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15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15节

  那里一定有大陆!
  看到烟柱的不止是王景弘,还有脱离马尾藻海南下的张玉水师,张玉有些捶胸顿足,作为第一批出航的船队,却因为偏航,导致自己没有成为发现南美洲大陆的第一人!
  烟柱持续燃烧,哪怕是暴雨下来,也没有彻底浇灭,反而火势越烧越大,到了后面,骆冠英干脆清理了一小片森林,开辟出一片安全区域之后,一把火给烧了。
  森林火灾的烟柱高度,可比烧木头的烟柱高度要高得多,在树木、树干、树叶的燃烧之下,烟柱甚至可以达数百里!
  大明来到南美洲,还没有带来文明,倒先点了几把火……
  为了传讯大明水师,骆冠英甚至命令军士临时打造了一座木船,船很大,不讲究什么结实不结实,只要求装载更多的木头,然后点燃推入大海里,让船只顺入海口位置向西,希望船只的烟柱可以吸引到其他人。
  远在南美洲大陆六百里之外的郑和船队,也看到了巨大的冲天烟柱,虽然不是太清晰,但足以让郑和判断:
  大明水师抵达了南美洲大陆!
  郑和当即下令:“全力前进!”
  一支支水师船队开始朝着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方向集结,而在水师集结的同时,朱棣带领的征西大军已路过滁州,抵达了长江以北的江浦渡口。
  为了迎接朱棣、徐辉祖等一干功臣归来,朱允炆命令闭门思过的梅殷代表自己,与李坚、铁铉、内阁大臣解缙一起,至长江岸边先行迎接,并商议入城事宜。
  梅殷拿出朱允炆的圣旨,朱棣、徐辉祖、杨荣、刘儁等一干人纷纷行礼。
  圣旨的内容很简短,即不涉及实质性的奖赏,也没有浮夸的辞藻,就寻常的两句话:“西征大胜,你们皆是英雄。朕待你们入城,让我们君臣不醉不归!”
  朱棣、徐辉祖、杨荣等人心头很热。
  朱允炆虽然没有说什么,却可以感觉的到,他很是高兴,对西征战果很是满意。
  梅殷看着朱棣等人,笑着说:“皇上盼望你们回来,已经盼了许久了啊,每日询问你们到了哪里,现在好了,再过几日,便可入城了。”
  朱棣、徐辉祖等人也清楚,大军已经抵达了江浦渡口,近十万京军加上一大批俘虏,想要过长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何况渡口处,根本就不见宝船的踪影。但朱棣可以肯定,宝船不是在江浦上游就是在江浦下游,绝不会不在京师附近。
  十几万军队啊,朱允炆不可能毫无警惕与提防。
  现在参与摆渡军士的,都是大福船,甚至连个炮都没有,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而且梅殷、铁铉与自己说完话之后,就立马去找了大督官,命令大督官宣传入京领取赏赐,前途无限,带封赏阖家团圆,光宗耀祖之类的,这些动作,朱棣都清楚,但也没说什么,他们是为了在稳住军心,是为了避免京军出现骚乱或叛乱。
  但兵部、五军都督府的这些举动都是多余的,朱棣为了自污,连哈密王脱脱都干掉了,这一路上,更是不处理军务,全权交给了徐辉祖、杨荣、刘儁等人处理,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任何反意。
  再说了,索靖等侦察兵、薛夏等安全局的人,都混在军营之中,军队调动,将领与会,他们都会管,就连朱棣找自己的儿子朱高煦聊个天,都被人给偷窥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办点事,实在是太难。
  眼下军士都渴望回到京师领取赏赐,与家人团员,谁还有心情做“造反”这种杀头灭全家的事。
  梅殷笑呵呵地走到朱棣身旁,解释了句:“这些事你也莫要怪皇上,是我们这些当臣子要做的。你还不知道吧,皇上已经命朱高炽进入户部,充任户部司主事了。”
  “啥?”
  朱棣属实不知道,这一路上为了避嫌,朱棣除了朱允炆的文书,京师里的其他文书看都没看,甚至都不允许任何人传报,朱高炽的信,自然也被挡了。
  自己的胖儿子竟然当官了?
  这是什么操作?
  朱棣隐约感觉到,朱允炆可能没办法封赏自己,毕竟藩王本身都到头了,封无可封,他最大的可能就是效仿老朱,夸一顿,赏一顿饭,然后,那啥,回家睡觉吧……
  第九百九十三章 贩卖俘虏
  耿炳文站在城墙上,检查着城防布置,见有军士懈怠,便威严得呵斥几句。就在昨日,一批火药弹已秘密搬至了城墙之上,神机炮手接替了城防重要位置。
  京军防备的力度,超出了朱棣的预料。
  早在建文六年十月,耿炳文就提出身体不太好,希望回到京师休养,朱允炆大笔一挥,将在济南的耿炳文调回京师,但没让他休养,而是充任了京师镇守,配合梅殷处理京师防务。
  耿炳文很老了,已经七十出头,好在精神不错,也没有老年痴呆的迹象,收到任命的同时就清楚朱允炆在防备着谁,一大把年纪,还经常顶风冒雪检查城防,检阅京军,算得上竭尽全力,为君分忧。
  与此同时,陈挥、耿璇所率领的水师主力,一支驻守长江上游的大胜关,一支驻守长江下游的龙潭,皆是全副武装,火器齐备。一旦京师有警,水师主力可以在一个时辰内抵近京师外围。
  事关一大家子人的性命,朱允炆不敢大意,也不想大意,虽说朱棣臣服,一路上除了自污之外,就没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军心十分稳定,并无半点反叛迹象,但考虑到朱棣有“前科”,多点防备总是好的。
  在第一批征西大军通过大福船摆渡到长江南岸时,朱允炆正在省躬殿举办家宴,招待朱植、朱桂、朱耿、朱桢、朱椿等一干藩王。
  辽王朱植很是高兴,恭贺朱允炆:“眼下燕王大胜归来,军威赫赫,威服四方,都是陛下任命有方,筹划得当,将军一心,臣敬酒三杯。”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道:“燕王叔来了,若是看到辽王叔把朕灌醉,以致没好好款待他与其他将军,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打到辽王府上啊。这酒,还是留着燕王叔他们来后一起共饮吧。”
  蜀王朱椿在一旁起哄:“皇上酒量如海,这一点算得了什么,若不然,我们共同敬酒三杯?”
  “好!”
  众藩王齐声答应,举杯敬酒。
  朱允炆心情舒畅,举杯道:“既如此,那我们就三杯酒后再议事吧。”
  酒过。
  朱允炆搁下酒杯,含笑看着众藩王:“朕就直言了,燕王返京,众王叔最为关心的,应该还是那一批俘虏吧。”
  “呵呵,可不是。”
  朱桂很是期待。
  朱椿虽然是个书生,但家里也有矿,也需要一批俘虏。朱植、朱耿等,也渴望不已。
  朱允炆微微点头:“与帖木儿一战,俘虏军士七万五千余人,除去残废、无以为用的,尚有六万四千余。这些俘虏中,抽出四千,分配给皇宫、各藩王府,余下六万。这六万俘虏,朕可以发卖给你们。”
  皇宫需要阉人,藩王府也需要。阉割大明百姓,朱允炆于心不忍,但皇宫里也总不能不补充新的阉人,只能效仿朱元璋,以战俘充宫廷。
  “只是六万吗?”
  朱桂有些皱眉。
  六万,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可问题是,提出要买俘虏的藩王就有十六个之多,如果均摊下来,也才三千七百五十个俘虏。
  以朱桂在山西的煤矿来论,一个中型煤矿,就需要千余人,一个大型煤矿,少说也得三千人。这点俘虏数量,也仅仅只够支撑一座大型煤矿的。
  朱植开口道:“皇上,卡拉奇投降还有八千骑兵,这些人没有算在俘虏里面吧?”
  朱允炆看向朱植,道:“卡拉奇是投降于大明的,是有功的,算不得俘虏。”
  “有功,他有什么功?”
  朱桢很是不解,朝廷军报里面就没提过卡拉奇的功劳,他是被宋晟在北塔山给抓的,不是俘虏是什么。
  朱允炆并没有说谎。
  卡拉奇是哈里手下的大将,投降大明之后,卡拉奇虽然没有参与对帖木儿的战斗,但若不是他的积极配合,哈里很可能早就溜走了,也不会沦为大明的俘虏。
  而在结束了与帖木儿主力的战斗之后,卡拉奇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人,数量庞大的俘虏对征西大军来说是一个“累赘”,俘虏可是七万多人啊,一旦闹事,对于征西大军来说着实是一个麻烦,而帮着大明解决这个麻烦的人,就是卡拉奇。
  是卡拉奇帮着大明稳住了俘虏,是卡拉奇带着人看押俘虏,还是卡拉奇镇压不听话的俘虏。
  朱棣答应过卡拉奇与他的人,只要配合大明,忠诚于大明,那他们就不会沦为俘虏,而是享受荣华富贵,安度余生。
  卡拉奇不想成为俘虏,他也不希望自己带的人成为俘虏,所以便彻底成为了帮助朱棣看管俘虏的人。而为了不出意外,卡拉奇甚至不惜砍掉同胞的脑袋来表示对大明的忠诚。
  可以说,卡拉奇是帖木儿帝国的叛徒,正是他的存在,才让如此众多的俘虏一路上十分听话,没有起任何波澜,随着大军抵近京师。
  无论如何评价卡拉奇,他对大明都是有贡献的,大明也需要他作为一个招牌,告诉其他人,对于臣服大明、忠诚大明的人,大明是不吝啬给他优厚待遇,是不会事后清算的。
  这个人,必须好好养着,不能送去当老黑奴。
  至于卡拉奇带的那八千骑兵,不,应该是八千步兵,那就随他吧,反正不会给他们武器,也不会给他们战马了,日后想当百姓当百姓,想当军人充入军营,总有安排的去处。
  朱允炆没有多作解释:“卡拉奇的兵就不要想了,就这六万俘虏,你们谁买入多少,可以自由商议,朕只要结果。但你们与燕王叔商议的一个俘虏三十两,朕是不认的。”
  “皇上,三十两已经不少了……”
  朱植连忙开口。
  也就是这两年朝廷管得严,不准买卖子女,就连丫鬟,都不准卖身,只准签长工契约,干多少年,给多少工钱,还不准打死丫鬟与下人。可在一些地方,依旧可以买到丫鬟,一个不错的丫头,也才五两至八两,三十两,足够买好几个通房丫头了。
  朱允炆看向朱植:“你是商人,知道俘虏的价值。你们招揽百姓去矿场开矿,一年至少给出去十两钱钞,若遇到矿难伤亡,还得补偿人家一笔抚恤。可俘虏呢,你们只需要给他们提供饭食,住所,终年劳动,两年就可省去成本!”
  “这一批俘虏,又多是青壮,只要你们不虐人,合理安排轮班做工,病了给医治,他们至少可以为你们挖矿十年。十年,可以为你们省去多少成本,创造多少财富?一个奴隶,五十两。”
  “啊,五十两……”
  朱植苦着脸。
  朱耿有些难受,朱桂嘴角抽动,朱椿多少有些发憷,其他藩王也有些不安。
  五十两一个人,着实有些贵了。
  朱桂吞咽了下口水,面色难看地说:“皇上,一个俘虏五十两,三千俘虏可就是十五万两,如此一大笔钱钞,我们也拿不出来啊。”
  朱允炆看向朱桂,轻轻说:“哦,既然代王叔拿不出来,那其他皇叔可以多分一些俘虏了。有人能拿得出来吗?若没有,朕可以将这些俘虏发卖给商人,地方上矿场也缺人手啊。”
  朱桂着急了,自己只是说拿不出来,又不是说不要俘虏了。
  朱植看着狮子大开口的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臣这些年来远航倒是赚了一些,就要四千俘虏吧,只不过,臣需要在中央钱庄里借贷五万钱钞。”
  朱桂眼前一亮,怎么忘记了这一茬,十几万两,对自己来说还真不是多难的事,但为了压低成本,节省开支,大可在钱庄里借贷一笔。
  “臣要四千俘虏。”
  朱桂连忙说。
  朱椿咳了咳:“我说十三弟,你刚刚三千俘虏都没钱要,这会要四千,是不是过分了,其他兄弟还等着分人呢。”
  朱桂笑道:“咱们现在是商人,就用商人这一套,谁拿得出钱来,那谁就要俘虏。”
  论财大气粗,众藩王中唯朱植、朱耿为最,其次就是这代王朱桂,尤其是这两年里煤炭需求大增,煤挖出来运到地方上就是钱啊,把持着山西几座大煤矿,说没钱是不可能的事。
  朱椿财力有限,家里虽然干的是铁矿,但朱椿是个书生性子,不温不火,维持运作就行,并没有追求过多少扩大规模,扩大产量,几年来积累下来的财富有限,只开口要了一千俘虏。
  朱允炆感觉自己很是罪恶,简直是反-人类啊,历史上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的奴隶主,不就是自己这种人吗?
  不过,谁让他们是俘虏!
  若大明此战失败,帖木儿入侵大明,无数百姓怕是连个奴隶都不如,直接被屠杀如猪狗!
  卖掉这些俘虏,只是为了给朝廷补窟窿。
  户部真的挺难的,如此庞大的战争耗费钱粮实在是太多,不创收,不在俘虏上打点主意,这怎么行?
  为了国库,为了大明伟大的开矿事业,辛苦下你们吧。
  六万人,五十两一个,仅俘虏一项就可以收回三百万两钱钞。加上哈里送的,朱棣的战利品二十万两黄金,三百万两白银,大明紧巴巴的国库终于可以充盈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