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
明月听了,心中大喜:梁女医原来真的只会看产科啊,这下子即使白蜀葵被锦霞瑞霞那俩骚蹄子给害了,梁女医一时半会儿也救不了她了!
想到这里,她恨不得大笑三声,笑容满脸走开了。
看着明月的背影,梁女医皱起了眉头,心道:明月没头没尾的问了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过她懒得在明月这样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便不再多想,继续沉浸入手中的医书里去了。
蜀葵此时正在招待带着两个儿子来访的颜氏。
粉樱指挥着小丫鬟在正房前的庭院里摆了一套黄花梨木长椅,在长椅上铺垫了厚厚的大红绣花缎枕。
蜀葵与季英子的夫人颜氏并排坐在上面,一边闲聊,一边吃茶,一边看善睐和妙真带着颜氏的两个儿子在庭院里玩耍。
颜氏的大儿子名字叫季慈,今年四岁了,小小年纪便具备了剑眉星目的雏形,可爱得很,只是淘气得厉害,在庭院中呼啸而来呼啸而去,连善睐都有些追不上他了。
颜氏的二儿子名字叫季远,今年才两岁,生得雪白粉嫩,眉目如画,跟个女孩子似的,却十分淘气好动,一直追着哥哥季慈跑来跑去,
蜀葵最喜欢小孩子了,眼巴巴看着这两个一直跑个不停的孩子,喜欢得不得了。
她瞧见季慈和季远鬓角的绒发都湿透了,便知两个孩子跑累了,该喝水了,就吩咐善睐和奶娘带他们过来喝水。
两个孩子一前一后跑了过来。
季慈先赶到,他歪着脑袋看了看,最后放弃了母亲的怀抱,投进了挨着母亲坐着的美人儿夫人的怀抱。
蜀葵大喜,一把抱住季慈,拿出自己的帕子温柔地拭去季慈脸上的汗,又另拿了一方洁净帕子,伸到季慈背部拭汗。
季慈享受极了,招手呼唤弟弟过来:“季远,你也来!”
颜氏忙道:“这可使不得——”
可是季远已经美滋滋扑进蜀葵怀里了——他和哥哥一样,颇喜欢好看的美人儿夫人。
蜀葵怀里抱着两个柔软可爱的孩子,心都快醉了,帮季远也擦了汗,又命玉洁备好温开水,一口口喂着季慈季远喝了。
两个孩子喝了水,便又冲出去玩耍去了。
见蜀葵一直含笑看着季慈和季远,颜氏不禁道:“夫人您既然如此喜欢孩子,还不快点也生——”
话还没说完,她蓦地想起白夫人只是王爷的侍妾,王妃还没进门,王爷不一定同意白夫人生孩子。
颜氏只得把剩下那半句话给强咽了下去。
第二百一十五章
听了颜氏的话,蜀葵心里没来由的有点难过,却不愿意沉浸在不开心的情绪里,便打算寻个由头转移话题。
正在这时,素兰手里托着两个锦盒走了过来。
她是奉蜀葵之命去给季慈和季远小哥俩预备见面礼去了。
蜀葵从素兰手中接过锦盒,一一摁开消息,放在面前的黄花梨木长几上,笑眯眯让颜氏看:“你来看看,是不是很适合小孩子?”
颜氏凑过去一看,发现两个锦匣中均放着一副赤金璎珞圈,明晃晃的,上面各坠着一个大大的镶宝石长命锁,一个镶的是红宝石,一个镶的是蓝宝石,镶红宝石的长命锁刻着“仙寿恒昌”四个字,镶蓝宝石的长命锁刻着“富贵康健”四个字。
颜氏猜到蜀葵是要给她的两个儿子季慈和季远,觉得这见面礼实在是太贵重了,正要婉拒,蜀葵却已经招手叫季慈季远过来,柔声道:“阿慈,阿远,这是我给你们的礼物,你们谁先挑选呢!”
季慈一眼就看上了镶红宝石那个长命锁,却想到自己是哥哥,该让着弟弟的,便把季远推到前面:“阿远,你先选!”
季远想都不想直接拿起了镶蓝宝石的长命锁,口中道:“哥哥喜欢红色!”
蜀葵没想到颜氏的两个儿子如此懂事,心中实在是喜欢极了,把季慈季远揽在怀里,先把镶红宝石的项圈戴在了季慈颈中,又把镶蓝宝石的项圈戴在了季远颈中。
季慈季远小大人一般拱手行礼,奶声奶气道谢:“谢谢夫人!”
蜀葵见他们稚态可掬,喜欢极了,便先在季慈的脸颊上用力亲了一口,又在季远的额头上亲了一口。
季慈季远是两个小人来疯,蜀葵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蜀葵,便腻歪着蜀葵玩耍起来。
正在这时,善睐拿了一枝桂花来引逗季慈和季远。
季慈和季远马上跑了过去,和善睐玩耍去了。
蜀葵又问起了颜氏的闺中生活。
颜氏性格爽朗光风霁月,当即说起了自己的闺中生活。
她出身安庆颜氏,是有名的太医世家,家族中的男丁几乎都是太医,而颜氏的女子,也大部分都通晓医道,颜氏在闺中时就时常为人诊病。
蜀葵是知道颜氏会简单医术的,没想到颜氏不禁能行医,而且会诊脉开药,顿时大吃了一惊,道:“真的么?这么厉害呀!”
对于有能力的女人,蜀葵实在是佩服极了。
颜氏一向喜欢看美丽的事物,待蜀葵这样的美人自然更是喜欢,当下便微微一笑,伸出左手握住了蜀葵的手,右手两根手指搭在了蜀葵脉上。
蜀葵这才意识到颜氏是在给自己看脉,当下便想起自己月信已经迟到将近半个月了,背部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
颜氏的丈夫是季英子,季英子又是赵曦的亲信,若是自己有了身孕而被颜氏诊断出来,颜氏告诉了季英子,季英子再去禀报赵曦……
蜀葵不敢往下想了。
颜氏一边看脉,一边在观察蜀葵。
她已经看罢脉象了,又见蜀葵脸都白了,颜氏心中全明白了,却不动声色,笑嘻嘻道:“夫人身体健旺,无碍的,平时饮食有度,注意荤素搭配,另外有空了多散散步就行了!”
蜀葵也不知道颜氏到底看出来没有。
她悄悄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怦怦直跳的心脏这才渐渐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