做过火了就行。
  他们刚和秦国打了一仗,还打输了,楚国那边刚平静下来,赵国还虎视眈眈,上将军要是能同时一打三他绝对没意见,可现在问题是一打三太麻烦,稳妥起见还是先让秦国消停下来,等他们腾出手再一举灭秦。
  庞涓得了魏王准许,已经做好准备在秦兵进入魏国境内时将他们截下来,之前秦魏两国交战,他总觉得其中似乎有孙伯灵的身影,那般作战完全不似秦人的风格,即便不是孙伯灵也有其他人点拨。
  他一直以为孙伯灵已经死了,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等他查出来秦国那边究竟是不是那人再做打算,总之不管怎么样,这批兵甲武器不能运到秦国。
  秦军区区千人,能顺利通过魏国那是他们没有阻拦,在他们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能将人放回去已经是大魏王仁慈。
  然后他们就发现,本来从魏国直接回秦国的大兵们,出了帝丘后直接进了楚国,绕远路从楚国回秦国去了。
  远在栎阳的孙伯灵孙大军师派人去楚国接应,知道公子虔他们押运的还有不少之前准备卖给楚国的兵甲时正好当过路费送给了楚王。
  楚国和秦国的关系不像和魏国那么差,既然公子虔这么上道,楚王也大方的加派人手送他们入秦,白得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卫国之前不卖给他们,现在不花钱就到手,那边怕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被派来和楚王交涉的景监把事情安排好,看他们家长公子依依不舍的看着即将留在楚国境内的那批盔甲,一手捂脸很想让孙军师亲自过来。
  天杀的庞涓,多小肚鸡肠才对孙军师的腿下手,这仇他们记下了!
  公子虔心疼的在车架旁边巡视,转了一圈后唉声叹气道,“景监,这些真的都得给楚王留下?不能少点吗?”
  “长公子,这大小拿回去咱们也没用,兵娃子们长大就不能穿了,还是得换大的,麻烦啊长公子!”景监拉着这人袖子苦口婆心劝道,他虽然祖辈是楚人,但是楚人的身高真的没法和秦人比,咱是来借道的,总得给人家留点好处不是?
  留给楚国还是留给魏国,您自己选一个吧。
  公子虔唉声叹气了好一会儿,为了让耳边清静,终于还是选择带来的五百套盔甲全部留下,楚国和秦国暂时还算太平,只要你打魏国咱们就是朋友,盔甲留下就留下吧,他……他给!
  可五百套真的好多啊!他就是舍不得就是心疼能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楚国:虽然白的了那么多盔甲,但是总觉得受到了歧视,是错觉吗?
  第73章
  公子虔从帝丘抢了很多东西后从楚国回到秦国, 庞涓等了好些天没等到秦兵入境,得到消息后气的差点拿剑将传令兵斩了。
  终南小道是秦楚之间的咽喉要道,除了他们自己别国完全没有机会靠近, 如果没有猫腻公子虔怎么会绕路回去,秦国那边肯定有人给他们出主意, 不然以公子虔的性子根本想不起来要绕路。
  魏王撑着脸看着庞涓忠言逆耳试图兵发函谷关, 摆了摆手说道, “上将军, 你这大张旗鼓的在境内拦截, 公子虔就是再憨他也是秦国大将, 明知前面有陷阱还往这儿来, 他又不是傻子。”
  “王上,营中调兵极为隐秘,秦兵绝无察觉的可能。”庞涓抱拳看着王座上神色不耐的魏王, 心里已经确定秦卫两国绝非各国猜测的那般势同水火,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更像是两国在列国眼皮子底下演的一出戏。
  如果不是各国都想着看戏, 秦国怎敢这般大张旗鼓往国内运武器,还一下子就那么多,列国对秦国的警惕都被狗吃了吗?
  公子卬一直看庞涓不顺眼,朝堂上吵架时常发生,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吵赢过,现在看魏王脸色不对, 当即意识到他翻身的机会到了,“上将军此话不妥, 你到大梁后就开始向王上进言,试问城里谁不知道你想对公子虔下手?”
  还秦兵绝无察觉的可能,真正机密的事情就不该拿到明面上说, 以大梁城消息传播的速度,只要透出一点风声,第二天整个中原都知道你要干什么。
  这人都来魏国好几年了,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公子卬哼了一声,骄傲的扬起下巴然后从列队中走出来,“王上,如果上将军真心觉得秦卫两国私底下有联系,不如让卫公将公子霁送到大梁当质子,这样就算他们想干什么,顾忌着公子霁的安危也不敢轻举妄动。”
  “魏卬!”魏王被这个弟弟气的不行,他现在想起来公子霁就生气,要不是那小子不合时宜在大梁生病,之前四君来朝岂不是更圆满?
  两边站着的人原本只是看着公子卬和庞涓针锋相对,被他们家王上这么一喊心里都开始犯嘀咕,公子卬对卫公子霁那么上心,别不是看上人家了吧?
  听说王上前几天往公子卬府上送了不少长相昳丽的少年,现在想来,似乎和卫公子霁都有几分相似,难怪卫公来朝见对王上也没有好脸色,要是卫国有实力开战,只怕之前就不是来朝,而是兵临城下了。
  公子卬看转移话题不成功,摸了摸鼻子假装刚才什么都没说,继续逮着庞涓怼个不停,魏国武卒是魏军的根本,全交到庞涓一个外人手中他不服。
  *
  魏国君臣间各种消息传个不停,只是不管他们怎么说,公子虔也还是一路安稳回到了栎阳,帝丘城外少了秦国那群煞神,城里的庶民商贾说话都有了底气,压抑了那么多天如今竟是比秦兵围城之前更热闹了。
  卫国商贾本就走在天下潮流的前沿,卫霁时不时弄出些新鲜玩意儿,在栎阳传播的速度不快,但是帝丘不一样,他们这里货物的流动速度和大梁的小道消息传播速度有一拼,贵族注重享受,只要活的舒服,钱财什么的不在他们的担心范围之内。
  楚王对从天而降五百套盔甲感到非常开心,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最近在楚国非常畅销的红糖方子出自卫国,卫公手下的商队和南方偏远地区的小氏族合作就近出售,赚到的钱财打五千套盔甲都有余,更不用说五百套了。
  楚人比中原人更加嗜甜,蔗糖在味道上比蜂蜜差了些,但是架不住量多,不用和蜂蜜一样省吃俭用,吃喝都能加点,没事儿还能捻一点含在嘴里,这日子怕是只有神仙才比得上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除了红糖,还有同样在卫国开始种植的红薯土豆胡萝卜甚至辣椒,这些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吃食都渐渐出现在各国贵族的食案上,在楚国贵族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给卫国送了好多钱财,五百套盔甲在卫公眼里并不算什么。
  闷声发财才是真本事,他们如今能轻松置办上万套兵甲,就算没法装备到自己国人身上,也能将盟友从头武装到脚。
  卫宫,卫霁正襟危坐看着神色难得正经的兄长,捏了捏袖子下意识想喊大侄子过来分担他哥的注意力。
  可是今天大侄子还在夫子那里受苦受难,他只能独自面对温柔到有点吓人的兄长,明明昨天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变成这个样子了?
  卫霁看着他哥笑吟吟的模样,完全想不出来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需要被教训,可是如果不需要教训,他哥完全没必要这样。
  他们俩坐在这里都有两盏茶的时间了,他哥到现在都没有开口说话,他不紧张谁紧张?
  在卫公准备倒第三杯茶的时候,卫霁终于按捺不住率先开口,“哥,你今天没有事情做吗?”
  卫公看着紧张的浑身绷紧的宝贝弟弟眸中笑意更深,叹了一声然后重新打起精神,“没有要紧的事情,怎么,霁儿嫌哥哥烦人了?”
  “没有没有,哥哥随意。”少年人连忙摇头,感觉哥哥忽然有种孤寡老人……呸……孤寡青年隔了好多年终于能见着家人时的感慨,心中怪异的感觉更严重了。
  他又没和公子虔一起去秦国,最近也没发生什么会让哥哥心情起伏很大的事情,这状态来的是不是莫名其妙了些?
  卫公把茶杯放下,看着宝贝弟弟声音温和,“霁儿今年多大了?”
  卫霁:……
  “哥,你怎么了?”卫霁现在是真的有点慌,他哥竟然忘了他前些天才过了十七岁生辰,难道是更年期提前到来了?
  不对,哥哥是男人,如今正当壮年,怎么着也不会有那么可怕的病症,既然不是身体原因,那该不会是……
  少年人不自觉的睁大了眼睛,面前的兄长也没让他失望,正好朝着他最害怕的情况发展下去。
  卫公看着丰神俊秀风姿卓然的宝贝弟弟,一手撑脸陷入了回忆,“哥哥还记得当年霁儿只有小小一团,一眼看不到哥哥就开始掉眼泪,谁哄都哄不好,没想到眨眼间已经长这么大了。”
  “哥?”卫霁抿了口茶水稳住心神,看着开始回忆过去的兄长大人心中不祥的预感更甚,“哥,我忽然想起来待会儿还要去老师那里一趟,有什么事情我们回来再说好不好?”
  “回来坐好。”卫公唇角微扬,看着想要离开的弟弟淡淡开口,成功将已经站起来的少年人又吓了回去,“霁儿再过几年就要加冠,亲事也该开始准备了,列国诸侯适龄女子不少,霁儿喜欢楚女还是齐女,燕国虽远,若霁儿喜欢倒也无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