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秦州烟
新京。
大明搬迁首都后,新京失去了大量的明人,也没有了原先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地位。
所以就不可避免的衰落了。
和以前相比,破落了许多。
尤其是明人的大量减少,对新京的伤害力太大了。
当年许多家族派了许多数字先行试探。
后来都后悔了。
那些入了关的人,都混的是有声有色,发展前途比这里好多了。
留在这里的人,发展前途小,没有抓住历史给的机遇。
导致嫡庶颠倒,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所以在天命二十八年,关内大量招募明人时,这些人总算抓住了机遇,大量青年人涌入关内,新京的老年率高了很多。
可以说,新京正在恢复自己的历史地位。
幸好还是秦州的首府,加上海林来的大量资金,总算还能维持住脸面。
玉京正冷的时候,这里却十分清凉。
来自太平洋的暖风吹到这里。
尤其是地处平原地带,环境很好。
魏无忌收起了信封,额头皱出三条法令纹,表情庄重。
他已经得知自己大哥传来的消息。
内阁人选就有他一个。
魏无忌知道自己的水平,只能做个守成之臣。
上任秦州之后,萧规曹随,政绩可以说十分平淡。
他在任的时候,经济没有什么大的亮点。
但也保持着原有的速度增长。
得益于海林的存在,也导致秦州的官员在朝廷显不出来,一有事情,海林就独自和中央联系。
不需要经过秦州的批复。
而且,一旦遇到好处,或者来了什么资金,大部分也流入了海林。
秦州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若说有什么比较自豪的地方,那细细一数,还真有一个地方。
那就是“秦州烟”。
秦州是烟的发源地,可是大明入关后,在国内也找到了大量的烟叶,尤其是允许各州自己进行制烟活动后,大量的品牌喷涌而出。
魏无忌还没有上任的时候,秦州市场上的烟已经大量被外来的烟而占据了市场。
等他上任之后,一时之间没有找到好的振兴经济的措施。
不过他最爱玩烟。
不错,是玩烟。
和其他人不同,他喜欢品尝各种各样的烟,虽然吸的不多,但是对于新大明境内的烟,他可以如数家珍。
在烟方面,可以称的是大家。
为此还上过大明京报。
他亲自撰写了一本《识烟录》,总结了新大明大大小小的品种,并给出评价。
一时之间传遍大明。
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兴趣,偶然间在秦州以南,安化以北的地方,找到了一片新的烟草。
这种烟草和其他地方的烟草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品尝起来就是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移植到其他地方,就立马变得普通起来。
让人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奥秘。
后来他就以秦州的名义把这片地承包了起来,自己制造烟。
烟草产量低,那自然而然烟支数量少。
后来托人,在大明京报上打广告。
以新大明龙始之地,冠以各种故事。
大部分商品有时候卖的不是内容,而仅仅是讲故事的能力。
他把这片土地和一些故事联系起来。
虚构了不少的故事。
结果大明京报一出版后,秦州烟迅速成为一个热点。
以一种他没有想到的速度,遭受到人们的争抢。
人的骨子里似乎有一种“贱”的品格。
东西越少,追捧的人越多,人就越去追捧。
所以一跃成为大明的精品烟。
数量少,名声高,b格就出来了。
烟的利润很高,所以秦州迅速多了一项经济来源。
魏无忌也是靠这一手奠定了基础。
才能迅速掌控了整个秦州。
魏无忌把信烧了之后,陷入了沉思中。
进入阁臣,这不是他的主意,是他大哥魏无闲的打算。
魏家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地位,若不趁现在的机会冲一冲阁臣,可能下次就错过了。
这一错过,可能再也没有机会。
靠着魏无闲还有一些影响,魏家正竭尽全力推魏无忌。
魏无闲动用了许多手段,才和陈沧达成的条件。
政治就是用来交换的。
昨日的政敌,没准儿明日就是朋友。
政治诡谲多变,令人摸不透。
“机会还是太小了。”
魏无忌自言自语道。
和于泰相比,自己的根基还差一些。
尤其是于泰在凉州做的太好了。
逮到了机会,和大明鹰堡进行合作,大力发展纺织业,和器械局和工部都有一定的联系。
更别说,他拥有深厚的人脉。
魏无忌感觉与他相比,没有机会。
不过另一个名字,让他不知说什么好。
张载,他十分熟悉,甚至还打过一定的交道。
张载是灵州的州长,做事果断,雷厉风行。
他在任时,灵州是最消耗奴隶的地方。
灵州和其他地方相比,矿产资源算不上特别丰富。
但是产量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一是容易开采,二是张载的功劳。
对于奴隶,张载根本不当人看,通通在矿洞里做矿工,还根据这一点制造了一些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灵州犯错,大明律符合的地方,张载都会想尽办法将犯人变为可以牺牲的劳工,到现在为止,从灵州出来的被流放的人,屈指可数。
只要有办法不流放,那些人都会进入矿洞。
凭借着种种措施。
灵州矿洞的死亡率高,但是出矿量。
张载和魏无忌小时候也是一起玩耍过,后来联络慢慢淡了。
和他一起竞争,魏无忌也没有什么把握。
张载的缺点很明显,吏治太过严格,尤其是对待奴隶和底层殷人,同情心较低。
优点也有很多,做事果断,虽然手段有些暴力,但是往往最后也能达到目的。
三个入选的人各有特色,几位阁臣推出他们三位。
可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通过陛下的选择,可以隐约的推测出陛下后面的执政风格。
是要保守一些,或者说还是要比较激励一些。
总之,朱训樘的选择也代表未来新大明朝堂从哪里走,如何走的问题。
这件事情吸引了朝堂许多人的关注。
人们都在猜测,到底谁能入阁?
ps:感谢书友“石琨”的500币打赏,谢谢!