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奇幻玄幻>第一氏族> 第一氏族 第451节

第一氏族 第451节

  乾符六年,代州之事,赵宁险些被杀,那可是范氏参与其中捣了鬼的,他们两家是仇敌,只会水火不容,还能有什么别的关系?
  那次的事件后,范氏窥见了萧燕的图谋,特别是萧燕在燕平城被俘后,范氏知道了天元王庭的野心,于是知耻而后勇。
  随后,他们派遣族中子弟潜入草原,扮作商贾行走各处,把自己活成细作、暗桩,搜集对方的情报,打入对方内部,以便在将来朝廷北伐亦或是时势有变的时候建功立业,洗刷自身耻辱,报被萧燕算计的仇,重建世家立身根基!
  当时宋治要不是忙于内政,正在扶持寒门打压世家、中央集权加强皇权的关键时刻,怎么会不立即兴兵北伐?
  所以范氏早进入草原作准备,那是一万个合情合理!
  第五百零五章 会晤
  三日后,博州城外大营。
  赵宁正在读书,忽然听到亲卫进来禀报,说是元木真叫他阵前说话。这没什么需要考量的,赵宁放下书册,出了大帐来到军前,面见元木真。
  城头除了旗帜,并无任何一个北胡战士,犹如一座空城。城前千百步外,郓州大军的军阵森严齐整、枪戟如林,不见边际,内藏排山倒海之威。
  城前一箭之地外,元木真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小案,案几上有酒壶一具,酒杯两只。清风拂面而过,卷动黄沙离地三尺,却无法靠近他身周一丈。
  日上中天,明媚的阳光洒满每一寸黄土,却好似无法照耀到元木真身上。他独自坐在那里,如一座雪山一道深渊,哪怕是阳光,没有他的同意也无法加身。
  赵宁自军阵中走出,三步之后,人已经到了案几之前。
  “可汗好兴致。”他道。
  元木真没有抬头仰望他,伸出一只手示意:“坐下说话。”
  赵宁施然坐落,并无任何如临大敌之意,哪怕他面前的人,是天下唯一一个天人境修行者,在这么近的距离下,暴起发难足以让人手忙脚乱。
  “可汗打算撤军回草原了?”赵宁姿态闲适的问,就像是在跟故人唠家常。
  前世血战十年,无数次死里逃生,无论亲手斩下过多少北胡战士的首级,都只能在战后南退,一退再退,直至退到大海之畔,再无退路。
  彼时,赵宁不过是一个连元神境后期都无望的修行者,麾下部曲最多的时候也就万余,从无跟元木真平等对话的资格。
  对那时候的他来说,元木真是青冥之外的日月,而他不过是地上爬行的虫豸,双方没有任何比较的余地可言。
  在国破家亡的最后时刻,赵宁甚至都没有看见元木真在哪里,便死在了乱刀之下。
  在那些岁月中,赵宁的敌人从来不是元木真,而是一个个北胡战士,对手最强的时候也不过是元神境;同样的,元木真的敌人也从来没有赵宁。
  而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彻彻底底的不同。
  元木真面无异色,看着赵宁语调平稳道:“中原有句古话,每当家国危难之际,自有英雄挺身而出。
  “本汗对此早有预料,却不曾想到,大齐内患到了现如今这种地步,朝廷官府腐朽到了眼下这种程度,竟然还要这么多英雄豪杰,在国战里横空出世。
  “赵宁,你回答本汗,这世上是否真有生而知之者?”
  生而知之者......赵宁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很显然,元木真之所以问这个,就是因为他的存在与所作所为,显得太过匪夷所思。若非生而知之,如何能每每早那么多布下棋局?
  赵宁道:“可汗乃草原从未有过的雄主,天人境的境界前无古人,不到二十年便横扫漠北一统万里疆域,若说世上有生而知之者,大概说的便是可汗?”
  相比之于中原,草原功法传承稀少,品阶也处在劣势,这是长久以来,中原与草原之争始终前者胜利的一大原因。
  而元木真自出世以来,未到二十岁便成就王极境,独创的修炼功法,更是在一二十年间,在草原培养出了二三十名王极境,以一己之力,让草原精锐修行者的数量,提升了多个层次!
  故而赵宁才有此说。
  元木真微微颔首,也不知是同意了赵宁此论,还是就此略过这个问题,接着话锋一转:
  “自本汗创业有成,就在准备南征齐朝,故此早早派遣王庭最出类拔萃的后辈进入燕平潜伏,一方面培养细作暗桩势力,更重要的则是近距离了解齐朝,为日后统治中原大齐奠定基础。”
  听到这里,不知为什么,赵宁脑海里忽然冒出那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元木真继续道:“本汗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包括对你们赵氏也足够重视,却怎么都没想到,赵氏会出现你这么个妖孽——超过世人无数,不弱于本汗的妖孽!
  “一百多年前,你赵氏先祖率兵进入草原,七战七捷,覆灭王庭,我部也因此一落千丈;一百多年后,竟然又是你们赵氏,挡住了我部雄图霸业的步伐。
  “之前是本汗疏忽了,竟然没看到谁才是真正的对手。吃一堑长一智,你我的真正交锋现在才开始。
  “赵宁,希望本汗二度南下时,你还能站在阵前。”
  这番话元木真说得平缓沉稳,没有任何愤怒戾气,就好似两人只是一对棋友,在进行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手谈。
  赵宁听到最后,知道元木真的真正意思是,在对方二度南下的时候,希望赵氏还是大齐第一将门,赵宁没有被宋治弄死。
  他道:“可汗这回南征,多少有出其不意之便,下回再来,只怕就没有多少便宜可言。可汗这回因我赵氏而败,下回再来,只怕也会重蹈覆辙。”
  闻听此言,元木真哈哈大笑,状极不羁。
  笑罢,他正视赵宁:“王朝争霸的路上,没有真正难缠的对手,岂不寂寞?没有难以看透的玄机,岂不无趣?
  “中原的人杰地灵,本汗已经亲自见证过,也亲手毁灭过。眼下还值得一提的,也就是你赵宁了。希望来日再战的时候,你不要让本汗失望才好!”
  感受到元木真的霸气豪迈,赵宁很清楚,这场国战的失败,没有让对方气馁半分,反而激发了对方胸中真正的万丈豪情。来日再战,对方必定全力施为。
  赵宁道:“赵某等着那一天。”
  这场国战进行到现在,大齐无疑已经奠定了胜局,在元木真短期内无法恢复多少实力的情况下,不会再有任何意外。
  这是大势。
  但同时,这也是两个军力没有本质差别的雄邦之间的战争,一方胜了,不代表另一方就会立即全军覆没,彻底丧失再图来日的机会。
  尤其是在大齐内患未消,宋治不愿意让郓州大军、河东军勇猛精进,追杀对方残余兵力的情况下。
  ——如果河东军、郓州军可以放开手脚全力追击,无论河北的萧燕部曲,还是晋地的察拉罕部曲,都可能折损殆尽。
  那样一来,在大齐内部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情况下,北伐草原的战争很快就会到来,天元王庭便基本只有覆灭一途。
  然而事情并不会如此发展。
  就像这场国战之所以爆发,之所以打到现在,一方面是因为天元王庭足够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齐自身足够腐朽衰弱,内患丛生,力量不足。
  既然大齐的内患没有解决,那在元木真应对得当的情况下,皇朝也就没有一鼓作气灭掉天元王庭的力量。
  这同样是大势使然。
  一城一地的得失,一战一军的胜负,成千上万将士的生死,在这种大势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除非这种得失、胜负、生死,能够在经年累月的蓄积下,一点一点成长为另一番大势——就像赵宁在国战中做的那样。
  元木真拍拍酒壶,清清凉凉的酒泉从壶里成股飞出,一前一后落在了两个酒杯里,不曾有一滴洒落在外。
  美酒在前,元木真没有立即端起,而是看着赵宁道:“此战齐朝能胜,你居功至伟,赵氏的表现非他人能够望其项背,但本汗观你并无喜色傲气。
  “为何?”
  明人面前不说暗话,赵宁坦然道:“论疆土,草原虽然同样广袤万里,但若论地大物博、财富众多、人丁鼎盛,草原不及中原十分之一。
  “以草原之力搏击中原,无异于弱兔搏猛虎、游鱼击雄鹰,胜负本该没有悬念。然而可汗能在国战伊始,败大齐如驱猪羊,无外乎大齐自弱而已。
  “若说大齐天下本有百分力量,那么地主富人蚕食了四成,贪官污吏败坏了四成,帝王自身驱散了剩下的一成九。
  “因为百分力量只剩了一分,所以草原大军来袭时,中原皇朝才支撑不住,
  “纵然民间豪杰、江湖英雄、热血儿郎挺身而出,意图力挽狂澜,终究也不过是镜花水月,只会在大势下被碾得粉身碎骨。
  “此战大齐能胜,看似是赵某之力,其实不过是地主富人蚕食国力还没到四成,贪官污吏败坏国力也不到四成,所以才有很多英雄豪杰的用武之地。
  “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大齐热血儿郎的胜利,赵某何以自喜自傲?”
  前世,纸面力量不足大齐十分之一的天元王庭,没有任何悬念的灭了大齐皇朝,所以赵宁对个中粗细了解得很清楚。
  此时这番话说出来,他不无痛心之感。
  但这就是事实。
  大齐空有伟岸之躯,其实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元木真听得连连点头,很是认同赵宁的判断,末了没有任何惆怅之意的喟叹一声:“本汗生于草原,只能逆势而为,以贫瘠之地贫弱之民,来战胜伟岸雄阔的巨人齐朝。
  “倘若本汗治下的江山百姓,有齐朝三成之力,这一战你岂有半分生机可言?”
  说这些话的时候,元木真眉宇凝结。
  他就像个踽踽独行的苦行僧,在艰苦难言的环境里,从荒山走向庙宇,迈过千山万水,蹚出一条堂皇大道;
  又像一个为了心中远大的抱负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书生士子,从乡野走向天下,披荆斩棘不畏凶险。
  元木真站起身来,负手看着赵宁:
  “本汗有诸多掣肘,你赵氏同样如此。身为显赫人臣,帝王猜忌不断,而今宋治更是极力打压世家加强皇权,你赵氏举步维艰,前途未卜。
  “赵宁,本汗给你时间,让你破局,让你收拾齐朝的江山社稷。
  “你若是做成了,来日我们再争胜负,于沙场一决生死;你要是没做成,下次本汗南征之时,就是你身死道陨之日!”
  赵宁也站起身,微笑道:“这个时间非是可汗给的,而是赵某此战败了可汗之后,自身争取到的。”
  元木真看着赵宁,不说话。
  赵宁也看着元木真,不开口。
  两人目光如剑,隔空交锋,于无声处激起阵阵惊雷。
  在古老沧桑而坚固雄阔的城池下,在披甲执锐蓄势待发的军阵前,万籁俱寂,草木无色,唯有阳光遍地,不是金戈胜似金戈。
  末了,元木真挥袖一招,酒杯出现在手里。
  赵宁举起酒杯。
  两人隔着案几一饮而尽。
  随后同时转身,背向而行。
  第五百零六章 再别离与重相逢
  在赵宁跟元木真军前会晤的那日夜,驻守在博州城的北胡战士隐蔽北撤。
  与此同时,在贝州城收拢溃兵败卒的萧燕,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从博州河岸到贝州城距离并不远,就一两百里的路程,有这三四日的时间,能够聚拢的残兵败将差不多也都聚拢了,再等意义不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